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屋村,位于龙塘镇南部,距镇人民政府7千米,村域面积约1.38平方千米。村落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一1795年),由杨氏族人从清远龙塘杨坑迁入此地聚居而形成。因全村姓杨,故取名为杨屋村,曾称老杨屋。村子坐落于平原低丘陵地带。村背是低矮丘陵,村前是开阔的农田,四周植被良好。村里交通较为便利,南面有省道S253线,西面有省道S269线从村旁穿过,有高速公路出入口,直达广州只需30分钟车程。

  清乾隆年间,杨屋村属清远县回属清平乡。1930年,属清远县回岐区云莲西乡。1948年,属清远县龙塘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属清远县第二区。1953年,属清远县第三区民定乡。1955年,属清远县龙塘区民定乡。1957年,属清远县龙塘乡。1958年,属清远县八一人民公社。1959年,属清远县龙塘人民公社长冲大队。1983年,属清远县龙塘区长冲乡。1986年,属清远县龙塘镇长冲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长冲行政村。1990年,属龙塘镇长冲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龙塘镇长冲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杨姓,清乾隆年间,杨氏先祖从清远龙塘杨坑迁移至此地。2015年末,全村共有93户,户籍人口365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通用方言为客家话。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蔬菜等。2010年部分土地被征收,村中大多数青壮年外出打工或经商。

  杨屋村现有民居107座。其中,传统民居20座,大多是三间两廊布局、砖木结构的瓦房;新建的民宅87座,均为混凝土钢筋框架结构,为小二层或小三层楼房。

  能业杨公祠,始建于清代,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布局(左次间部分已毁),右次间带衬祠。通面阔13.76米,通进深19米,建筑占地面积约262平方米。硬山顶,龙船脊,青砖墙,人字封火山墙。前有宽阔的地坪。头门面阔三间,进深十七架,前设三步廊,以柁檄、斗拱承托梁架及檩条,柁檄雕刻鹿、花卉等吉祥图案。两根石前檐柱,虾公梁。花岗石门框,五道企栊门,须弥座门枕石。明间前砌三级台阶,边饰垂带石。墙楣彩绘人物故事、花鸟壁画,封檐板木雕花卉图案。内设屏门。上堂面阔三间,进深十九架,明间内设供桌,供奉先祖牌位。墙上饰绿琉璃花窗。堂前带两廊一井。

  村中另有一座更楼。更楼始建于民国时期,正方形,占地面积12平方米,三合土墙基,青砖墙体,花岗岩门框,楼高两层,四面有枪眼,旧时用于防贼防盗。

  2011年,能业杨公祠和杨屋村更楼被公布为清远市清城区不可移动文物。

  村中主要人物为杨灶明(1908-1950年),1948年于清远县龙塘镇参加游击队,是连江支队三团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