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远市大事记(1988年)

    清远市大事记(1988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87

    1月7日 国务院批准撤销清远县,设立清远市(地级)及清城、清郊两个市辖区(县级),市委、市政府暂设在原清城镇;将广州市所辖的清远县、佛冈县和韶关市所辖的英德县、阳山县、连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划归清远市管辖。

  • 自然灾害纪要:冷害和冻害(1988年至2003年)

    自然灾害纪要:冷害和冻害(1988年至2003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110

    市境低温冷害主要由春季低温阴雨、倒春寒和秋季寒露风造成;冻害主要由强冷空气侵袭引起寒潮、降雪、结冰等造成,多发生在冬、春季。冻害记录较早,始见于宋淳祐五年(1245年),清远县“冬十二月朔,风,大雪盈尺”。低温冷害始见于民国22年(1933年),阳山县3~4月持续阴雨寒冷,“秧苗冻坏,耽误农事”。

  • 自然灾害纪要:风(冰雹)灾(1988年至2003年)

    自然灾害纪要:风(冰雹)灾(1988年至2003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57

    市境为强对流天气多发区,降冰雹的机率相对较大。风灾主要由雷雨大风和龙卷风引起,其中多夹杂冰雹。历史上有记录冰雹始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是年二月,清远县“雨雹大如拳”。风灾较早记录为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是年连州“大风拔木”。

  • 自然灾害纪要:旱灾(1988年至2003年)

    自然灾害纪要:旱灾(1988年至2003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36

    市境出现的旱灾有秋冬连旱、冬春连旱的特点;旱情北部多南部少。旱灾记载最早见于宋朝:宋绍兴十六年(1146年),清远县“久旱,鼠千万为群食稼,自夏至秋,为害数月方息,是岁大饥,死人不胜数”。

  • 自然灾害纪要:水灾(1999年至2003年)

    自然灾害纪要:水灾(1999年至2003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77

    1999年5月24日,连山上草、大富、永和、三水等镇因锋面低槽影响,普降大雨到暴雨,洪涝成灾,4个乡镇共20个村8000多人受灾;农作物受灾0.29万亩、成灾0.28万亩;倒塌房屋16间,损坏房屋34间;冲毁坡头32个,水圳缺口621处,河堤缺口3处,冲毁桥梁1座。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多万元。

  • 自然灾害纪要:水灾(1988年至1998年)

    自然灾害纪要:水灾(1988年至1998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93

    水灾(洪涝)是清远市主要自然灾害,由暴雨降水引发。市境水灾记载始见于唐代,唐显庆四年(659年),连州、连山“山水暴涨,漂没七百余家”。清远建市后,1988~1998年发生的水灾主要有

  • 2000年以前的宗教传入与发展

    2000年以前的宗教传入与发展

    史志 > 现代 2024-03-29
    191

    魏晋期间,道教开始正式传入市境,代表人物江苏道士葛洪在留止广东期间,多次到清远峡山、金芝岩、英德碧落洞等地采药、炼丹、弘道(三地均有炼丹遗址)。东晋末年,信奉五斗米道的孙恩、卢循农民起义军在占据广州五年期间,力促道教在岭南的传播

  • 自然灾害纪要(1973年至1987年)

    自然灾害纪要(1973年至1987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4
    129

    1973年3月29日晚,清远珠坑、鱼坝等地下大暴雨,禾云至龙颈之间下冰雹,大的如碗口,打坏很多房屋的瓦面,洪水冲毁房屋7间,木薯378亩,花生242亩,黄烟192亩、甘蔗32亩、已插水田240亩、秧苗44亩

  • 自然灾害纪要(1949年至1972年)

    自然灾害纪要(1949年至1972年)

    史志 > 现代 2024-03-24
    46

    1951年9月,英德秋旱,受灾农作物8万亩。1952年9月5日入夜,飓风突袭清远,刮沉清城北江河面船艇22艘,损坏63艘。1953年8~9月,英德夏秋旱,受灾农作物15万亩。1954年英德秋旱,受灾农作物12万亩。

  • 民国历年自然灾害纪要

    民国历年自然灾害纪要

    史志 > 近代 2024-03-24
    173

    国2年(1913年)2月11日晨,清远县附城“雨雹大如拳,更有如碗者”。翌日,山塘各乡又雹,滨江横石(今桃源)乡大雹击死数牛”。4月,潖江大水,崩堤围数处,塌屋近百间,佛冈厅内乡绅购米平卖赈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