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田螺村,位于东城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约12.8千米,村域面积约1.3平方千米,始建于清代,由林、叶、赵等姓族人先后迁居于此而成。周边风景秀丽,村后有一小山似一只田螺在坑里觅食,在当地螺被视为吉祥物,故村得名秀田螺村。村庄坐落于大帽山东南,四面环山。民居坐西北向东南,村南约120米处有兴隆寺,西北约200米处有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该村于1993年4月被清远市人民政府评划为解放战争游击根据地村庄。

  清朝至1930年,该村属清远县捕属兴一乡。1931一1950年,属兴靖区联城乡。1953年,属第一区江埗乡。1958年,属附城人民公社江埗大队。1961年11月,属江埗农场。1968年,属向阳人民公社江埗大队。1975年,属附城人民公社江埗大队。1983年,属附城区江埗乡。1986年,属附城镇江埗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附城镇江埗行政村。1990年,属附城镇江埗管理区。2003年至今,属清城区东城街道江埗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林、叶、赵、吴四姓。林氏早年从中原迁至广东翁源,后从翁源分迁至清远高田樟洞村,清朝从樟洞村迁移至此。叶氏祖先早年从南雄珠玑巷迁至英德水边,清朝从英德水边迁入。赵氏于1951年从江埗龙船坑村迁人。吴氏从清远太平迁入。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192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通用方言为客家话。

  省道S377线(清高公路)由村北边经过,往东北到乐广高速公路或往西南的汕湛高速公路出入口仅有七八千米的路程。由于距离市区不远,交通又比较方便,每逢节假日前来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近年来,借着这股旅游热潮,秀田螺村部分村民在村中经营农庄、旅馆,销售特色农产品,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建于2002年,占地面积约253.33公顷,其中水面面积约6.67公顷,是一个亚热带野生植物园,山中有野生植物2000多种、野生动物100多种。风景区分为原始风景观赏区和休闲度假区。原始风景观赏区以“岭南第一溪”景点为主线,以观赏原始植物、欣赏原始风景为主题,兼有探险的刺激和乐趣。溯溪而上,沿途可见奇花异草、老树古藤、潺潺流水。主峰大帽山海拔778.9米,乃东城街道境内最高峰,山势高峻挺拔,山峦起伏连绵,植被繁茂,山脊处有一道因断层作用形成的大裂缝,深达几十米,仿佛刀凿斧刻,被称为大帽山“锯齿勒”。风景区内古藤达20多种,最粗的周径达66厘米,清远市花一一禾雀花随处可见;蕨类植物多达几百种,其中最为名贵的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具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刺桫椤。风景区以牛鱼湖为主线,以休闲娱乐活动为主题,其中游乐项目有水上欢乐桥、自然山石亲水游泳、划船、滑草、园林烧烤、观赏锦鲤等。此外,湖周围分布有树龄约200年的古松350棵、杉树林约6.67公顷、野生岗稔2公顷、金银花约1.33公顷,树木葱茏,空气清新,整个风景区俨然一个天然的大氧吧。2016年,牛鱼嘴原始生态风景区获得“中国十大生态旅游景区”称号。

  兴隆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寺庙曾香火鼎盛,却又多次被毁、重建。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兴隆寺和附近的复隆寺合并成兴复隆古寺,面积达4000多平方米,为三进九堂十八厅的大型建筑群,惜已被毁。现寺庙于1985年由飞来寺住持释由参大师发起,在原兴隆古寺的旧址上重建。2012年,在市、区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共投入800多万元进行扩建,工程基本完成。扩建后的兴隆寺为两进面积共240平方米的仿古建筑,首进正中供奉弥勒佛,后面为韦陀,两边站立四大天王,左厢供奉地藏王,右边为观音殿、功德堂,二进为三宝佛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