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镇位于佛冈县北部,是位于英德与佛冈交界的一个山区镇,东面与迳头镇山地相接,南面与石角镇三八诚迳同一座大山相隔,西面是观音山山脉,北面与英德县鱼湾镇交界。2016年,全镇总面积为174.03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

  高岗镇地处全县最大最高的观音山北面,全镇山地面积14万亩,占总面积80%以上。由于观音山山脉延伸,村庄农户居住分散,佛冈解放前这里山高林密、道路崎岖、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又是县与县的交界山区,政治统治薄弱。这样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为开展游击武装斗争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在革命战争年代,高岗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革命精神写下一页页光辉的革命历史篇章。

  早在大革命时期的1927年,该镇宝结岭村的青年钟伯灵等受英德鱼湾农民革命运动的影响,参加党领导的鱼湾农民协会一耕种会。1931年4月,钟伯灵等10多名犁头会会员前往英德鱼湾参加党领导的“鸡麻湖暴动”,加入农民赤卫队。农民赤卫队攻打国民党鱼湾反动区署,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革命受挫折后,这些青年回到村里秘密组织起农会一-耕种会。耕种会带领全村群众实行一年多的“二五”减租活动。该村的农会组织活动使人们有了新的觉醒,为以后建立这块红色革命根据地奠定了思想基础。

  1945 年春,邬强率领的东纵北江支队从东江地区北上英(德)佛(冈)边开辟抗日根据地。部队到达英佛边后,司令部机关曾一度设驻在该镇的宝结岭村。部队帮助该村建立民兵中队,支队下属部队在该镇的高镇、东坑等观音山一带的山村活动,创建革命根据地。同年6月该镇宝结岭等根据地的民兵配合北江支队攻打国民党三江反动区公所,缴获枪支30多支,并破了三江粮仓,把1.5万多公斤粮食分给群众。同年9月,该镇三江地区创建中共观石乡支部。1946年该镇长江中学又创建中共长江支部。高岗地区的中共组织建立后,一直坚持领导武装斗争直到夺得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的游击武装斗争在该镇十分活跃。1947年在佛冈二区党组织的发动下,观音山地区组建起华山游击中队,中队长由李公安担任,同时在东坑、观音山、岗咀头、社岗下、格田、墩下、路下以及宝结岭等村庄,先后建立起8个地方民兵中队。继后,礼溪地区亦举旗暴动,建立礼溪游击中队。各个老区点和游击根据地都建立有接受共产党游击队领导的基干民兵组织。广东人民解放军北江支队属下的泰山中队、华山中队,英翁佛民主先锋大队及后期的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属下的二团、三团、四团和佛冈人民义勇大队等部队,均到过该镇驻营。地方游击武装中队和各根据地的基干民兵武装配合外来的武装力量,曾在该镇地区多次袭击反动武装,取得过多次辉煌胜利。1949年5月20日,佛冈游击队和地方武装民兵配合北一支队主力连,在该镇黄竹坜地段伏击国民党反动联防大队,当场击毙英新佛三县联防主任、县保安营长范烈光和佛冈县军事科长范秀中。同年5月30日,又在该镇挂牌迳地段伏击国民党“剿共”正规军,取得了歼敌一个整营的大捷。歼灭范烈光和取得挂牌大捷后,该镇以及整个二区(包括高岗、迳头、烟岭)各乡联防队和地方武装纷纷土崩瓦解,整个二区于1949年6月获得了解放。

  高岗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94年7月1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高岗镇为革命老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