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传统村落:东城街道莲塘行政村——蟠龙围
2024-05-02

明朝后期至1930年,该村属清远县捕属兴一乡。1931一1950年,属兴靖区联城乡。1953年,属第一区石板乡。1958年,属附城人民公社龙星大队。1983年,属附城区莲塘乡。1986年,属附城镇莲塘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畜牧水产示范场。2003年至今,属清城区东城街道莲塘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黎、朱、陈、李四姓。黎姓,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从南雄珠玑巷迁移至此。朱姓族人,乃宋代大儒朱熹之后。宋末,朱熹第三子朱在的后人中有一支由福建建安经南雄入粤,朱熹第七世孙朱可达于元末明初从南雄经广州迁移至清远县善化乡白米埔(今属清新区三坑镇),朱可达成为原清远县清西片大部分朱氏的始祖;明代中期,朱可达的曾孙朱佛隆〔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戊辰科进士朱稚之子]由白米埔分迁至清远县城下廓深巷(今清城区下廓后街朱地堂);至朱可达第十二世孙朱云旦于明末清初迁移至此,发展至今,成为蟠龙围人口最多的姓氏。李姓,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从佛冈县柯木村迁至清远沙田石咀村,后从沙田石咀村迁入。陈姓,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从英德县桥头板坑村迁至清远清新回澜南社影村,后从清新回澜南社影村迁入。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978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红薯、花生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此地曾是清城区甘蔗主产地,甘蔗收成后由清远糖厂收购。旱地出租承包给个人种植砂糖橘,在“五边”(村边、塘边、坑边、岭边、田边)地种植鹰嘴桃、年橘等。2003年起村中水田被菜农承包,用于种植商品蔬菜,村庄北面逐渐形成一个比较大型的蔬菜基地。2010年,莲塘行政村被清远市人民政府授予“特色生态产业村”称号。同年12月13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蟠龙村蔬菜基地视察,得知菜农人均年收入逐年增加时,非常高兴地用粤话说:“恭喜发财!”菜农们受到极大鼓舞。

朱姓村民保存有一本纂修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的朱氏族谱,后于1991年由朱其中续修,并于1998年重新编印,名为《岭南朱族佛隆公系宗谱》,详细记载了该村朱氏的世系源流。

村中代表人物为朱若璧(1615-1673年),字景客,号云旦,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贡生,为该村朱姓始祖。清远鳌头塔原有税田五顷余,明清鼎革之际,有寺僧乘世乱踞田还俗,朱若壁与白炯中、夏云等11名乡绅得知后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控告于县、府,最后判归文昌宫、鳌头塔所有,大快人心。清康熙四年(1665年),朱若璧又与白炯中、夏云等绅士倡议重修清远学宫,后经知县刘尧枝、教谕黄许嵘请示总督、巡抚,最终得以实行。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