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土仓下村——客家古村存特色
2024-05-04
土仓下村,又名存诚村。位于佛冈县迳头镇大陂村西北部,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时任四品官郑英瑞亲自筹备督建,经历两代人,耗时60年建成,始建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2015年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土仓下村的始祖为郑英瑞(号占三,字凤亭,永字辈),幼时随父居住在迳头仓前塅心村,考取功名后,被朝廷封为五品“奉直大夫”。英瑞公而立之年踌躇满志,决心另择风水宝地兴建府第。于是请来风水大师,择得土仓下这块背山面水的宝地,依照客家围屋的特色,加上自己的设想兴建。之后,英瑞公后代子孙繁衍兴旺,开枝散叶,一步步形成了土仓下村。
土仓下村坐北向南,前有河流,后有青山,村前一口半弧形水塘,仿如半月。村正门楼旁边修一条明渠直通水塘,明渠为箭,水塘如弓,形成箭在弦上,蓄势待发之状。
围村布局为“回字四点金”。东西宽阔80米,南北纵深95米,建筑占地7600平方米。围屋四周和祠堂两侧建有20多套房间,形成“三间四房两廊一照壁”的格局。围屋四边的角楼更是高大宽阔,具有瞭望防护作用。
正门门楼为博古脊,悬山顶,花岗岩门框,由4条高5米方中带圆的石柱支撑,浮雕石横梁,石门框,青石地板,雕刻精美的动物形象构件。墙壁上、屋檐下精美绝伦的木雕栩栩如生。
东西厢房石门楣上刻着方圆兼备的“履坦”与“安止”四字。“履坦”的意思是行于坦途,比喻处境走向顺利;“安止”则安顿停留,安居乐业。
凤亭郑公祠,由先祖太公郑英瑞始建于清乾隆中期约1760年左右,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落成。凤亭郑公祠阔12米,深60米,三进两厢布局,石柱支撑。天井两边为走廊,天井后为供堂,后堂墙上悬挂祖宗牌位,牌位前立宽阔的石板神台。两侧厢房为八音棚。土仓下村于2008年被定为佛冈县名村建设示范点,客家围屋于2012年被列入佛冈县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