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塘村,位于洲心街道北部,距街道办事处1.5千米,始建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村庄坐落在北江冲积平原,村北面不远处就是北江。村子前后各有一口池塘,分别是面前塘和背底门塘,水寓意财,有财是福,故取名福塘村。取吉祥意,又写作福堂村。

  清初至1930年,该村属清远县靖定乡。1941年以前,属清远县同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属清远县第一区洲心乡。1953年,属清远县第二区塘坦乡。1955年,属清远县洲心区塘坦乡。1958年,属清远县洲心人民公社塘坦大队。1983年,属清远县洲心区塘坦乡。1986年,属清远县洲心镇塘坦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洲心镇塘坦行政村(1990-1998年,塘坦行政村改称塘坦管理区)。2003年至今,属清城区洲心街道塘坦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李姓,祖源甘肃陇西,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清顺治三年(1646年)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至现址。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49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有5人,华人华侨有10人。世居村民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清远洲心话。

  村中有一座李氏宗祠,始建于1916年,重修于2000年。坐西北向东南,广两路。左路“李氏宗祠”为三间二进布局,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正脊灰塑博古、瑞兽、花鸟及瓜果图案;瓦面原为碌灰筒瓦,重修时改为黄琉璃瓦。右路为始建于1921年的文通书室,以青云巷与宗祠相隔。

  宗祠右前方有一座社坛,当地称之为土祇公,形如太师椅,主体为砖,水洗石米,坛壁、坛臂和坛面前端均为麻石覆面。每逢年节和喜庆的日子,村民都到社坛上香祈祷祭拜。

  20世纪60年代初,清远县洲心人民公社为改变“县委排工、公社派工、大队督工、小队管工、社员磨洋工,万家灯火,无人开工”的现状,贯彻中央“农业六十条”精神,率先试行“固定地段、包工定产、对产负责、超产奖励”的田间管理责任制,极大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产量创下了历史纪录,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农村改革先行先试的经验,史称“洲心经验”。

  2013年5月,包括福塘村在内的整个塘坦行政村被列入清远市“燕湖新城”建设规划。燕湖新城是燕湖新区的核心区,是广东省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的首个试点,其规划范围北起松苏岭,南至龙塘镇北侧燕南大道,东至青榄海京广高铁,西至广清大道和凤翔大道,总面积共45平方千米,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28.7平方千米,预测容纳人口规模约为40万人。主要涵盖东城街道、横荷街道、洲心街道、龙塘镇、源潭镇部分地区,涉及的行政村(社区)主要有凤凰、连石、塘坦、沥头、联岗、沙湖、青联、澜水、大塱和百嘉等。起步区面积约7平方千米,功能定位包括市级文化中心、商业中心、商务办公、滨水休闲空间和TOD交通枢纽。

  2019年,福塘村被清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清远市卫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