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概述:梅花香自苦寒来
2024-04-18
“创业”历来是与“艰难”二字联系在一起的。创业难,异地创业更难,而在异地白手起家尤难。像黄峭山子孙那样有雄厚的家资作基础,可以从容地“信马登程往异方”的外迁人家毕竟只是极少数,大多数迁民在经济上是捉襟见肘的。其中一批穷困潦倒的流人最终能在人地两生的异境闯出一片天地,大都靠顽强的意志和勇敢的打拼精神迎接命运的挑战,往往经受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这些从穷困中崛起的家族印证了那条富有哲理的警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英德大镇(今东华)雅堂是英东赖姓人的发祥之地。始迁祖念八郎开基雅堂已历600余载,传承23代,裔孙昌盛,仅大镇就有4000余众,为该地望族之一。雅堂昔时叫“瓦塘”,因赖姓人家居地周围布满烧砖瓦取泥留下的泥塘而得名,这个地名饱含着赖姓始祖创业时期的艰辛。这个名称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直到赖氏家族人丁兴旺,家境宽裕后,他们才将这个粗俗的瓦塘之名,以谐音“雅堂”易之,并沿用至今。
清新沙河井建(昔称井塘)是清新温氏南纲支派的发祥之地。开基祖温南纲原是梅州大埔人。明中叶,年轻的他离开祖居地只身闯外。以打铁营生。他来到清远县域后,走遍了清西滨江地区的大村小院,吃的是千家饭,睡的是百家床,为各地农家打造家用铁具,以汗水加技术换来些许辛苦钱。若干年后略有积蓄,便在沙河井塘定居下来,建房造屋,娶妻生子。
阳山七拱石角塘邱氏家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族支。民国时期先后有7位族人当过孙中山的卫士。开基祖邱汝湘原籍新丰遥田,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入迁阳山七拱。族谱记载邱汝湘全家迁来七拱之后,先在石角塘搭起茅房,作为栖身之所。在创业初期,邱家人起早摸黑,省吃俭用,饱尝了苦痛辛酸。很多次,太祖婆江氏累得走进冲凉房就睡着了。还有一次,江氏太婆待儿子们吃完早餐出门后,将他们吃剩的饭菜温热充饥时,没想到引起走出家门不远的孩子们的怀疑,他们见茅屋顶又冒烟了,以为母亲背着他们煮好的吃,便悄悄返回家门偷看,见母亲在吃他们的剩菜剩饭,全都惭愧得跪倒在地,泪如雨下,咬牙发誓要干出个名堂来振兴家业。就是凭着这种勤劳奋发的打拼精神,邱汝湘家族终于在新迁地自立自强起来。
英德横石塘有6000多张姓人口,多属下周塘(今横石塘共耕村)善庆支派。开基祖张善庆于明正统八年(1443)由福建上杭迁英邑谋生。初到三隅乡时,因无钱盖房,善庆一家只好栖身在林塘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既事耕种又开炉打铁,拼死拼活地兴家置业。皇天不负苦心人,几年后终有积蓄,乃开基于下周塘,建宅居,修祖祠,开始过上正常人的农家生活。今横石塘张姓族人每谈起他们始祖的开基故事,无不肃然起敬而又感慨系之。
在入籍的移民中,还有背着先人骨骸迁徙的人家。英德白沙苏氏即是其中的一例。这支苏氏实际的开基祖为苏耈,明洪武十四年(1381)响应朝廷移民粤北的诏令,由福建远迁广东。由于要永久地告别祖居地,苏耈便背着祖父源达、父亲子卿的骨骸一路跋涉,最后来到英东白沙车头村落籍,并将父祖两代的骨骸葬于新居附近,以方便拜祭,并尊其祖父为开基始祖。
清城东城街现有5000多谭姓人。开基祖之一叫积伦,是位艰苦而走运的移民。他少年时由外祖父携带着由南雄珠玑巷迁至清远洲心,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为了生计,14岁那年便来到今东城大塱给一家姓黄的人家放牛。由于他老实勤快,又聪明灵活,很讨东家喜欢。几年后,黄家将女儿许配于他为妻,并给土地、鱼塘作为嫁妆,积伦遂在大塱落籍成家。他是外来人中的幸运儿,算是特例。但幸福也不是从天降的,经年累月的吃苦耐劳是他交上好运的前提。
像上述介绍一样,大多数迁徙人家都有过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中华民族历经多次大的迁徙而流布四方,历大劫而不衰,遇万难而不摧,且愈经磨难愈坚强、愈兴旺,靠的就是这种勤劳勇敢的打拼精神。这种流风应是姓氏文化的精华所在,值得时人继承和弘扬。
英德大镇(今东华)雅堂是英东赖姓人的发祥之地。始迁祖念八郎开基雅堂已历600余载,传承23代,裔孙昌盛,仅大镇就有4000余众,为该地望族之一。雅堂昔时叫“瓦塘”,因赖姓人家居地周围布满烧砖瓦取泥留下的泥塘而得名,这个地名饱含着赖姓始祖创业时期的艰辛。这个名称不知流传了多少代,直到赖氏家族人丁兴旺,家境宽裕后,他们才将这个粗俗的瓦塘之名,以谐音“雅堂”易之,并沿用至今。
清新沙河井建(昔称井塘)是清新温氏南纲支派的发祥之地。开基祖温南纲原是梅州大埔人。明中叶,年轻的他离开祖居地只身闯外。以打铁营生。他来到清远县域后,走遍了清西滨江地区的大村小院,吃的是千家饭,睡的是百家床,为各地农家打造家用铁具,以汗水加技术换来些许辛苦钱。若干年后略有积蓄,便在沙河井塘定居下来,建房造屋,娶妻生子。
阳山七拱石角塘邱氏家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族支。民国时期先后有7位族人当过孙中山的卫士。开基祖邱汝湘原籍新丰遥田,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入迁阳山七拱。族谱记载邱汝湘全家迁来七拱之后,先在石角塘搭起茅房,作为栖身之所。在创业初期,邱家人起早摸黑,省吃俭用,饱尝了苦痛辛酸。很多次,太祖婆江氏累得走进冲凉房就睡着了。还有一次,江氏太婆待儿子们吃完早餐出门后,将他们吃剩的饭菜温热充饥时,没想到引起走出家门不远的孩子们的怀疑,他们见茅屋顶又冒烟了,以为母亲背着他们煮好的吃,便悄悄返回家门偷看,见母亲在吃他们的剩菜剩饭,全都惭愧得跪倒在地,泪如雨下,咬牙发誓要干出个名堂来振兴家业。就是凭着这种勤劳奋发的打拼精神,邱汝湘家族终于在新迁地自立自强起来。
英德横石塘有6000多张姓人口,多属下周塘(今横石塘共耕村)善庆支派。开基祖张善庆于明正统八年(1443)由福建上杭迁英邑谋生。初到三隅乡时,因无钱盖房,善庆一家只好栖身在林塘附近的一个山洞里,既事耕种又开炉打铁,拼死拼活地兴家置业。皇天不负苦心人,几年后终有积蓄,乃开基于下周塘,建宅居,修祖祠,开始过上正常人的农家生活。今横石塘张姓族人每谈起他们始祖的开基故事,无不肃然起敬而又感慨系之。
在入籍的移民中,还有背着先人骨骸迁徙的人家。英德白沙苏氏即是其中的一例。这支苏氏实际的开基祖为苏耈,明洪武十四年(1381)响应朝廷移民粤北的诏令,由福建远迁广东。由于要永久地告别祖居地,苏耈便背着祖父源达、父亲子卿的骨骸一路跋涉,最后来到英东白沙车头村落籍,并将父祖两代的骨骸葬于新居附近,以方便拜祭,并尊其祖父为开基始祖。
清城东城街现有5000多谭姓人。开基祖之一叫积伦,是位艰苦而走运的移民。他少年时由外祖父携带着由南雄珠玑巷迁至清远洲心,过着缺衣少食的日子。为了生计,14岁那年便来到今东城大塱给一家姓黄的人家放牛。由于他老实勤快,又聪明灵活,很讨东家喜欢。几年后,黄家将女儿许配于他为妻,并给土地、鱼塘作为嫁妆,积伦遂在大塱落籍成家。他是外来人中的幸运儿,算是特例。但幸福也不是从天降的,经年累月的吃苦耐劳是他交上好运的前提。
像上述介绍一样,大多数迁徙人家都有过一段艰苦创业的历史。中华民族历经多次大的迁徙而流布四方,历大劫而不衰,遇万难而不摧,且愈经磨难愈坚强、愈兴旺,靠的就是这种勤劳勇敢的打拼精神。这种流风应是姓氏文化的精华所在,值得时人继承和弘扬。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