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历史文化村:三所村
2024-05-25
三所村,位于七拱镇北部,距镇政府5千米。该村形成于明朝,“三所”原是平瑶军队的编号。三所军人平瑶结束后“化兵为民”,选择在新圩地域建村居住,取名三所村。叶元青率领的“10旗10姓”军人有叶、沈、张、冯、邓、黎、罗、苏、陈、孔10姓,是立村时的所有姓氏,均来自福建上杭县。孔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部外迁他乡,只留下孔屋墩。村民之间使用三所军话。
村落布局和古建筑设计仍然保留着军队守备时的独特风格:“旧城”三所村中有南门、北门、接龙门3个大门,有仆射第、沈屋炮楼、元记楼3座古楼,有8条古巷、16口古井、1条军圳,水圳(俗称军圳)贯通全村,1条大街通各巷。“新城”古围,围墙用三合土墙基,上砌青砖,墙高4米。南、北门均有吊桥,南门宽约20米,上层有关公像。围墙东有小门,墙中有小炮台,墙外深挖壕沟并布满荆棘。传统民居一部分是沙土夯墙泥砖瓦屋,一部分是青砖瓦屋。
沈屋炮楼始建于民国时期,楼高四层,一至三层为三合土夯墙,第四层为青砖砌筑,每层设置枪眼炮口。
农历正月初六和五月二十七是三所村独有的节日。原来,明成化年间的某年正月初六,叶元青率领的“10旗10姓”军人接到命令后,离开家乡,奉命远征。于是,家家户户宰杀鸡、鸭、猪、羊,祭祀祖先,祈求军队一路平安,征战胜利。定居三所之后,每年正月初六,大家都到祠庙祭祀,缅怀祖先功德,寄托家乡情思。叶元青率部平定阳山瑶乱后,于当年农历五月二十七奉命屯驻三所村。此后农历五月二十七成为了建所立村的纪念日。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注公众号,随时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