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社科档案 史志

第一节 社会科学研究

  1、开展学术理论研讨
  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成立后,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针对全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理论研讨和课题研究活动。1988年9月,与市委宣传部、英德县政府联合筹备召开“英德山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结合石灰岩地区实际,研究讨论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和发展思路,为山区崛起献计献策。1991年2月,为市委市政府策划组织召开“新市建设的哲学思考理论研讨会”,从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总结新市建设经验,探讨新市建设规律,寻找解决新市建设中诸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会后,23篇研讨论文编印成《清远新市建设的哲学思考》一书公开出版,1991年获广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并入选《中国“八五”科技成果选》。1993年7月,与省地理研究所联合召开“新形势下广东山区发展对策研讨会”,探讨山区走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途径,为山区脱贫致富新路子提出许多见解。1996年10月,组织召开“清远市社会科学界学习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会议发言材料经整理后陆续在《清远报》公开发表。1997年10月,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召开“清远市社会科学界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座谈会”,结合工作实际谈认识、谈体会,取得较好的效果。1998年9月,召开全市社科理论骨干座谈会,研究和部署“五个一”(一本好书、一台好戏、一部优秀影片、广播剧和电视剧、一首好歌、一篇或几篇有创见有说服力的文章)工程的目标和方案;同年11月,与市委宣传部、市直工委、市委党校联合举办市直各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暨真理标准大讨论二十周年纪念大会,回顾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对正在全市掀起学习邓小平理论的热潮起到推动作用。2000年2月,与市委宣传部、市对台办联合组织社科界人士、台胞、台属举行“学习《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座谈会”,揭露李登辉分裂祖国的阴谋,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同年4月,江泽民在广东提出“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讲话后,与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全市社科人士和脱贫奔康先进典型单位和个人召开“两思”教育座谈会,为推动全市脱贫奔康步伐建言献策。2002年1月,与市精神文明办联合召开公民道德建设座谈会,围绕道德建设内涵、建设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研究讨论,为道德建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同年11月,召开“清远市社科理论界学习十六大报告座谈会”,围绕十六大主题、精髓、灵魂、目标以及十六大报告的重大意义和历史贡献进行深入学习讨论,对全市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发挥作用。2003年6~7月,组织专门人员到职能部门和民营企业,调查研究民营经济发展状况,为民营经济发展建言献策;同年9月,按照市委和省社科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组织召开“清远市社科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座谈会”,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市属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科研活动情况:1991年起,市审计学会围绕不同时期的经济和审计工作中心探索热点、难点问题,相继召开“财政审计理论研讨会”、“企业财务审计研讨会”、“如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研讨会”、“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的关系研讨会”、“审计评价以及风险的防范研讨会”等专题研讨会,并先后开展《加人WTO对审计工作影响及其对策》、《虚假会计报表及舞弊审计》、《环境审计》、《广东20年来审计工作基本经验和对未来的展望》、《如何发挥审计机关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等多项课题研究。市税务学会围绕税收工作中心,从税务学会自身位置出发,开展务实性的税收理论研究,先后完成《新征管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山区税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加人WTO对我国税收的影响及对策》、《对新一轮征管改革的思考》、《对我国税收负担的思考》和《支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再发展的税收对策》等多项课题研究。市会计学会以开展学术研讨提高工作水平为目的,先后开展《新世纪清远会计教育问题研究》、《管理会计制度在医院的应用研究》、《企业贯彻执行<会计法>情况的实地研究》、《季节性生产企业对生产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及计入成本的探讨》、《管理会计在医院的应用》、《医院会计监督系统设计与应用》等多项课题研究。
县(市、区)社科研究以英德最为活跃。1988~2003年,先后召开“‘弘扬雷锋精神和见义勇为精神’座谈会”、“社会公德大讨论”、“‘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三大建设、五大开发’研讨会”、“‘山区要崛起,英德怎么办’大讨论”、“‘张雪峰事迹’报告会”、“英德市迈向21世纪论坛英德地区形象设计与建设暨21世纪议程研讨会”、“‘英德大旅游形象的树立及注意的几个问题’研讨会”、“《政治人的人文素养》(政治人:指在党政机关或社会团体等单位任职、从事政治活动的领导者)兼‘地区形象设计’大讨论”、“‘新英德形象’大讨论”等理论研讨活动。

  1988~2003年,全市社科理论工作者撰写优秀论文1200多篇,其中获国家有关部门奖项5篇、省26篇;共撰写论著4篇;学会(协会、研究会)出版论文集30多部。1989年,市社科联被评为“全省艰苦创业,开拓社科工作先进单位”;1990年被评为“全省学术活动先进单位”;1992年被评为“全省先进单位”;1995年、1997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和“全省学会建设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1999~2001年度广东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社科联”。

  2、出版理论研究刊物

  1989年8月,市社科联创办会刊《北江论坛》(月刊)。这是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的理论刊物,主要登载有较高理论性和学术性文章,同时注重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普及性。刊物与全国地级市社科联免费交流,并赠阅全市乡镇以上各级机关和领导。因经费紧张等原因一度停刊,2000年12月复刊,2002年5月更名为《社科探索》(双月刊),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延伸探索领域。

  属下学会(协会、研究会)办会刊较活跃的有:市统计学会办《清远统计分析》,市公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办《探索与实践》,市档案学会办《清远档案》,市审计学会办《会刊》。

  3、进行社科宣传普及

  1989年,市社科联参与建市初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新市建设》专题学习、《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10个专题系列讲座的讲课工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后,为市直处级以上干部学习班编写《加强理论工作、澄清理论是非、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进行到底》的学习材料。1994~1995年,利用讲坛,先后6次为市直机关科级干部培训授课,4次为清城区科级干部培训班和乡镇一把手研讨班授课,5次为全市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培训授课,5次为水电局、市妇联、横荷镇等单位干部授课,还赴韶关钢铁集团公司作专题报告,并派专人协助市委宣传部组织实施市委决定的全市学《邓小平文选》大型读书报告会。1996年,组织人员到市委党校、市人事局等单位讲课十余次,宣传邓小平理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并先后3次派人到阳山县犁头乡考察、咨询,扶持农户养猪,搞好扶贫工作。1997年,为迎接和庆祝香港回归,先后为市直机关处级干部和有关部门宣传讲授香港特区基本法、香港回归与精神文明建设等课程,并撰写多篇论文在报刊发表。1999年,利用讲坛、咨询会的形式,对李登辉“两国论”的实质和危害进行揭露。2001年,利用报纸、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组织策划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专版理论文章和“崇尚科学、反对邪教”等专题科普栏目。2002年2月,邀请中山大学校长助理、教授、博导王君到清远讲课,帮助市机关干部提高对政府职能转变的理论认识。2003年,市社科联领导班子成员参加市委组织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多次深入阳山、连山、英德、佛冈和市委党校讲课。

  市律师协会在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以及“法律援助条例颁布日”等时间里,采取“送法下乡”、“送法到校”、“送法上街”、“送法进监狱”等形式组织律师走上街头为广大群众提供义务法律咨询服务,组织律师到学校、公司、企业等单位举办《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等专题法律讲座。1988~2003年,全市律师义务提供法律咨询达6万件次,举办专题讲座200多场次。市档案学会通过开展组织会员撰写稿件、参加“广东省《档案法》知识竟赛”、与市档案局联合举办“国际档案周”咨询宣传活动,并拍摄电视新闻,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广播等媒体多渠道地宜传档案法知识,提高社会各界人士档案意识。


第二节档案管理

  1、档案收集

  1958年起,现市行政区域根据中央关于“全党全民大办档案”要求,首先由县公安部门清理所接管的旧档案资料,整理归类后移交县档案馆管理。1982年起,落实档案集中管理目标。至1988年,县一级档案资料共存58362卷(册)。
2003年,市、县(市、区)两级政府直属的综合档案馆及各专业档案(馆)室共拥有各类档案材料378544卷(册)。其中,市档案馆收藏档案28544卷(册、件),资料有文字、图表、录音、录像制品等;8县(市、区)级综合档案馆共拥有各类档案资料15万多卷(册);各专业档案室所收藏的档案资料20万多卷(册、件),其中市交警支队档案室保存机动车档案、驾驶员档案10.50万卷(册),市城建档案馆收藏档案资料19603卷,内含案卷16903卷、照片2099张、底图628卷。

  2、档案整理分类

  建市以后,档案归类逐步转向精细化、规范化,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需求。市档案馆馆藏设有文书、科技、会计、婚姻、地图、公证、人口普查、工业普查、农村社教、防非典等26个类别。县级馆中,清城馆设有31类,英德馆设有23类,连州馆设有28类,清新馆设有18类,佛冈馆设有14类,连山馆设有31类,连南馆设有11类,阳山馆设有22类。

  3、档案监督与指导

  从1990年起,全市全面开展档案管理达标升级工作。至2003年,市直有125个副处以上单位的档案综合管理实现达标升级,跃居全省地级市机关档案综合管理先进行列。其中,市人民医院、市卫生学校被评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管理单位”。

  4、档案检索工具编制

  2000年,市、县(市、区)综合档案馆开始编制档案检索工具,主要编制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档案案卷目录、重要文件目录索引、专题目录和卡片等。至2003年底,市档案馆共有检索工具200多册,包括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资料目录、税收专题目录以及清远厅级干部卡片索引等。档案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有很大提高。

  5、档案修复工作

  多数县档案馆开展修复抢救馆藏破损资料工作。至2003年,连南馆修复抢救破损档案2397卷、连山馆400卷、佛冈馆1447卷、城区馆148卷、连州馆1320卷、英德馆150卷、阳山馆523卷。

  6、档案队伍培训

  1988~2003年,市档案局共举办培训班20期,培训市直、县(市、区)单位档案管理人员2100多人次。2003年底,全市共有档案专业技术职称1200多人,其中副研究馆员2人、馆员4人、助理馆员和管理员共1200多人。全市9个综合档案馆的干部中,具有本科学历的12人、大专学历的54人,合计占总人数的76.70%。

  7、档案利用

  阅览服务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方针后,档案工作从封闭型利用向开放型利用转变。市、县两级综合档案馆贯彻执行国家《档案法》,允许一般公民持个人身份证、工作证或学生证以及单位证明,台、港、澳同胞和华侨持个人身份证或回乡证等有效证件,直接到有关档案馆查阅有关资料,档案馆可提供档案原件,但必须在档案馆内阅览或摘录。2002~2003年,市档案馆共接待读者385人次,提供档案资料647卷(册)。

  2003年2月,市档案局推出现行文件阅览服务新业务,为此,加强现行文件的收集力度,并挂牌成立市档案局现行文件阅览中心。至当年底,市档案馆共收到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地税局、市工商局、市社保局等59个单位共5668份文件,奠定了开展现行文件阅览服务工作的基础。

  档案证明2002年起,市、县(市、区)档案馆开展接收国有破产企业的档案。从此,可有效为破产企业职工提供相关档案证明,对职工解决工龄、社保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起到一定作用。

  档案编研上世纪90年代以来,市、县(市、区)档案馆开始编集地方大事记,配有专人收集整理每年的大事资料。2001年起,市档案馆开始编印历届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会议简介,及全市旅游景点简介、全市各种经济数字汇编、全市国有大型企业简介、全市百万移民简介等,共计100多册。2003年,市档案馆还编印出版《清远建市十五周年大事记》。


第三节中共地方史研究

  1、资料征集研究

  至2003年,市、县(市、区)党史部门先后共征集实物资料100件,旧址照片500多张,历史文献超3000万字,报刊资料、回忆录500万字。编写农民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各团队史等有关专题专辑。编辑出版中共各县组织史资料、中共各县党史资料选编等,市还出版党史资料期刊20期、110多万字,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审核民政、老区建设部门补划革命老区的历史材料;协助有关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时革命历史材料组织与审核;协助组织人事部门进行干部审核工作,对确定干部离休的历史材料提出审核意见;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思源室建设,向广大干部职工、中小学生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2、资料整理出版

  1990年,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清远县组织史资料(1924.10~1978.12)》;1995年,编辑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史》(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1998年,编辑出版《中共清远历史大事记(1987.12~1997.12)》(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1998年9月出版之《中共广东党史资料丛刊》);1999年,编印《五星红旗清远飘》;2000年,编印《中共清远县党史资料选编》;2001年,编辑出版《清远市荣誉录》(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2001年出版之《广东省党史资料丛刊》)、编印《战斗在北江》;2002年,编印《飞虎奇兵》,与省有关部门联合出版《粤桂湘边风云录》(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2003年,与韶关市史志办及韶关、清远两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联合编印《青松傲骨》。

  1988~2003年,县(市、区)共出版党史资料、专刊、书籍250期(本),制作电视片10部。专著《连江支队史》获(1991~1995年)广东省党史科研成果二等奖;论文《清远经验的形成与县级工业经济体制改革》获(1996~2003年)广东省党史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3、宣传教育

  1989年9月,市委办公室党史科组织市直机关建国40周年报告会。1993年9月1日,市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粤桂湘边纵队150多位老战士在清远听取传达中央军委关于确定该部队名称的批复:1995年9月,组织北京、广州等地抗战期间在清远地区担任过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到清远,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抗战胜利50周年座谈会。


第四节地方志编修

  1、综合志书编修

  北宋郑绅编修《桂阳图志》,开市境修志之始。至新中国成立前,共编有旧志70种,其中宋代7种、明代18种、清代38种、民国7种;2003年还存(包括残本)25种,其中清代19种、民国6种。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全面启动第一轮社会主义新方志编修工作,1983年12月《连县志》即编印成册,1985年12月内部发行。

  1988年清远建市后,继续编修的有《清远县志》、《连南瑶族自治县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阳山县志》、《佛冈县志》、《英德县志》。因原清远县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机构、人员全部转入清远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故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承接《清远县志》的编修,并于1995年5月完成编修出版工作(内部发行)。之后,《连南瑶族自治县志》于1996年6月完成编修出版工作(公开发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于1997年1月完成编修出版工作(公开发行);《佛冈县志》于2003年1月完成编修出版工作(公开发行);《阳山县志》于2003年2月完成编修出版工作(公开发行)。《英德县志》志稿已经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审查通过,后因故延至2006年付印发行。

  《连县志》、《清远县志》、《连南瑶族自治县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阳山县志》、《佛冈县志》、《英德县志》均为通志,记事上限不限,视材料尽量上溯,但遵循贯通古今、详今略古的原则,以记述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重点;下限分别断至1981年(《连县志》)、1987年(《清远县志》)、1989年(《连南瑶族自治县志》)、1995年(《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1994年(《阳山县志》)、1993年(《佛冈县志》)、1993年(《英德县志》)。

  2002年3月,省召开首届新地方志编修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英德市地方志办公室、连南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被评为“首届修志工作先进集体”;清远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李妙涛、佛冈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郑中品、阳山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邹北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韦留钿被省人事厅、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授予“广东省首届新地方志编修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部署,2002年12月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清远市第二届新方志编修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启动《清远市志》、《清城区志》、《清新县志》、《连州市志》、《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志》、《连南瑶族自治县志》等6部志书的编修工作。至2003年底,承修单位均已进行人员培训,全面转人资料收集编辑工作。

  2、专业志书编修

  新中国成立前,市境已有编修专业志的历史,如明代编有《飞来寺志》和《绥瑶纪略》,清代编有《禺峡山志》,等等。

  1988~2003年,全市共编修专业志269部,其中,市直47部、清城6部、英德40部、连州9部、清新2部、佛冈19部、连山14部、连南61部、阳山71部。

  3、地情资料书编纂

  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后,广东相继崛起一批新兴城市,全省社会经济开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变。1994年初,省统一部署编辑出版《南粤新市丛书》,规划每一新建市为一卷,记述新建市的发展历史。《南粤新市一一清远》是规划编辑出版的一卷,市成立《南粤新市一一清远》编委会,市委书记骆雁秋担任主任,市长陈权为副主任兼主编,由市政府办公室牵头编写。在市直26个部门单位和8县(市、区)通力合作下,经过一年多努力,《南粤新市-一清远》于1995年1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成为第一部全面、系统反映清远市地情的资料书。全书16万字,分市情概况、发展成就、发展规划3篇,共11章。

  1997年,全市各部门行业、各县(市、区)都以加倍的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迎接建市10周年的到来。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决定编修一部反映10年发展变化的市情书向建市10周年献礼,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被纳人庆祝建市10周年筹备工作之一。市委、市政府还专门成立编委会,由市委书记骆雁秋任主任、市长梁戈文任副主任,市委常委、副市长以及市直15个部委办局的主要领导和9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任编委;聘请蔡森林、张超崇、刘策、陈权、赵伯杰任顾问;在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设立编辑部,组织编写工作。1998年2月,在庆祝建市10周年到来之际,定名为《十年风采》一书由新世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全书42万字,分经济发展篇、社会发展篇和地区发展篇三大部分,内容涵盖全市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涉及到各个部门、行业和各县(市、区),共有90个单位提供文字稿件和55个单位提供250多幅历史照片。《清远报》以《〈十年风采〉一书编辑出版》为题,在一版头条位置报道。

  4、地方综合年鉴编纂

  《清远年鉴》 1998年8月,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开始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编纂年鉴列人每年的财政预算,成为日常主要工作。第一卷《清远年鉴》于1999年8月出版,主要载录上年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共60万字,设特辑、清远大事记、清远概况、政治、经济、教科文、社会生活、县(市)区建设、统计资料、文献法规选编、名录等11编,共58章135节959条目,另还设置有“北江风采”、“南部带动”、“东部联动”、“北部启动”等彩图栏目。《清远年鉴》为清远市委、市政府主办,清远年鉴编纂委员会主编,每年出版一卷,编辑出版事务由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负责,2002年起由市史志办公室负责。至2003年底,《清远年鉴》共编辑出版5卷、350万字。

  县级年鉴2003年,清新县在市属各县(市、区)中率先创办《清新年鉴》,至当年底出版1卷、4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