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9日凌晨,刘治刚同志在带领中队民警开展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集中整治行动,一辆失控醉驾小轿车朝着刘治刚同志和违法大货车司机狂奔而来。面对生与死的抉择时,刘治刚毫不犹豫地做出舍己救人的举动,迅猛将大货车司机推向路外,
社冈下村,位于高岗镇中部,距镇政府1.5千米。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前后,因位于社冈的下面而取名社冈下村。该村以古朴雅致的客家民居和客家民俗而闻名。2012年1月,社冈下村所在的新联村被评为第三批(客家地区)广东省古村落。
土仓下村,位于迳头镇西北部,距镇政府1千米。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由时任官拜四品、被封为“奉直大夫”的郑英瑞创建。因村庄位于官府仓库下方而取名土仓下村。该村于2014年3月被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2016年12月被评
石咀头村,位于迳头镇迳头村,建成于明嘉靖年间。因处于文昌河的大石岗上而取名石咀头村。村民多为郑姓,使用客家方言。现存古建筑有石咀头围场、司马第。
官塅围,位于迳头镇北部,清康熙后期(1713年前后)由先祖范宁春创建。因该村在清朝期间有较多族人出任官职而得名。世居村民多为范姓。2021年1月,该村被评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同年被评为广东省和清远市家教家风实践基地。
八宅围,位于迳头镇东南部,距镇政府9千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因从官仓背村分迁出的郑姓宗族兄弟排行第八而得名。八宅围于2012年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015年被评定为第一批广东省传统村落。
莲瑶村,位于水头镇西南部,距镇政府5千米。始建于明代,因村旁有一条小溪,源清流洁,故当地以“莲”为引名,取名莲瑶村。东坑黄氏宗祠,位于东坑村北面20米,建于明嘉靖元年(1522),后多次重修。
丰年村,位于水头镇中部偏东,距镇政府1千米。始建于明代中期,清咸丰元年(1851),取“丰”和“年”字定名为丰年村。世居村民为崔姓。2012年,该村清献崔公祠、崔府安人墓、崔府邓氏老安人墓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科旺村,位于石角镇西南部,距佛冈县城3.5千米。始建于明末,据《清远姓氏》记载,刘姓先祖由潮州迁居从化,后又由从化迁至佛冈,始居佛冈龙南,后迁至现址。该村拥有丰富的文物古迹,村后的余龙围山有新石器晚期聚落遗址,村南有大庙峡古道及吉
佛冈村,位于石角镇中部,距镇政府约1千米。该村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1234),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村庄附近多为低矮山冈,村后有一座摩罗山,山间有一佛寺,建村时曾得到寺中和尚指点,故取名佛冈村,又称佛冈围。
龙蟠村,位于石角镇西部,距镇政府8千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刘姓先祖刘从龙迁至此地居住。因村庄坐落的山呈蟠龙状而取名龙蟠村。清代,该村设置有龙蟠堡及龙蟠墟。
汤塘围,位于汤塘镇中部,距镇政府1.6千米。始建于明天顺年间,因村内有天然热水塘(温泉),故取名汤塘围。随着人口增加,汤塘围逐渐形成具有防御特色的上闸、中闸、下闸3座古围村。2012年3月,汤塘围被评定为第三批广东省古村落;201
舞被狮,围镇特色民俗。起源于清初,因迁移太祖婆骸骨时,为避免烈日暴晒,家媳用裹婴儿的花被遮挡安葬,不期却迎得当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村民们认为是太祖婆显灵福泽全村,此后每年元宵节都由家媳家婆一起在祠堂舞被狮,祈求太祖婆保
2024-03-31
2024-03-31
2024-03-30
2024-03-30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