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埠街村,位于黎埠镇中部,为黎埠镇政府驻地。始建于明末,村民因战乱、逃荒、外出谋生等迁至此地聚居而形成村落。黎埠街村地处扶村河与寨岗河交汇地带,因地形似犁田所用的农具“犁”,河边建有码头,河岸成为商埠,“犁”与“黎”同音,故称黎埠街村。曾用名犁埠街村。村内保留有“犁埠大街”碑刻,立于清同治四年(1865),现存于黎埠人民大街东边入口处。

  传统民居为客家民居,现存30座。代表性民居有王氏祖屋与杨氏洋楼。王氏祖屋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分上栋、下栋,中间通巷,3个天井,2个廊子,两杠横屋,整体格局为“上三、下三、两杠横”。杨氏洋楼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两层传统骑楼,砖木结构,首层前部为人行道,后部为商店,第二层为住宅,住宅前部突出于商店,遮挡人行道上部,楼顶盖瓦。

  代表性宗祠有杨氏宗祠关西堂和清白第,两座宗祠布局结构完全相同,均是分上栋、下栋,中间通巷,3个天井,2个廊子,两杠横屋,整体格局为“上三、下三、两杠横”。杨氏宗祠关西堂建于清末,占地面积约320平方米。杨氏宗祠清白第建于民国初期,占地面积约250平方米。

  其他传统建筑有人民大街当铺、旧百货公司、千人食堂、炮楼等。人民大街当铺建于1918年,石脚基础,全青砖垒砌,两层砖瓦结构,呈长条形,占地面积约330平方米。

  原黎埠供销社大楼建于20世纪60年代,为两层传统骑楼,面阔小、进深大,平面首层前部为人行道,宽约3米,后部为商店;第二层为住宅,住宅前部突出于商店,遮挡人行道上部。

  现存私塾旧址志树文社,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1916年重修。

  都爷古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嘉庆十六年(1811)重建,1996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二进一井带两廊,抬梁架构,硬山顶,上为琉璃瓦面,青色滴水剪边。青砖砌墙,头门石匾刻“都爷古庙”四字,上款为“大清嘉庆十六年辛未重建”,下款为“署直隶连州事罗含章拜政”,后附两枚印章。都爷庙供奉冯、杨、欧、夏4位都爷。明嘉靖年间,因黎寨地区盗贼横行,民难安居,冯、杨、欧、夏4位都爷率兵平乱,奋勇向前,壮烈捐躯,贼患亦从此得到平息,民赖以安居立业。人们为纪念4位都爷功德,建庙祀奉。每年农历十月十六举行“做朝打醮”祭祀活动,祭拜4位都爷。2012年,都爷古庙被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黎埠街有唱春牛的传统民俗,该民俗形成于清末。表演的形式是个人领唱,众人合唱,边唱边舞。唱春牛的唱词与表演,旨在表现人们在春耕时节团结协作、勤于农事、忙于生产的精神。唱春牛现已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村内有古榕树3棵及炮楼、永安桥。古榕树已有500多年树龄。炮楼建于清末。永安桥始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1965年重修,东西走向,长38.8米,宽6米,由大小相同的三拱构成,南面桥墩处设有分水尖,桥拱用规则的麻石块横砌而成,桥面已改成水泥路面。现此桥仍是黎埠圩镇的交通主桥梁,是研究阳山县桥梁历史的宝贵材料。2012年,永安桥被阳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不可移动文物。

  1949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黎埠圩。国民党武装常备队员负隅顽抗,在黎埠大街当铺楼顶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开枪扫射,2名解放军战士中弹壮烈牺牲。为纪念解放黎埠而牺牲的英雄,黎埠大街改名为解放街,街名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