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三江村是革命老区村,村内有黄竹坜、梅子坪、瑶塘、仓下4个抗日老区村(以下简称“4村”)。4村在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是一块不可分割的革命根据地,为革命作出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革命老区查漏补缺,清远市政府于1989年11月15日批准4村为抗日老区。

  一、抗日战争时期的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4村成立抗日自卫队,打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10月广州沦陷,4村人民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团结抗日的号召,组织抗日自卫队,小队长罗耀棉,队员有罗耀良、罗庚灵、罗耀情、罗圣兆、罗家锦、罗邦尊、罗邦初、罗家墙、罗邦觉等20多人。同年冬,4村的李先士、罗耀棉参加国民党在龙南三八圩举办的自卫团军事训练班学习,提高军事素质,他俩后来成为人民武装的骨干。当时中国共产党要求各级组织派党员直接掌握武装,独立自主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9年,李先士入党后任抗日自卫队中队长,黄竹坜(含梅子坪)、茶元坪(含瓦屋场)的自卫小队均属李先士中队领导。同年冬,日军由粤北败退回广州经过三江河时,被预先埋伏的罗耀棉小队击毙日兵一名。

  建立中共地方组织,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斗争。1939年,中共地下党员朱继良在三江、新街一带活动,联系4村开展工作,罗耀棉积极配合。1940年后,李先士继续保持与罗耀棉的联系。1944年下半年,中共佛冈二区区委副书记罗圣伦到4村活动,先后吸收罗培才、罗耀棉、罗耀良、罗耀情、罗圣兆、罗家墙、罗家修、罗家培、罗家太、罗邦巨等参加中国共产党,在4村建立党组织,从而加强对抗日斗争的领导。

  建立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反对和抵制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保护游击区人民的利益。1944年下半年,中共佛冈二区区委书记朱继良,指示罗明伦任国民党观台乡乡长,使乡权为共产党所用。1945年5月,在北江支队直接领导下,成立白石乡抗日动员委员会,该村罗家太任委员会委员。黄竹坜、梅子坪村直属观台乡和白石乡的领导,开展抗日斗争工作。同时,建立村粮站、交通站以及义仓、耕种会等组织,为抗日斗争服务。粮站负责人罗庚灵兼管公偿和义仓,以便掌握粮食供给部队。在此期间,粮站为上级党组织和部队供应粮食500多公斤。交通站由罗耀棉负责,交通员罗耀良、罗圣兆,站址设在罗光浓水碓屋内。1945年年初,中共佛冈特派员林西平和区委副书记罗圣伦到当地,为了争取各方人士支持抗日,常到该村找罗姓的父老罗光浓促膝交谈,提高他对抗日民族统战的认识,积极支持和参加革命活动。他家的水碓成为地下交通站后,上级党组织领导和部队来往都在此接待。1945年夏秋间,交通站掩护北江支队陈永祥、小黄和小英3名伤病员在水碓屋治病养伤一个多月,康复后分别由交通员罗圣兆、基干民兵罗家传送他们回部队和返家。同年8月,国民党军队进攻抗日根据地时,佛冈县工委书记林西平到交通站隐蔽一段时间,独一大队教导员朱继良和北支干部郑日恒(即郑江萍)也到过交通站。交通站的联络点有茶元坪和李屋角,后扩展到宝山、礼溪,由县工委交通员李立经常前来联系工作或传达任务。同年7月,为了解佛冈县县长的活动情况,李立与交通员罗圣兆星夜赶到石角侦察,及时返回向领导汇报。1945年夏收后,中共地下组织发动农民以耕种会的名义,开展“二五”减租并取得胜利。

  建立地下武装小组,打击日军和国民党军队,支援部队作战。1944年下半年,根据斗争需要,成立以党员为主吸收进步青年罗庚灵参加的武装小组。1945年5月,又以武装小组为基础,成立基干民兵小队,罗耀棉任小队长,队员包括武装小组成员,还吸收青年罗家情、罗家欢、罗显贵、罗家赠、罗家棉参加,扩大了队伍,增强了战斗力。民兵小队成立不久,就由罗耀棉小队长率领罗耀良、罗圣兆等6人参加北支独立大队攻打驻在前所的国民党曾肇基团,缴获军用物资一大批,俘团长、卫士等4人。同期,该村民兵奉令监视烟岭国民党驻军的动向,保证北支独立大队袭击在三江的国民党佛冈二区区署和田赋处,战斗取得预期的效果。另一次,小队长罗耀棉护送中共佛冈县工委委员宋业安安全到达县工委临时驻地李屋角村。

  黄竹坜、梅子坪村党组织和人民群众,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心,同全国人民一道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解放战争时期的武装斗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希望过和平、民主、自由的生活,但国民党反动派为了独裁,不顾人民死活,悍然发动内战。1946年春,中共佛冈县特派员朱继良到该4村联系党组织情况,分析形势,要求党员保持革命警惕性。是年夏,国民党反动派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黄竹坜、梅子坪村地下党组织领导人民,动员基干民兵参与各种战斗。

  1947 年春,罗耀棉率领民兵配合范嵩龄部的武装缴获水来圳村祖偿购置的机枪一挺。同年秋,李拔才部袭击国民党佛冈二区区署和田赋处,4 村民兵担负警戒烟岭范烈光、李日华联防队的来援,4村成为游击队进出活动的地方。同期,李公安带一个小队到4村活动。1948年下半年,佛冈人民义勇大队武工队朱德抱、朱求风、朱腾洲、钟魂、罗家爵等以4村为据点,开展三江一带工作,突遇联防队来犯,他们在4村民兵的掩护下化险为夷。同期,该村党员和民兵参加茶元坪反击范烈光来犯的会议,会后以基干民兵为核心的武装队伍埋伏在茶元坪上、下两侧的树林里,随时准备打击范烈光进犯。

  1949年5月20日,4村党组织获悉范烈光活动的情报,连夜派基干民兵罗家墙到甲名村请北一支领导派部队前来歼灭范烈光,北一支接此情报后立即部署行动。翌晨(21日)4村民兵、妇女配合,北一支主力团丘振英连长带2个排和佛冈义勇大队李适存大队长带的一个班及时赶到,把范烈光、范秀中击毙于黄竹坜村前的河堤上。同时,党组织又发动群众与附近村的民兵、妇女把国民党二区田赋处的粮食(稻谷)2万多斤运回黄竹坜,再转青竹供给部队。同月底,在震动粤北的北一支挂牌径战斗大捷中,4村罗耀棉小队长率民兵骨干到粟坑埋伏打援,敌军不知虚实,一触即退,使主力部队全力歼敌,获得全胜。同年7月,佛冈军事管制委员会在大陂成立,观石乡和各村政府也相继成立,但二区反动联防队还顽固地占据一些村庄。9月,4村基干民兵在军管会的统一指挥下,参加围攻李启超交警大队的战斗,并经过解放社岗下、墩下的战斗,使佛冈二区全境解放。接着,4村干部和群众全力投入迎接解放军南下的支前工作。

  4村在革命战争中,不仅从人力上支持部队,而且从财力物力上帮助部队解决困难,仅1948年至1949年就筹措稻谷5000多公斤供给部队。在战争年代的艰苦岁月,人民不顾安危,竭尽全力支持革命事业,这种精神是难能可贵的!今天,党和政府把4村核定为抗日时期革命根据地,说明党永远不会忘记根据地人民对革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