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和洞村,位于太平镇东北部,距镇政府约5千米。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冯姓先祖迁至此地定居而形成村落。2019年6月,三和洞村被评定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

  村中建筑以传统民居为主,其中冯姓村民保存的民居较为完整,带天井的古围屋有13座,房屋有近百间,房屋四周环绕形成围墙。每座围屋皆有独立院子,仅从大门出入。全村有上巷、下巷、纵巷、横巷、担水巷等7条巷,上下纵横交集,形成严密的防御布局。

  冯氏宗祠,始建于明朝,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建,2007年重修。坐东向西,五间二进布局,通面阔17.7米,通进深18米,占地面积约318.6平方米。硬山顶,镬耳山墙,青砖墙体。头门面阔5间,进深十七架6.8米。前设四步廊,前廊博古梁架木雕麒麟送书图。门前砌三级台阶,两根石前檐柱,虾公梁,柱上阴刻“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孟秋吉旦立”。大门花岗岩石门框,石门枕,石门槛,门额石阴刻“冯氏宗祠”,墙上彩绘人物、山水诗文图,封檐板雕刻精美花鸟、瑞兽图案。衬祠墙楣灰塑三国人物故事及花鸟图,墙上开方形绿琉璃通透花窗,上设窗罩。墀头灰塑山石松树图。上堂面阔五间,进深十七架7.9米,抬梁式构架。

  堂前带一井两廊两庑,进深6.35米。两廊四架卷棚顶,两庑进深十一架。祠堂前有地坪、门楼,门楼连接院墙,将地坪围拢形成院落,自成一体,气势雄伟。

  该村有3座门楼。其中,位于冯氏宗祠大门口右侧的三元第门楼始建于明朝,分别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2007年重建,门楣有一木制匾额,上书“三元第”,右落款为“奉冯门京高中”,左落款为“宋仁宗旨钦赐”。大门左右挂一木制对联“三元中选,一品当朝”。

  张侯祠,俗称“大庙”,位于村东南面,始建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清光绪六年(1880)重建,坐北向南,三间二进带两廊布局,总面阔8.5米,总进深14.6米,占地面积124.1平方米。硬山顶,青砖墙体,灰塑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头门面阔三间,进深十三架4.7米,前设三步廊。2根木前檐柱,木檐枋。石门框,素面门枕石,石门槛,门额阴刻“张侯祠”。门前水泥砌筑三级台阶。封檐板木雕花鸟图案。上堂三开间,进深十五架5.35米,砖砌四根金柱,抬梁式构架。封檐板雕刻卷书“护国庇民”四字及花鸟图案。堂前供奉张侯公神位。祠内一块碑刻记载“宋嘉定十一年(1218)阳山大旱,求之张侯。求必有雨,活民无数”,悬挂一口明崇祯年间铸造的铁钟,重200千克,是研究阳山当地历史的宝贵材料。

  文昌阁,位于张侯祠不远处,始建年代不详,但至少清嘉庆年间已经存在,1916年、1988年重修。阁前有池塘,阁高两层,二楼有“九天开化文昌帝之神位”。大门两边有对联“三和保障梓栋楼,九天开化文昌阁”。每年农历十一月至十二月,附近乡村以及南海、番禺等地都有人前往祭拜,并于次年正月十五后鸣炮“还神”。

  添丁“挂灯”是三和洞村的习俗,已有几百年历史,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冯、谢家族里有男丁出生后,必须在次年正月十五当天边敲锣打鼓边舞狮,按照小孩上一年出生时间先后顺序去到家里接“灯”,然后统一把“灯”挂在福德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