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岭前所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上文岭、下文岭、新龙围、新屋、田华围、前所6个老区村。该村位于烟岭东北面,与英德县的白沙镇接壤,新丰遥田相邻,是3县交界地带。1939年起,地下党在这里发展组织,发动群众组织武装队伍,使该村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根据地。1993年3月19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村为解放战争游击区。

  一、建立中共地下组织

  1938年10月,胡占丰(下文岭)经邬强、廖宣两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成立佛冈二区支部,接着发展该区李司植、胡占泉、李泽民等9人加入中共组织。同年冬,中共佛冈二区委员会成立,书记胡占丰,组织委员李先士,宣传委员朱继良。接着成立中共上下文岭支部,书记由胡占丰兼。

  1940年上半年,上下文岭支部先后发展前所村李继善、李宗瑞入党,同期成立前所党支部,书记李泽民,由胡占丰组织联系。1943年至1944年上半年,党组织停止活动,该村党员执行“三勤”指示。1944年下半年,党组织恢复活动,佛冈二区委员会书记朱继良,副书记罗圣伦。随后成立中共白石乡支部,书记李先士,副书记李洁民。该村党员(前所片、上下文岭片)分别由胡占丰、李泽民负责联系。

  1945 年春,该村李瑞灵由李适存、韩其文介绍入党。抗日战争时期,该村先后有12人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建立农会、民兵组织,开展各种革命活动

  成立农会组织(耕种互助会)。1940年夏,该村党组织根据中共佛冈二区委的指示,成立耕种互助会,会长李泽民,副会长胡占泉(中共党员)。互耕会以中共党员和抗先队员为核心,广泛团结农户,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二五”减租减息。1944年秋,该村党组织执行中共白石乡支部的指示,在互耕会的基础上成立地下农会,会长李泽民,副会长胡月然。农会开展对顽固地主李良象的斗争,迫使李良象兄弟减租减息。农会还组织劳动力较强的农户为支援队,支援李司植、李泽民等劳动力缺乏的农户。

  建立民兵组织,开展武装斗争。1939年,佛冈二区成立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李泽民,中队长李先士。该村成立抗日自卫小队,小队长胡占泉,拥有20多人枪。自卫小队后与大队一起加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从而使自卫队成为由地下党掌握的抗日武装。同年冬,该村自卫小队在党和抗日自卫大队的领导下,参加在牛栏头、大枫凹等地伏击日军的战斗,击毙日军2名,抓获军马1匹;同时,参与开展禁烟、禁赌、防奸、防盗等维护社会治安活动。1945年5月,该村民兵配合北江支队独立大队袭击驻前所的国民党曾兆基团部,俘敌官兵20多人,缴获长短枪20余支、军用物资一批。同时,配合北支独立大队夜袭国民党英德白沙警察所,缴枪7支、子弹一批,并配合李奀、王昌坛的革命武装队伍处决反共联防副主任李浪庭,大长了人民的志气,大灭了敌人威风。1949年2月,该村基干民兵协助北一支队接收李日华联防队轻机枪2挺、冲锋枪1支、手枪4支、步枪20多支和军用物资一批。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该村民兵配合北一支队和其他抗日武装,参与伏击日军和夜袭国民党军队等多次战斗,李司植英勇牺牲。

  三、建立民主政权和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开展革命活动

  1940年夏,抗日自卫大队长李泽民、中队长李先士执行中共佛冈二区委的指示,揭露国民党白石乡乡长李花发、保长李凤书、反动武装头子李日华包庇烟、赌的罪行,迫使国民党县长黄祥光撤销李花发乡长职务,将李凤书扣留审查,换上范双龄(中共党员)出任乡长。范出任乡长后,任命该村李文兴(中共党员)为保长,建立起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并以庙墩学校、前所学校及夜校(由中共党员任教)为宣传抗日的阵地。李文兴任保长期间,支持佃户实行“二五”减租,团结爱国人士,维持社会治安。

  1945年2月,根据中共佛冈县工委的指示,成立白石乡抗日动员委员会(即抗日民主政权),范双龄任主任,李松开任副主任,该村胡竹庵为委员。动委会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动员青年参加抗日,参军参战,筹粮筹款,支援抗日自卫队和北江支队。该村争取爱国人士李伟如、李雁恬、胡斯展等支援革命人士出任乡保长。动委会随抗战结束而结束,白石乡的政权直到解放战争胜利仍为中共地下组织掌握。

  四、发动青年参军参战,筹粮筹款支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发动青年参军参战。1945年春,邬强率东纵北江支队北上英东等地开辟抗日根据地时,该村党组织即动员胡占泉、李司植、李司雀等10多人参加北江支队编入独立一大队,蓝田任大队长,李先士任副大队长,朱继良任教导员。1945年4月,该村民兵配合游击队在邓光头附近伏击国民党军的押运队。1947年春,李泽民率领基干民兵20多人枪,参加李奀领导的游击队。

  筹粮筹款支援游击部队。为解决抗日自卫队和北江支队的供给,1945年5月支持北江支队,该村共筹粮5000多公斤,款2000多元(旧币);1948年支持北江支队和李天游击队粮2000多公斤,支持李适存领导的部队和郑公侠的部队粮食450公斤。
为武装斗争提供枪支弹药。1948年下半年至1949年上半年,该村支持北一支独一大队和李奀游击队步枪15支、子弹2000多发。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胜利,该村共动员40多人参军,其中李司植等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李泽民等的家被反动派烧光,财物被洗劫一空;爱国人士李伟如被反动派勒索了大量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