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水头镇——庵仔村
水头下潭洞的庵仔村北面与上潭洞革命老区相接,南面延至西田的独王山,东西两面高山夹着小河,山高林密,是革命武装斗争的好地方。从1938年起,在中共佛冈组织的领导下,该村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老北支、解放战争时期的东三支和北一支武装部队活动的驻地,该村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前仆后继,勇往直前,为革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93年3月19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村为解放战争游击区。
一、建立中共地下组织领导革命斗争
1938年,佛冈党组织建立后,闹钟剧社到该村宣传抗日,成员有廖诗标、廖特航、廖道明等9人,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当时该村的徐灿政、徐夏焕等21人组成了下潭洞抗日自卫团,后来成立天西乡民众抗日自卫团下潭洞中队,由徐灿政任队长,成员有徐松轩、徐华南、易文南、易文仕等 31人。
1940年1月,日本侵略军由翁源败退到佛冈县,在水头石古凹、龟咀、火屎岭、七娘潭等地方放火烧民房,天西乡乡长廖鉴铭(中共地下党员、县委宣传委员兼自卫团大队长)率100多名自卫团的人埋伏在西田村蛇尾山进行伏击,庵仔村自卫团的青壮年密切配合,有效地制止了日军的烧杀抢掠,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943-1945年,地下党领导陈镜文在下潭洞小学任教并任抗日自卫中队的副职,他们带领30多人枪经常在下潭洞水口、旺官凹、牛栏冚等地巡逻放哨。自卫团的队员易文南在横冚站岗放哨,缴获敌人一支俄式七九枪;徐北村带领自卫团在火屎岭拦截一个国民党的落伍部队,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交给军民合作站站长程其。
1944 年地下党领导陈镜文在下潭洞教书时,发展该村的进步青年易超群及在下潭洞小学教书的朱生财入党,以后又发展易发祥、易继送、易成才等6名建党对象入党。在游击队党组织的领导下,对下潭洞的工作实行全面布置,发动群众反三征,破仓分粮,打击地方反动武装,惩办反动地方恶霸,摧毁国民党乡保甲基层组织,建立农会、民兵、妇女组织,发展壮大武装队伍。该村的徐榕火、徐流业、徐灿政、徐夏火等25名进步青年统一编入抗日先锋队,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政治、军事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觉悟和增强杀敌本领。1945年,地下党员郑江萍带领的部队到下潭洞作掩蔽,得到下潭洞地下党员和群众热情接待和支持;同年北江支队司令员邬强和大队长郑伟灵秘密到从化二甲洞大鹏湾集合,经过上、下潭洞山头时,该村的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捐粮捐款、担茶送饭到山头并主动带路,协助部队安全转移。独立部队蓝田、李先士、郑江萍在青洞、荆竹园一带活动时,该村在抗先队长徐餐政的带领下公开与独立大队配合,收集敌人的情报,开展防奸锄敌活动。
1948年敌人进行大“扫荡”,义勇大队政委兼佛冈县委书记刘少中了解到下潭洞地势险要,山高林密,加上群众基础好,具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于是在下潭洞的庵仔村建立情报站。中共党员易超群、易成才等人不怕抓不怕吓,经常为刘少中送情报、议敌情,为革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年成立青潭乡党支部,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佛冈解放。
二、成立民兵、农会、妇女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1947年,下潭洞村成立民兵组织,民兵队长朱彰其,队员有徐添侦、徐社谷、徐吉滔、徐柳业、徐夏炎、徐火土、徐流业等16人。1947年农历九月九日,游击队奇袭国民党水头乡公所,该村民兵积极配合参加战斗,缴获国民党自卫队步枪30多支、弹药一批。第二天部队从潭洞出发攻打凤山村陈家祠国民党水头粮仓,并与独王山、西田、青洞、荆竹园、红星村的群众一起把存粮仓的1万多公斤谷分给贫苦的群众。1948年农历正月初八晚,义勇大队政委、佛冈县委书记刘少中,配合陈镜文带领的部队近百人,攻打水头关帝庙国民党粮仓。该村民兵、群众积极参加,把敌人的3万多公斤谷全部担光,分发给贫苦农户。1949年初春,国民党自卫大队长黄如九派他的老婆和另一奸细来下潭洞,以探亲为名侦察下洞的兵力和火力据点,被执勤民兵及时抓获。1949年8月,游击队在西田附近与敌自卫队打了一仗,该村民兵在副队长徐榕火的带领下,15人自携武器投入战斗,直至把敌自卫队赶跑才下火线。
1947年成立下潭洞农会,农会主席是邓三才,成员有易文星、廖诗静、朱彰其、易观初、易朝溪等15人。农会成立后主要做了以下工作:每年筹粮5000 多公斤,筹款3000多万元(旧币)支援游击队及荆竹园北支司令部。农会副主席徐灿政在解放战争期间,积极筹粮筹款做好通联工作支持游击队,被部队评为“堡垒户”,庵仔村被评为最佳的“堡垒村”。佛冈解放后人民政府以“堡垒户”的名义给徐灿政加以照顾,一直到病故为止。同时,该村组织开展帮耕活动,帮助参加游击队的家属及老弱病残者耕种。徐耀明参军后,家中劳力不足,由农会发动会员在农忙季节协助其家属耕种。
1947年10月,该村成立妇女会,主任叶亚桃,成员有叶东带、黄流柱、李亚带、曹亚女、陈月梅等12人。妇女会的主要任务是为游击队筹运粮食、保护伤病员等。如在1947年用米碓加工1600公斤大米和一批衣物送给游击队。部队的油印员李同志有病,由叶亚桃、叶东带负责护理。
三、建立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开展革命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下潭洞的保长为地下党所掌握和利用。徐灿政是保长(1949年由地下党廖昌杰发展他入党),他是一个“白皮红心”的保长,是游击队的联络员。1944年底至1945年春,粤北地下党公开搞武装斗争,他积极配合游击队收集情报,开展防奸锄敌工作。1949年春,水头国民党自卫队大队长黄如九召开保长会议,部署对游击队进行“围剿”,徐灿政得知情报后,及时转告游击队抓紧转移,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游击队缴到敌人的枪支弹药也交给徐灿政保管,必要时由他发给民兵使用。有一次部队的油印员李同志生病,留在徐灿政家由妇女会的叶亚桃等进行护理。
另一个保长是叶林福,经地下党的长期教育后,转为游击队服务。1949年陈镜文带领的游击队去东江活动回到下潭洞时,他向游击队缴交18支步枪、3支驳壳枪和一批弹药,并宣布解散联防队。他的儿子叶文针是抗先队员,在广州办了一个万性商店,经常为游击队提供生活用品和宣传的纸张等物品。
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
1947年,该村民兵徐夏明、徐夏柱带头参军参战。1948-1949年,徐庙金、徐光明、易开英、易发祥、徐耀明等18人也加入了革命队伍,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加入轰轰烈烈的人民解放战争。
1948年8月,游击队与敌联防大队在西田耕古老(瑶塘村背)作战,下潭洞民兵易文南、易开达等13人参加作战,并收集各房步枪5支、驳壳枪 2支、粮食500多公斤,全力支援游击队。
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该村人民支援游击队的各种枪支21支、子弹1000 多发。其中易维基一家变卖家产,购买步枪1支、驳壳枪1支支持游击队的活动,横江岭村每年支持游击队稻谷5000多公斤(祖公粮)。在解放战争中,该村徐庙全在战斗中牺牲,该村的人民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注公众号,随时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