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光”政策吓不倒宝结岭人民
2024-04-08 来源:中共佛冈县委党史研究室

1927年,宝结岭村的农民受到英德鱼湾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积极参加农民革命活动,当时有青年农民钟伯灵等4人参加了英德犁头会,并于1928年农历正月初四前往英德鱼湾参加犁头会的入会宣誓大会。给每位入会者发放农民协会会员证章(铜质圆形,证章上缘为“广东英德县农民协会会员证章”,下缘为犁头图案,中间为国民党党徽)一枚、书面誓词一张,会上还教唱《犁头歌》。会后,钟伯灵等4人回本村积极宣传农民革命的道理,发动农民参加犁头会,先后吸收钟灵云等32人加入犁头会。从此,宝结岭村成了佛冈县农民运动参加人数较多、声势较大、发动面较广的农民运动的先行点。
1931年4月,钟伯灵等10多名犁头会会员参加了刘裕光、廖光禄领导的英德鱼湾“鸡麻湖”暴动。同年7月攻打鱼湾区署,击毙区长陈丙文,成立英德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成立三天后,国民党反动派军队和英德县潭头村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大举围攻鱼湾红色政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红色政权只好撤出鱼湾转移到三山。后来为了保存革命力量,领导决定把队伍分散到各地进行掩蔽活动。蓝田带领的暴动队伍转移到宝结岭、观音山活动。钟伯灵、钟定双等人随队伍回村继续活动,组织起耕种会,钟拔才任主任,钟玉川任副主任。全村有30户家庭参加了耕种会。不久,全村农民都加入了耕种会。在耕种会的领导下,实行一年多次的“二五”减租。1932年后,革命转入低潮,耕种会停止活动。
1932年以后,鱼湾地区的地下党与宝结岭村的钟拔才、钟灵云仍保持密切的联系。
1940年,鱼湾地区地下党在宝结岭村建立了地下交通站,由钟拔才、钟灵云负责交通站工作。该交通站北部与宝洞钟亚礼联系,南部与观音山李承阴联系,曾护送北江特委书记黄松坚到观音山。同时也恢复了耕种会,由钟拔才、钟伯灵等为领导,继续实行“二五”减租。
钟拔才兼管祖尝,1943年他变卖祖尝田买枪,准备建立武装队伍。
1944年,宝结岭地下交通站增加了钟强、钟良艳等人,与鱼湾地下党的联系更加紧密。
1945年3月间,邬强率领东纵北江支队到达鱼湾坝仔。此后经常有北江支队的战士到宝结岭与钟拔才等联系,并在该村活动。
同年7月间,邬强率领100余人到宝结岭村活动,组织民兵中队,中队长钟拔才,副中队长钟灵云。参加民兵中队的有钟卜年等二三十人,民兵都配有武器。民兵中队的任务是筹粮供应部队、送情报等。邬强部队走后,民兵中队暂时解散,留下干部刘悦明在本村坚持活动,组织贫雇农团,运送粮食供应部队,教青年农民学唱革命歌曲。
1947年8月初,英(德)翁(源)佛(冈)民主先锋大队长李拔才率部队进驻宝结岭村,协助该村恢复民兵中队(后称基干民兵中队),中队长钟拔才,副中队长钟灵云,归属英翁佛民主先锋大队领导,随大队开往观音山活动。在观音山建立华山中队,中队长李公安。同时在其他村建立民兵中队,如墩下村建立何立中队后,封掉大地主何德敷粮仓,并将何德敷扣押起来,交大队部处理。
同年10月下旬,高冈地区的反动势力代表李宗月、李宗维等7人勾结反动头子范烈光、李日华等带领联防队员300多人,外攻内应,妄图消灭人民武装力量。民主先锋大队部据此情报把这些坏家伙秘密地拘押起来,使敌人失掉耳目。28日上午,范烈光、李日华率领联防队进入社岗下村后,观音山民兵中队配合部队迂回至敌退路大坪如径坑两侧埋伏,然后宝结岭民兵中队配合部分部队主力和手枪组,从正面以猛烈的火力把敌人逐出村外,敌人退却时又遭到伏击,丢下2具尸体逃走。社岗下村战斗胜利结束,粉碎了敌人的阴谋。英翁佛民主先锋大队回观音山、高镇村整编,组编成3个主力中队和宝结岭基干民兵中队。
大地主何德敷经教育后被释放,他逃往广州请来一个营的国民党军队,分驻在高冈墩下村和社岗下村,在驻地的村子组织起联防队。11月间,敌人集中一个营和全区联防队员1000多人向观音山和宝结岭先后多次“进剿”。11月26日,敌军和全区联防队进剿宝结岭,从此,宝结岭人民拉开了反“扫荡”、反“围剿”的战斗序幕。
1948年1月下旬,英翁佛民主先锋大队到达宝结岭。观音山3个民兵主力中队、宝结岭基干民兵中队联合3个主力中队出击高冈街,摧毁高冈街的一切防御物,宝结岭基干民兵中队即随中岳、天山中队撤回宝结岭。
同年1月25日,敌人集中全区的反动联防队600多人,由何德敷、范烈光等人率领,从早上7时起,分三路向宝结岭扑来。前锋是何高罕、何高箭的墩下联防队,被钟初的机枪打得抱头鼠窜。天山中队长叶名辉提着机枪向敌人扫射,敌人夺路逃命,钟拔才猛冲猛打,敌人全线溃退。全村男女老少各执鸟枪、马刀、快耙、柴斧跟随队伍追击敌人。钟拔才奋起追击敌人时,发现联防队员背着一个人,向格田方向逃跑,钟拔才朝敌人连开三枪未响,联防队员把背上的人丢下逃命。此时,钟飞城和其他民兵赶来一看,原来那人就是何高罕。钟飞城手起刀落,结束了何高罕的性命。民兵和群众追赶三四里路才撤回。民兵郑增在战斗中牺牲。
敌人不甘心失败,又纠集两个连和联防队1000多人,配有迫击炮,于第二天(26日)向宝结岭村进剿。为避免正面接触,部队派出一个小分队配合部分民兵在村前警戒、掩护。部队主力在两侧高山掩护群众转移,民兵的主力帮助群众转移入山。这次战斗中民兵郑德和钟得被俘,钟卜源牺牲,妇女刘娇(一尸两命)被杀害,何旦(女)受重伤。敌人占领宝结岭村后,到处放火烧屋,烧毁房屋130多间。郑清、钟利等被俘,押到墩下村后拉至回龙社被敌人残忍地杀害了。
宝结岭战斗结束后,基干民兵随部队主力转移到侧塘坳头活动,留下民兵钟良艳等10余人领导群众坚持斗争。房屋、粮食被烧光了,民兵、农会领导群众在深山密林搭起山寮安营扎寨。春耕季节,民兵轮流放哨,加强警戒,田问劳动的人也随身背枪、带刀,遇到情况即鸣枪报警,群众立即撤上山进行掩蔽。二月初三,敌人再来“扫荡”,捉去老人钟咸玉和钟良结两人,钟良结被敌人严刑拷打,释放回来后三天便去世了。
同年6月中旬,敌人连续三次“进剿”宝结岭村。6月10日,敌人以一个营的军队,从村两侧分别占领了老鼠角、三支峰、白石岭、天子引旗等高山,形成对宝结岭村的大包围,控制了宝结岭村入山之路。全区的反动联防队由正面直扑入村,民兵和群众持枪执刀分组在村边埋伏,联防队接近村边时,民兵一跃而起,端枪向敌人扫射,大声高呼“冲呀!杀呀!”敌人被吓得乱成一团。这时,钟增绕到种芋头的田中埋伏,把土炮架在芋头畦上,当敌人进入射程时,钟增点燃引线,一声巨响,铁砂、铁镖头飞向敌阵,敌阵大乱并开始撤退。击退敌人之后,部队在宝洞休整。此时叶名辉接到宝结岭村送来的情报,便带着天山中队急行军赶到三坑,听到从宝结岭村传来的密集枪声,又观察到三支峰有敌军,决定从三支峰背后偷袭敌军,迫敌撤退。天山中队登上三支峰以猛烈的火力向敌人射击,敌人边应战边后撤。这时,敌人的一个班长和一个士兵被包围了,但仍继续顽抗,钟珠远把敌班长击毙,士兵被擒。这场战斗,历时一整天,毙敌20多人,伤敌数十人,缴获日本造大盖枪2支、七九步枪6支。
次日(6月11日)敌人又纠集1500多人的兵力,炮火开路,向宝结岭进攻。炮弹在村内炸开,村庄房屋多被毁坏。敌人突入村内后,抢劫、杀人、烧屋,无恶不作,来不及撤离的妇女何花被枪杀,老人钟道佛、交通员钟卜虎和妇女朱香等10余人被抓。交通员钟卜虎被押到宝洞佛子围背被杀害。被押到高冈(今高岗)的妇女,有的被奸污,有的转押至墩下村强迫做苦工,有的被贩卖给别人做妻妾。全村被抢去耕牛20余头、猪100多头、稻谷120余石,其他物资的损失无法统计。
6月12日,敌又来“扫荡”了,进村后到处搜索,但一无所获。
敌人连续几次“进剿”后,又变换手法,改用筑据点封锁宝结岭村等办法,先后在三支峰到樟树凹等地筑起4个据点并派国民党军一个排驻守,妄图以此来困死宝结岭村的群众。但宝结岭村的民兵多次袭击敌人据点,使敌人无法安宁。不久敌军便撤走了,改由联防队驻守。7月上旬,粤赣先遣支队主力部队到宝结岭村,将敌据点拔掉了。
同年8月初,由华山中队将粤赣先遣支队的黄桐华护送到三山,活动在附近地区的部队集中在三山整训。钟拔才因长期战斗积劳成疾,与世长辞。钟拔才病逝后,基干民兵中队分别编入天山、中岳、华山三个中队,参加三山保卫战。撤出三山后,留下民兵钟杰、钟灵云等9人,同宝结岭村群众一起坚持斗争。
英勇的宝结岭人民为革命不怕牺牲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后继者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而奋斗不息。
(本文由中共佛冈县委党史研究室根据历史资料编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