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地名志》记载,旧围镇村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一1505年),因四周筑有围墙,加上水圳环绕村庄,故取名围镇村。全村共有农户700多户,无一杂姓,除嫁入的外,全部为刘姓。

  围镇村内的房屋是按广府民居结构而建,除有部分是由青砖砌成外,大部分墙体都由石灰、红土、谷壳等混合材料舂成。虽然建房材料简单,但房屋坚固耐用,历经数百年的风吹雨打依然没有倒塌。

  围镇村的防御系统十分完善,为保护家园,抵抗外侵,在设计上下足了功夫。围门楼由青砖砌成,坚固厚实,前后各有一扇耳门,均设有应急木栅栏(俗称“趟栊”)防护,墙上设有炮眼,可观察外部情况和射击敌人。


  一般古村都是坐向一致,巷巷对齐,井井有条的,唯独围镇村给人有种杂乱无章的感觉,村内过道小巷纵横交错,异常复杂,东西南北难辨,可谓进得来,出不去,犹如迷宫一般。有人形容整个围镇村的建筑呈“网”形,房屋坐向可因地制宜,不拘一格,非常奇特。就是这种特别格局,在抗日战争时期起到非常重要的防制作用。村落的建筑特色,见证了先民的智慧。

  中共潖江县委、潖江县人民政府旧址位于围镇村的西北隅(围仔山脚)。坐东南向西北,呈曲尺形,屋顶为平脊硬山顶。原共有平房两排8间,现剩6间。1939一1949年,这里是中共地下组织领导围镇一带人民进行革命活动的地点。

  1949年9月20日,中共潖江地方组织在围镇村召开军民大会,宣布成立中共潖江县委、潖江县人民政府。

  2011年1月,中共潖江县委、潖江县人民政府旧址经县政府批准为县级革命史迹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