首页 >>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 佛冈高岗镇——学堂前村

    佛冈高岗镇——学堂前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71

    高岗三江村内的学堂前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位于高岗东部。该村东与仓下、瑶塘村(抗日革命老区)相邻,南与新村隔一小河相对,北面是群山。该村有过光荣革命历史,自抗日战争时期,便建立起中共组织和抗日自卫队、农会、民兵等组织。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是佛冈县游击队、武工队的根据地之一,为革命做出过重大的贡献。

  • 佛冈高岗镇——黄竹坜、梅子坪、瑶塘、仓下村

    佛冈高岗镇——黄竹坜、梅子坪、瑶塘、仓下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104

    高岗三江村是革命老区村,村内有黄竹坜、梅子坪、瑶塘、仓下4个抗日老区村(以下简称“4村”)。4村在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一块不可分割的革命根据地,为革命作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查漏补缺,清远市政府于1989年11月15日批准4村为抗日老区。

  • 佛冈高岗镇——高榜、丆下村

    佛冈高岗镇——高榜、丆下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112

    高岗新街村高榜、丆下两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两村西是观音山主峰,北是群山,东与抗日革命根据地区瓦屋场村相隔,南与抗日革命老区高镇村相隔一小河。佛冈解放前,两村农户靠租耕别村地主土地和做些小生意过活。抗日战争后期,该村个别先进分子秘密参加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地下交通站工作。

  • 佛冈高岗镇——茶元坪、瓦屋场村

    佛冈高岗镇——茶元坪、瓦屋场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128

    高岗新街村是革命老区村,村内茶元坪、瓦屋场两村是抗日老区村庄。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派党员到该两村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激励群众抗日热情。1939年建立新街村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斗争并坚持至后来的解放战争,为革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 佛冈高岗镇——礼溪村

    佛冈高岗镇——礼溪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319

    高岗礼溪村是抗日老区,位于高岗北部,是英佛边交界处的一个大村,全村分坑一、坑二、坑三、坑四、中社、上楼、下楼、围肚、田一、田二、枫树山、晒禾岗12个抗日老区村庄。礼溪村是佛冈通往英德的门户之一,从礼溪北行10余里便是英德县的鱼湾镇。

  • 佛冈高岗镇——东坑村

    佛冈高岗镇——东坑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308

    高岗东坑村的大高洞、瑶洞村是抗日老区村,石山下、官厅、黄花冚、寨下、东坑围、江背6个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东坑村位于观音山东侧,是观音山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观音山群山重叠环绕,地形崎岖路陡,村庄田地接壤,是过去开展革命武装斗争的好地方。石山下等6个村分别坐落在高岗至石角的交通要道两旁,石山下(原称朱洞)又是高岗、烟岭、迳头、水头、石角等地的交通咽喉。

  • 佛冈高岗镇——观音山老区村

    佛冈高岗镇——观音山老区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53

    观音山横跨英德、佛冈两县边界,方圆有10多公里,属佛冈县高岗地域的老区村有高镇、大围、上黄坑、下黄坑、吊钟岭、龙潭下、罗石、竹山下、建龙下、大坝、塘肚等。观音山区人民长期受封建地主、官僚的压榨,多次起来反抗、斗争,写下一页又一页的抗敌诗篇,终于在1949年迎来佛冈全境解放。

  • 佛冈高岗镇——竹头下、格田村

    佛冈高岗镇——竹头下、格田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95

    高岗宝山村的竹头下村、格田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两村西北与宝结岭老区接壤,东南与墩下行政村属下的曹屋村、下张村相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两村人民与宝结岭老区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93年3月,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该两村为解放战争游击区。

  • 佛冈高岗镇——宝结岭村

    佛冈高岗镇——宝结岭村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10
    138

    高岗宝山村的宝结岭村是抗日老区,位于佛冈西北部,与英德县鱼湾镇交界。宝结岭村(又名钟屋)在宝结岭东麓。1957年10月,韶关公署批准该村为抗日老区。1927年,宝结岭村的农民受英德鱼湾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有青年农民钟伯灵等4人参加犁头会的入会宣誓大会。会后,钟伯灵等32人加入犁头会。

  • 佛冈——水头镇

    佛冈——水头镇

    资料库 > 革命老区 2024-05-04
    245

    水头镇位于佛冈县东部,距县城10公里,南距广州市120公里。2016年,全镇总面积146.21平方公里,下设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水头因位于潖江发源地而得名,始建于宋代。水头历史悠久,出土有新石器时期的文物,至今还保留有宋代古榕、清献崔公祠、明东坑黄氏宗祠、霍宜人古墓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