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升村,位于洲心街道中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3千米,面积约0.32平方千米,始建于南宋咸淳八年(1272年),因村落由梁大陞来此定居后人繁衍生息而成,故得名大升村,又写作大星村。随着人口不断增长,部分族人迁往村南约400米处另建新村(两个小居民点),旧村和新村划分为大升一和大升二两个村民小组。村落坐落在北江冲积平原,地势平缓,房屋大致坐北朝南。

  宋元时期,村落属清远县。明朝,属清远县靖定乡。清初,属清远县捕属靖定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清远县同和安良分局。1930年,属清远县兴靖区同和乡。1948年,属清远县兴靖区洲心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属清远县第一区洲心乡。1953年,属清远县第二区沥头乡。1955年,属清远县洲心区沥头乡。1958年,属洲心人民公社青龙大队。1983年,属洲心区青龙乡。1986年,属洲心镇沥头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洲心镇沥头行政村(1990-1998年,沥头行政村改称沥头管理区)。2003年至今,属清城区洲心街道沥头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梁姓,其先祖于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从中原南迁,辗转至广东南雄珠玑巷,南宋咸淳八年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至现址。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384人,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传统经济以农业和建筑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花生、甘蔗等。现时部分村民仍然经营传统产业,部分外出务工。近年村庄附近开发“燕湖新城”建设项目,征地补偿款或租金也成为村民经济来源之一。传统食品有洲心烧肉、洲心白切鸡、洲心大粥、乌鬃鹅、炖扣肉、酸猪脚、艾蓉糍、刀切糍、萝卜糕、发糕、糯米糍等。洲心大粥是清远著名的地方传统小吃,属于粤菜。其以猪杂为主要原料,有猪腰、猪心等9种材料在里面,大份且料足,是许多清远人早餐、宵夜的首选。

  现有传统民居24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三间两廊布局,泥砖与青砖混合砌墙,板瓦盖顶。新建民居44座,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层或三层楼房。

  村中有一座大陞梁公祠,始建于清代,1988年重修,坐北向南。三间二进二井布局,建筑占地面积约280平方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青砖砌造,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头门凹门斗式门面,前设单步廊,花岗岩石门框,门额石阴刻“大陞梁公祠”,墙楣彩绘壁画。头门后即天井,天井左右连廊。中堂面阔三间,抬梁式架构。上堂面阔三间。明间内设神龛,供奉祖宗牌位。两次间为房,房门顶上各开有一个仙桃型窗洞。堂前带两廊一井。该宗祠的主体建筑为三开间,其平面组合实际上就是三间两廊的扩大。这种布局的宗祠在原清远县地区是比较少见的。村民每逢年节及红白事,均有到祠堂拜祭祖先的习俗。祠堂同时也是村民聚会、议事的主要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