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光”政策吓不倒宝结岭人民

    “三光”政策吓不倒宝结岭人民

    凤城传说 2024-04-08
    69

    宝结岭位于佛冈的北部,属于崇山峻岭,西面绵延至英德上下钛,西北绵延至侧塘黄岗,北面绵延至宝洞与三坑,南面绵延至观音山,东边是丘陵地带。宝结岭村(又名钟屋)在宝结岭东麓,村前开阔,田畴阡陌,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个有90余户农户、300多人的山村。

  • 对话潘志明:托举哥也是创业哥

    对话潘志明:托举哥也是创业哥

    凤城传说 2024-04-06
    97

    9月7日,“托举哥”潘志明路过先锋中路一民宅,看到1岁男童卡在6楼窗台上,毫不犹豫徒手爬上6楼窗台,在窗外托住男童近20分钟,为消防、警察破门救人营造了时间。托举哥救人后,便回到清新禾云的老家。当时记者在联系他时,托举哥连姓名都不愿透露,只说“救人是他份内的事”,十足是个低调“托举哥”。

  • 潘志明:“托举哥”也是“创业哥”

    潘志明:“托举哥”也是“创业哥”

    凤城传说 2024-04-06
    142

    潘志明人称清远“托举哥”。当所有人聚焦在他那瞬间挺身而出的果敢,却不知道见义勇为是他一贯的作风。2012年9月7日潘志明路过先锋中路一民宅,看到1名1岁男童卡在6楼窗台上,毫不犹豫徒手爬上6楼窗台,在窗外托住男童。

  • 清远转型升级打造南融北拓“桥头堡

    清远转型升级打造南融北拓“桥头堡

    凤城传说 2024-04-06
    132

    工业兴,则经济兴;工业强,则经济强。近年来,清远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昔日“寒极”嬗变今朝“热土”。2010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1:57:32,产业结构模式由“一、二、三”型转变为“二、三、一”型,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 扶贫开发创建“清远模式”

    扶贫开发创建“清远模式”

    凤城传说 2024-04-06
    60

    清远市系广东省扶贫“双到”的策源地,自开展扶贫“双到”以来,清远市坚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双到”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形成了扶贫开发“清远模式”。扶贫开发“清远模式”可概括为“四个创新”、“五项举措”、“六大机制”。

  • 清远干部培训走出特色新路

    清远干部培训走出特色新路

    凤城传说 2024-04-06
    119

    2011年,在省委组织部组织的全省大规模培训干部考核中,考核组对清远市作出了“清远市干部培训工作呈现出主题新、档次高、效果好的特点,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山区市干部培训新路子”的高度评价。

  • 清远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

    清远2008年抗击冰雪灾害

    凤城传说 2024-04-02
    122

    2008年1月中下旬,遭受八十年一遇的低温雨雪冰冻自然灾害,清远市北部地区气温最低下降到零下3~4摄氏度,出现下雪结冰情况,全市出省通道有240多公里的公路路面结冰,造成清远市部分地区受灾严重。

  • 党的忠实朋友--黄开山

    党的忠实朋友--黄开山

    凤城传说 2024-03-31
    191

    黄开山先生,1893年生于清远县潖江区联升乡田心村(现汤塘镇四九田心村)一个商人家庭,父亲在清远县城经商。黄先生家境富裕,他父亲望子成龙,悉心供子念书,加上他年少聪明,好学上进,1915年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在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系攻读。

  • 宁死不屈的李理南

    宁死不屈的李理南

    凤城传说 2024-03-31
    46

    李理南,1911年生于佛冈县高冈(今高岗)龙潭下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兄弟3人,他排行老大。由于家贫如洗,一家几口无法生活在一起,二弟李理明只好到外吊耕为生,他和三弟李理云则在家租种少量的地主田地。

  • 缅怀水头三烈士

    缅怀水头三烈士

    凤城传说 2024-03-31
    188

    我们都是20世纪30年代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抗先”)的成员。其中唐健、陈恩和温盛湘,还是当时“抗先”的领导者。我们一路回忆抗战初期的活动情况,都很怀念过去那种高昂的政治热情,赞赏同志们那种真诚、深厚的阶级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