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地村是从化市东明镇的一个山区小村,距镇政府所在地不到2公里。现已破落无人居住,村民都已迁往邻近新居。新中国成立前一个不足100人的小山村,1948年却发生了一起使人们永远不能忘记的历史事件一一坪地村事件。
1948年冬的某日下午,从远处山道中传来“呼、呼”两声清脆的枪声,这是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处决李朗庭的正义枪声!李朗庭是佛冈县烟岭前所村人,出身于地主家庭,从小在家乡父老面前就刁蛮任性,在穷人子弟面前,事事处处称王称霸,无恶不作。
1948年的一个夏日拂晓,水头地下联络站的老崔同志来到独王山,找到武工队陈指导员和黄队长,传递“水头联防队今天要来扫荡”的情报。面对这一突如奇来的情况,怎么应对?是立即动员部队和人民群众撤退上山,还是做好战斗的准备?陈指导员和黄队长都吸吮着卷烟在思考着对策。
回顾历史,时光回到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进入了决定性胜利的阶段,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已经结束。2月,百万解放大军开始挥师南下。4月21日,解放军已突破长江天险,国民党反动派大势已去、气数已尽,解放南方已是指日可待。
新中国成立前各地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青黄不接真凄凉,稻儿青、已断粮,地主仓里堆满谷,穷人锅里无米粮。”这首歌谣唱出了新中国成立前世道不平的真实写照。
1948年5月4日,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第四团(前身是清从花佛人民义勇大队)由潖江转移到从化北部,团部驻扎在坪地村,被反动保长告密。晚上被从化县警何作禧中队远途奔袭,我方牺牲了团长黄渠成、政治处主任林科等17位同志。这是我团组建以来受到的最严重的挫折,指战员们义愤填膺,悲痛万分,决心为烈士们报仇。
1948年春,清(远)从(化)花(县)佛(冈)人民义勇大队根据上级关于“大搞”的指示精神,在佛冈的水头、清远的四九等地破仓分粮,帮助群众度荒。各地群众纷纷加入,一时群情激昂,破国民党的粮仓,清国民党反动统治社会基础--地主、恶霸的浮财。
1947年冬,黄渠成同志回到潖江,向当地党组织传达香港分局的指示:将原潖江抗日义勇大队北撤后复员回乡和隐蔽起来的同志组织起来,开展武装斗争。当时党支部派出部分同志参加由黄渠成同志组织的攻打上四九自卫队。为了进一步扩大游击武装力量,党组织决定在围镇村建立一个武装中队,但当时只有“北撤”留下的6支枪。
1947年春,为了解决部队供给,游击队在刀排旧渡头地方设了1个税收站。这里是佛冈至汤塘、清远等地货船的必经之地,税收站位于佛冈县城通往汤塘的大路边。一天,去收税的领队是周强同志,刘美荣和刘扑煊等几位同志配合周强进行工作。
1947年6月,北江先遣支队(后改为北江第一支队)在翁源龙仙设立交通总站,总站负责人有林奕龙、杨林宽(先后任站长),黄洪勋、沈建明(先后任指导员)。交通总站下设总分站,总分站下设交通站(点)。支队交通总站、总分站和交通站(点)共有200多人。
2024-03-31
2024-03-31
2024-03-30
2024-03-30
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