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搜索 连山
  • 连山历史文化村:石鼓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石鼓村

    资料库 2024-06-13
    76

    石鼓村,位于吉田镇东部,距镇政府2千米。始建于元至元年间,因古时村中有一对石头制成的鼓而取名石鼓村。世居村民有吴、虞、邵、蔡等姓,有汉族、壮族和瑶族,汉族属广府民系,均使用粤方言连山话。

  • 连山历史文化村:茶联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茶联村

    资料库 2024-06-13
    72

    茶联村,位于吉田镇西南部,距镇政府13千米。始建于1943年,因此地种有许多茶树而取名茶联村;曾用名沙联,别名沙岛界。村民散居于连绵山谷中。世居村民有冯、盘、赵3姓,属过山瑶民系,使用瑶语过山瑶话。2020年,该村被评定为第一批广

  • 连山历史文化村:大田冲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大田冲村

    资料库 2024-06-13
    105

    大田冲村,位于吉田镇西南部,距镇政府17千米。始建于清末,因山冲水比小田冲村的水流量大,故取名大田冲村。世居村民有梁、盘、赵、文姓,以瑶族为主,属过山瑶民系,通用瑶语过山瑶话。

  • 连山历史文化村:旧城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旧城村

    资料库 2024-06-12
    176

    旧城村,位于太保镇东部,属保城行政村,距太保镇政府2千米。该村临山环水,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明天顺六年(1462)至1946年,为连山第三个县治地。1946年,县治迁到永和,此地取名为旧县城,又称旧城。世居村民有罗、李、

  • 连山历史文化村:沙坪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沙坪村

    资料库 2024-06-12
    110

    沙坪村,位于太保镇中部,属沙坪行政村,距镇政府2千米。村落始建于明朝,因建在沙洲边一坪地上而得名。世居村民主要为李、许等姓。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代表性民居有李家新宅、李家志(智)宅,为近现代典型风格的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 连山历史文化村:莲塘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莲塘村

    资料库 2024-06-12
    129

    莲塘村,位于太保镇西北部,距镇政府5千米。始建于明朝,相传因村边池塘种植有一片莲花而得名。世居村民为彭姓,属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连山话。因该村为连山人口最多、从政从文人员较多的村庄,以及曾拥有良田数千亩,故曾被誉为“连山第一大村”

  • 连山历史文化村:竹径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竹径村

    资料库 2024-06-12
    59

    竹径村,位于福堂镇北部,距镇政府7千米。建于明万历年间,因连山旧县城西至怀集的古驿道从村南经过,驿道两旁长满金黄色的竹子,此段路径便称黄竹径,后来用作村名,简称为竹径村。世居村民有虞、龚、莫、谢、陆5姓,以虞姓人居多;村民有壮族、

  • 连山历史文化村:班瓦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班瓦村

    资料库 2024-05-26
    89

    班瓦村,位于福堂镇中部,属新联行政村,距镇政府4千米,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班瓦是连山壮族最早用瓦盖屋的村寨,“班”在壮话里是“村寨”的意思,“瓦”是壮话新借词,合起来便是“瓦屋的村寨”(壮话词序是倒装的)。世居村民为

  • 连山历史文化村:新屋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新屋村

    资料库 2024-05-26
    151

    新屋村,位于福堂镇西部,属新溪行政村,距镇政府3千米。清道光二十五年,杨愈将、杨愈军兄弟由肖洞三房村迁到现址建厅堂、围屋,形成村落。该村坐落于肖溪水东岸,依山傍水,称新屋村,原居住地称旧屋村。世居村民为杨姓,有汉族和壮族,汉族为客

  • 连山历史文化村:大获村

    连山历史文化村:大获村

    资料库 2024-05-26
    105

    大获村,位于小三江镇南部,属三才行政村,距镇政府约4.4千米。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韦辅贤从怀集苏奉水口迁此立寨。据传选村址时,因此地开阔,可用大铁锅煮饭,寓意人丁兴旺,“锅”与“镬”字同义,故取名大镬村,后笔误写成大获村。清康熙初期

  • 姓氏概述:古老连山话演变

    姓氏概述:古老连山话演变

    资料库 2024-04-18
    32

    连山于南朝萧梁王朝初年置县,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曾活跃过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居民。1982年夏,本书编者罗耀辉曾会同该县博物馆馆长周昭文先生开展野外调查,顶着盛暑骄阳踏勘累日,有幸首次打开尘封久远的连山“地

  • 连山籍最早的党员——邓国英

    连山籍最早的党员——邓国英

    凤城传说 2024-03-27
    89

    邓国英1917年在连山共和乡(1951年7月划给连县管辖)龙凤迳村出生。少年时期的邓国英在家乡先读私塾,后进入连县的燕喜中学和连县中学学习,是个聪明过人、善晓书画诗歌音乐、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连山山歌

    连山山歌

    风物 2024-03-22
    99

    连山山歌结构严谨,讲究韵律,有起、承、转、合,节奏分明。格式有四句撑、五句板、十二衬。五句板全首歌唱五句两韵,其中一、二、五句一韵,三、四句一韵。部分山歌因缺第三句,往往加上“真奇趣”、“思情”等助词押韵,俗称“歌下水”,唱起来音

  • 连山壮族八音

    连山壮族八音

    风物 2024-03-22
    82

    流传于福堂、上帅等地,清乾隆年间传人。壮族八音原指匏、土、革、金、石、木、丝、竹制成的乐器所发出的声响,后来指敲击乐“口车”、“口督”、“口蒙”形成的声音。​壮族八音的乐曲由于使用地域不同、传授艺人掌握的水平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乐

  • 连山舞龟鹿鹤

    连山舞龟鹿鹤

    风物 2024-03-19
    26

    连山舞寿星公与龟鹿鹤,简称“舞龟鹿鹤”,壮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连山小三江镇。表演以道具为主。由9人分别扮演寿星公、灵童、玉女和龟、鹤、鹿(2只,各由2男扮演)。舞蹈主要以摹拟各种神物的个性化特征动态来表达壮民节日的喜庆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