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龙围,位于东城街道中部,距街道办事处约5千米。始建于明代后期,黎、朱、陈、李姓族人先后迁此聚居。村落附近山丘环绕,四水汇合,形似蟠龙,故取名蟠龙围。

  该村现存传统民居20座,砖木结构,三间两廊一天井布局,坐东南向西北,大部分已无人居住。

  村中保留有朱氏宗祠和蟠龙围社坛2座代表性传统建筑。朱氏宗祠,始建于清代中后期,后经历多次重修。三间二进布局,硬山顶,青砖墙,人字封火山墙,两侧有青云巷与民居相隔。头门明间前设五级台阶,花岗岩石门框,门楣上悬一木牌匾,上书“朱氏宗祠”。墙楣彩绘人物、山水壁画,内置屏门。中堂秉礼堂为抬梁式构架,瓜柱承檩,木屏风上悬挂清代学者朱柏庐手书的《朱子治家格言》。上堂前设卷棚顶轩廊,抬梁式构架,瓜柱承檩,明间设神龛。朱氏宗祠是该村朱姓族人进行祭祖等活动的重要场所,现基本保存完好。蟠龙围社坛,位于朱氏宗祠前公路边,始建于清代中后期,原为青砖、麻石砌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被拆除,20世纪八九十年代重建时改为红砖砌筑,保留原麻石构件,造型独特。

  该村清代先后有贡生、监生、秀才等数十人,民国时期有国立中山大学文学系兼黄埔军校毕业生。1930年朱姓族人设立兴靖区私立云旦初级小学。现朱氏宗祠内仍保存有一块1932年的《云旦学校呈奉禁令》碑刻,该禁令是当时清远县政府为保护云旦初小的山林权益而颁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