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村,位于青莲镇圩镇中心,始建于汉代,古往今来都是青莲镇的经济、文化中心。秦汉时期,青莲镇开拓了秦汉古驿道,作为阳山关重要通道。青莲村有秦汉古驿道、汉代通津古码头、宋代沙市古街、明清广州会馆等,古建筑、古街道保留完整,水上商业繁荣时期更有“小佛山”之美誉。2021年,青莲村被评定为第七批广东省古村落。

  沙市古街(现名前进路),是青莲古代最早的街道。在青莲水运商业经济繁荣鼎盛时期,沙市街是商客云集的贸易集散地。古街至今仍保留有完整的骑楼商铺古建筑,延续着古街独特的魅力,极具中国古典风格。

  尚书祠是阳山县内连江沿岸墟埠最大的祠庙,供奉阳山杰出历史人物何昌期、李玉珪2位尚书。该祠于明正统年间重修,现存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3方明清时期古碑,分别是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的“重建青莲尚书祠记”碑、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的“重修青莲古庙记”碑、清乾隆十三年(1748)的“重修本祠贤像记”碑。

  广州会馆,1948年由往来青莲的外地商人集资兴建,是当时商家贸易汇聚的驿站;1968年用作青莲人民公社办公场所,至今保存完好。该会馆建筑面积703.9平方米,门前两边各有狮子1座(已散失),门口有石条步梯,石门槛、石门砧,木门,门楣“广州会馆”石刻浮雕美观大方。入门两边为开口厅。入内正中为前、后天井,均用花岗岩石块、石砖镶砌。会馆存有一块保存较完整的青石牌匾,从左到右写着“广州会馆”,笔力雄劲圆厚,至今约有200年历史。为了更好地传播青莲民俗文化,会馆现已改造成为青莲民俗文化展览馆,设有展览墙、展览室,用来收藏和展出青莲历史文物、乡土人情、摄影作品等,成为青莲镇民俗文化挖掘和传承的示范点。

  青莲粤曲文化历史悠久,清末民初已在街巷流行唱曲。青莲在很早前就建有粤曲社,在沙市街(现前进路)、新街尾各有一家粤曲社,社内戏剧服装和二胡、洋琴、锣鼓、铜锣钹、文锣、碟子等唱戏乐器齐全。粤曲社定期在原电影院附近的戏棚进行表演。清末民初,还有唱曲人由连江水道乘舟到青莲演出,演出剧目多为江湖十八本,而开台戏则为《八仙贺寿》《六国封相》。20世纪50年代主要粤曲节目有《大闹黄花山》《社长的女儿》《争儿记》《刘阿鼠》《五郎救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