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下村,位于高岗镇北部,距镇政府3千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因建村于几十米高的土墩下而得名。2012年,古民居墩下司马第和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三德园、君庐均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墩下村古民居多为砖木结构,其房屋建筑采用周通尺度(鲁班尺),厅阔1丈8寸,间阔9尺9寸,多为2门归厅或4门归厅。厅门阔3尺6寸,间门阔2尺7寸。房屋分两层,棚高8尺1寸,门槛高4.5寸,体现崇尚“9”(长久)的建筑理念。房屋一般由兄弟共建,兄弟多者即建成大“口”形或“回”字形,共用一个门楼;兄弟少者则建小“口”形。墩下民居另一特点是坚固,有利于安全防御。房内相通,房外相连,一个门楼,便于防贼盗。这些古民居至今已有300~500年历史。


  该村建有何永崇公祠和何淮深公祠,均为典型的客家风格祠堂。其中,何永崇公祠坐北向南,为三进二廊二天井格局。总面阔9米,总进深21米,高3.78米。建筑布局完整,属砖木结构,青砖墙,悬山顶,盖灰瓦。头门为木牌匾,门额上的雕花十分精美,莲花形石柱础、纺锤柱和弯形月梁均保存完好。


  三德园,1944年修建,坐北向南,总面阔22.8米,总进深25.8米,高5米。土木结构,中西合璧,有欧式罗马柱,为何姓富绅会客和议事的地方。2012年,三德园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君庐,建于1913年,属于典型的客家围屋,“君庐”二字为清代榜眼朱汝珍所书。君庐坐东北向西南,面阔34米,进深27米,高7米。该建筑包括民居、角楼、门楼(3个)和水井。民居为两层,4个角楼高三层。正门外立有大理石牌坊,牌坊上刻有“君庐”“甲子仲夏朱汝珍书”。整栋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排列整齐。2012年,君庐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墩下司马第,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为何姓叔侄两代考取清朝国学生功名后所建,是客家围屋的典型代表。坐东北向西南,面阔15.5米,进深10.6米,高8米。土木结构,主楼两层,门楼前石匾刻有“司马第”。2012年,墩下司马第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1944年,当地富绅捐资在墩下创办长江中学,墩下村晚清贡生何憩棠、北大毕业生何德初都曾在此教书育人。该中学为黄埔军校、中山大学、香港大学等高等学府输送了一批当地学子,成就多名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