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历史文化村:龙蟠村
2024-06-14
龙蟠村,位于石角镇西部,距镇政府8千米。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刘姓先祖刘从龙迁至此地居住。因村庄坐落的山呈蟠龙状而取名龙蟠村。清代,该村设置有龙蟠堡及龙蟠墟。
佛冈建厅时,在该村附近设置龙蟠兵汛营(兵站)。村内有宽1.8米并铺砌河卵石及麻石板的巷道近150米。该村有古街及众多商铺,设龙蟠墟市,形成集军事、行政管理、商贸集市、学堂于一体的建筑体系。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现存300多座,先后建于明、清及民国期间,每座占地面积180平方米。代表性民居为五龙过脊,民居前排结构顺序为廊、天井、廊、天井、廊;后排结构顺序为房、房、厅、房、房,四房一厅相接。现大部分保存较好。
刘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占地面积598平方米。三进三间两廊二天井布局,面阔14米,进深42.7米。第一进高7.2米,第二进高7.4米,第三进高7.7米。砖木结构,青砖墙,龙船脊,硬山顶。祠堂主架采用花岗岩石圆柱、方柱支撑,石块铺地。正门有石刻额匾“刘氏大宗祠”。第一进有一个门官墩,正门柱上的一对顶梁石狮栩栩如生,头门斗拱和门檐额有精美的木雕,屋顶有形制独特的灰塑。祠堂布局合理,保存完整。2012年,刘氏大宗祠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研习武术是龙蟠的习俗。民国初期,龙蟠村延请佛山人祝景武到村中传授武术,他用生产农具或生活用具如扁担、木棍、锄头、耙、长板凳等为武器,自创武术套路,传授给村民。该村是龙南武术(2012年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地。
该村有接三王习俗。接三王是指接送刘泉、邹钦、赖全3人雕像的民俗活动。其中刘泉为元代清远黄田都(今佛冈水头王田村)人(《佛冈厅志·忠义志》记载),邹钦、赖全为刘泉的左、右护卫。该习俗起源于元末明初,至今已有600多年,常在清远吉河乡地域(今佛冈水头镇、石角镇)举办,由吉河乡10个村轮流主持举行,轮值村在每年十月初一举办,龙蟠村为10村之一。该习俗蕴含着人们祈求团结、兴旺、平安、扬善的美好愿望,是具有鲜明特色的民间传统活动,参加者众多,仪式隆重,场面热闹,于2012年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正月初四举行祭祀活动,刘姓族人舞猪头狮,前往刘氏大宗祠进行祭祖。相传300多年前一个除夕,该村村民捆起一头猪准备宰杀,后猪挣脱逃走,村民在村旁寻找时,发现此猪在地里刨出一缸金银元宝。村民认为此猪是吉祥物,于是把猪放走,并将这一缸金银元宝分发给全村村民。后来,村民制作猪头形状的狮子舞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注公众号,随时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