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新街村是革命老区村,村内茶元坪、瓦屋场两村是抗日老区村庄。全民族抗日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就派党员到该两村进行抗日救亡活动,激励群众抗日热情。1939年建立新街村中共地下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斗争并坚持至后来的解放战争,为革命作出应有的贡献。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上级党组织派罗耕夫、邓如淼、丘剑潮来到新街地区,在新街小学任教,并以此为据点到茶元坪办民众夜校,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村里的青年受党的教育,提高抗日救亡的思想觉悟。

  1938年,两村组建抗日自卫小队,罗耀巨、罗耀灼为小队长,队员有罗承添、罗耀普、罗耀烈、罗耀炎、罗耀全、罗继顺、罗邦贵、罗耀武、罗赐灵、罗耀杏、罗邦芪、罗邦贤等20余人。小队成立后,统一在自卫大队中共党员李泽民大队长、李先士中队长的领导下参加抗日活动。1939年春,自卫小队在交通要道牛栏背的地方查获藏有武器的汉奸一名,押交佛冈二区区署处理。同年冬,日军进犯粤北,国民党军后退,遗下军用品一批在驻地石龙陈家祠。自卫小队得悉情报后,派队员罗承添、罗继顺、罗赐灵等及时把这批军用品抢运过来,不至落入敌手。这批军用品计有七九子弹6箱、驳壳枪子弹2箱、七九步枪4支,全部交给党领导的游击队使用。后来日军由粤北败退途经朱洞界牌时,自卫小队又和新街各村自卫队进行伏击,显示中华儿女不畏强暴的抗争精神。

  同年,建立观石乡中共地下组织,中共党员朱继良吸收罗培才(瑶塘村人)、李宗立参加中国共产党。夏秋间,茶元坪村罗圣伦、罗召伦参与朱继良、罗耀才、李宗立、罗明伦、李公安等在三江小学建立的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佛冈二区队,在三江、新街各村开展抗日宣传。
  1942 年夏,由于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党组织停止活动,佛冈二区党的负责人和观石乡的党员,仍坚持与三江、新街附近各村青年保持密切联系,为此后在这些地区发展党员奠定基础。

  1944 年下半年,上级党组织派谢裕德来佛冈恢复党组织活动,住在罗圣伦家里,在谢的支持下成立中共二区委员会,朱继良任书记,罗圣伦任副书记。中共二区委员会传达党关于抗日战争形势、分析日军即将打通粤汉线的情况,提出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组织人民武装,建立民主政权,准备开展抗日游击战。谢裕德调走后,上级党改派林西平为中共佛冈县特派员,后为工委书记。1945年初,林西平住在罗圣伦家里,以双马祠保国民学校教师的职业作掩护。东纵北江支队到达英德鱼湾后,便与北支联系转到英佛边李屋角村。这期间,茶元坪、瓦屋场村党员和群众在中共二区区委及北支司令部领导下,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了不少工作。(1)建立观石乡党支部(习惯称三江支部),茶元坪、瓦屋场村的罗耀普、罗耀炎、罗耀芬、罗耀巨分别被吸收参加中国共产党,由区委副书记罗圣伦直接联系。(2)建立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区委书记指示进步人士罗明伦出任观石乡乡长,茶元坪、瓦屋场隶属观石乡的领导。同年5月,在北江支队领导下,成立白石乡抗日动员委员会,茶元坪、瓦屋场村又属动委会的领导。(3)成立该两村的地下武装小组,小组成员以中共地下党员为骨干,吸收进步青年罗承添、罗家巨、罗家伟等参加。随后,又成立该两村基干民兵小队,除武装小组成员外,增加罗家富、罗家川。(4)该两村党组织为适应战斗需要,成立粮站、义仓、交通站、耕种会等秘密组织。粮站由中共党员罗耀普负责,掌管公偿,以便于筹粮。至抗战胜利时止,粮站给部队和上级党组织筹集稻谷共1000多公斤。交通站由区委副书记罗圣伦负责,交通员有罗承添、罗耀芬,主要任务收集情报和传送文件书信给佛冈县工委和北支司令部。交通站南路诚迳联络员是一区总支书记宋业安、水头二区总支副书记廖诗标,部队联络员李司植、李景堂,佛冈县工委书记的交通员李立,重要情报便由县工委书记林西平、罗圣伦、罗培才亲自传送。交通站还派基干民兵护送部队药物安全过境,把支队部的油印宣传单秘密张贴到位于交通要道的横江、新街等地。由于交通站慎密细致,没有出现过问题,保持地下交通联络畅通。(5)动员该村青年参军参战,保护农民利益。1945年初,动员罗耀烈参加北支独立大队,并将该村的驳壳枪3支送给部队使用。同年上半年该村党组织派基干民兵把深塘段电话线剪断,把电线藏起来,致使国民党县府和二区的通讯中断。夏秋间,该村基干民兵袭扰驻新街的李启超、刘沛华、曾献芳率领的七八十人联防队,并散播红军(指游击队)到新街背亚鹊斗(地名)活动等假象,迫使联防队惊慌地撤出新街。同年秋,该村基干民兵配合独立大队李先士部,在雷布圳抓获参加李启超部洗劫五洞坑的茶元坪反动分子罗邦庚,后将其处决。此外,民兵还深入发动佃户开展“二五”减租,让农民少交稻谷,提高党在群众中的威信。

  解放战争时期,茶元坪、瓦屋场地下党组织根据党在各个阶段的要求,动员群众全力支援游击队,送青年参军,配合游击队打击国民党反动武装。该两村参加英佛民主先锋大队的青年有罗威、罗显明、罗家宗、罗家福、罗家北等。两村支援部队和观音山游击区人民的粮食1万公斤,其中交给部队的4000公斤(支援南下解放军的未计在内)。征集长短枪10余支给新建立的李公安中队(番号是华山队),充实该队武器装备。该村的基干民兵配合和协助部队作战和税收。1947年下半年,协助李公安部税收员李汉兴、李启官等赶走林瑞生联防队税收员林华研、林华其,缴获驳壳枪1支,保护部队设在新街的税站。该两村基干民兵罗耀巨、罗耀普、罗耀芬和北支复员战士罗耀烈配合李拔才部反击范烈光、李日华联防队进攻社岗下的战斗。

  1948年下半年,部队取得反“扫荡”的胜利。观石乡党支部不失时机地在茶元坪召开罗姓各村父老及民兵会议,针对二区反动头子范烈光疯狂地摧残游击区的反动行为,号召人民起来与之斗争。会后,以基本民兵为核心的武装队伍,在茶元坪村东西两侧及山上设伏,随时准备痛击范烈光来犯。1949年5月下旬,范烈光到三江开联防会议,民兵配合北一支主力连队在王竹坜地方击毙范烈光,为民除了大害。接着,又取得挂牌径伏击战大捷。7月佛冈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二区各地也相继成立乡村政府,茶元坪、瓦屋场村政府由罗耀智、罗耀烈负责工作。8月中旬,罗耀棉率领观石乡含茶元坪、瓦屋场在内的民兵配合佛冈火星连、金星连围攻盘踞仓下的李启超交警大队。不久,又挥师攻打社岗下村林瑞生联防队,解放高岗圩。9月,在军管会指挥下,出动500多民兵,解放敌人的最后据点社岗下、墩下各村庄。佛冈二区全境解放后,该村民兵又和全区人民投入支前工作,迎接解放军南下解放广州。

  根据茶元坪、瓦屋场对革命所作的贡献,1989年11月,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茶元坪、瓦屋场为抗日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