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蕉村,位于飞来峡镇西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27.4千米,村域面积约1.63平方千米。村东南与枫树坜村、东北与大围村和对面村、南与大章坑村相邻。始建于清末,由陈氏族人迁此聚居而成。现村于1964年搬至距原村落约500米处重建。村庄坐落在丘陵地带,背靠海拔998米的大罗山。

  清末,属清远县捕属咸泰安良分局。1930年,属兴靖区咸泰乡。1948年,属兴靖区高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第五区高塱乡。1955年,属江口区。1958年,属江口人民公社。1981年,属高田人民公社。1983年,属高田区高塱乡。1986年,属高田镇高塱行政村。1988年,属清郊区高田镇。1992年,属清新县高田镇高塱管理区(行政村)。2004年,属飞来峡镇。2009年至今,属清城区飞来峡镇高塱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陈姓,陈姓先祖于清末从清远高塱大围村迁移至此地。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110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有8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有65人,分布在马来西亚。村民为汉族,属客家民系,通用方言为客家话。


  付蕉村现有耕地5.8公顷,山林约146.67公顷。传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砂糖橘、黑皮冬瓜、竹笋,还养殖清远麻黄鸡等。2013年前后,该村传统两大农作物之一的砂糖橘(另一种农作物是冬瓜),因受黄龙病的严重侵害,大面积绝收,大部分青壮年村民外出打工。2013年起,飞来峡镇开始鼓励、引导村民种植茶树。大罗山是清城区境内的最高峰,山势延绵,土地肥沃,气候温湿,每年约有4个月时间,都是云雾缭绕,日夜温差大,且远离污染,产茶条件得天独厚。2014年,村民陈国洲率先在大罗山下种植茶叶。2015年,陈国洲联合朋友成立了合作社,投资发展茶叶种植行业。他们联系了浙江的茶叶商到该村实地考察,选择适合种植的茶叶品种。为了保证茶叶的制作质量,合作社还购置近20万元的制茶设备。在他的带领下,高塱行政村的其他自然村也开始种植茶叶。至2018年,经过五年的发展,整个高塱行政村的茶园面积已从约13公顷发展到约53公顷,其中有20公顷茶树可以正常生产茶叶,每年约产3000千克,预计到2020年,约53公顷茶树进入产茶高峰期。

  近年来,清城区实施茶叶种植产业富民工程,推动全区产业生产向高产、优质、高效的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高塱、文洞、西坑超过93公顷茶树种植基地。主要种植各种优质名茶,包括英红九号、鸿雁十二号、英州一号和福云六号等,同时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优质茶苗及栽培技术。目前各类茶树生长良好,市场价格也坚挺,成功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和增收。茶叶种植已成为清城区农业重点发展产业,清城区重点扶持连片超过3.33公顷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打造“一乡一品”,鼓励农民以土地参股与公司合作种植,或自愿联合组成合作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