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水头镇——丰二村
水头丰二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村内有塘口、坝仔、楼仔、凤山、六河、新塘6个老区村庄。丰二村东面和石潭老区相隔不到2公里,南面和铜溪村相邻,西面与丰联及水头圩只有一水之隔,北面和桂元村相接,有连接水头圩和潭洞、独王山等村的交通要道通过本村。在抗日战争时期,该村有中共地下组织长期活动和开展抗日救国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丰二村人民在水头地区游击队、武工队中共组织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1993年3月19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村为解放战争游击区。
一、在游击队、武工队中共组织领导下进行革命斗争
1940年冬至1941年初,中共佛冈县委在原来已办了3期党训班的基础上(两次在王田,一次在丰联),转移到该村上塘口陈镜文家举办第四期党员骨干培训班。培训班由特派员李金阳主持。讲课的有李金阳、肖少麟,学员有陈镜文、廖诗标、廖诗淦、廖特航、廖道明、崔清廉、李先士、李洁民。这些党员骨干在后来的革命工作和武装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42年秋至1945年上半年,因广东省委遭破坏,党组织停止活动。该村党员陈镜文、李宗庚(李宗)利用教师的身份,继续开展抗日和教育团结群众的工作。
1945年7月,党组织恢复活动,陈镜文与廖诗标、廖诗淦等秘密准备武装攻打佛冈国民党县政府兵站,但因廖诗标在去联络北江支队途中不幸被捕,武装暴动计划未能实现。
1946年年初,身份暴露的地下党领导成员陈镜文、廖诗淦等到外地隐蔽,地下党员崔清廉留下继续领导地下工作。1946年下半年,陈镜文、廖诗淦回来开展工作。1947年年初,水头地下党决定成立中共佛冈一区临时区委,廖诗淦任书记、崔清廉任组织委员、陈镜文任宣传委员。同年9月,中共一区区委发动武装起义,攻打水头敌乡公所和自卫队获全胜。武装起义后,公开成立水头地区游击队,陈镜文为队长,编入东三支四团。此后,国民党反动派对该游击队恨之入骨,悬赏“花红”1万港元捉陈镜文。
1948年下半年,中共地下组织为便于开展农村群众工作,在游击队中派出部分队员成立水头地区武工队,由黄超然任队长。
1947年9月至1949年10月佛冈解放期间,陈镜文、黄超然等领导游击队、武工队先后组织袭击水头敌乡公所联防队、耀洞伏击战、攻打鹅厂敌联防中队以及凤山、水头关帝庙破仓分粮等多次战斗。在这期间,游击队、武工队常在丰二村活动,常驻的地方是塘口江锐、六河郑大权、坝仔陈有尚等人家中较隐蔽的房舍,以这些地方为据点开展革命活动和武装斗争。
1949年7月,陈镜文、陈有尚通过该村群众李成波联系,在丰村与敌联防中队长李有理会晤。通过宣传教育,李有理明确表示,若遇游击队或武工队只朝天开枪,不与我方作对。同年,下潭洞成立敌联防队,游击队通过统战工作,和平收缴联防队的枪支并解散这个联防队。
二、建立农会、民兵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建立农民协会。1947年冬,在党的指示下,丰二村在六河村成立农会,郑大权任会长,江锐任副会长,成员有六河村郑大荫、郑大伦、郑大苗,塘口村江青、李杏春、李树强,坝仔村何亚娇、陈有超、陈有尚,凤山村陈家杰、陈有雄,新塘村罗亚润等,共20多人。农会成立后开展如下工作:筹粮筹物支持游击队、武工队;发动农民实行减租减息,如塘口村通过会员李杏春等发动减租减息后,1948-1949年,太公田少收田租5000多公斤谷。同时,农会支持和协助游击队、武工队开展武装斗争。如1948年农历正月,游击队和县义勇大队配合攻打水头国民党粮仓,该村农会发动群众60多人,和其他村群众一起参加破仓担粮的行动,一夜将3万多公斤谷全部担光,用于支持部队。在1948年年初至1949年8月间,该村游击队员家属被迫交“红谷”,后来又被敌人捉去囚禁,农会都从精神、人力和物质上给予支持和帮助,如六河会员郑大苗就为陈镜文家代交“红谷”250公斤。农会活动一直坚持到佛冈解放后成立新农会。
建立民兵组织。1948年2月,丰二村在坝仔村成立民兵小队,队长陈有尚,农会副会长江锐兼民兵副队长,队员有各村的李树强、李庙林、李观福、陈有标、陈有能、黄庙新、陈家春、李树辉等10多人。民兵小队成立后,为游击队侦探敌情、送情报;为游击队到水头或外地购买所需药品和其他物品,发售胜利公债,筹粮筹款;配合游击队、武工队开展斗争。如1948年12月,民兵陈家春按武工队指示,到王塘村地主家中智取枪支。1949年年初,陈镜文指导该村民兵到敌方人员家属中做统战工作,强调敌方人员为人民做好事就记红点,做坏事就记黑点,我方以红、黑点来定奖惩。这为后来该村民兵配合游击队打鹅厂敌中队时起到了重要作用,鹅厂战斗全俘敌中队30多人,缴枪30余支,而我方却未伤一人。同时,民兵小队为游击队的伤病员治病养伤提供条件。如民兵副队长江锐就多次为伤病员做好掩蔽工作,并找医生和购药为伤病员治病。1949年3月,陈有尚加入游击队后,李树强任民兵队长,民兵的活动一直坚持到佛冈解放。
三、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开展革命活动
该村保长陈家利、副保长陈有深(原为进步教师)在抗日战争时期就与中共地下组织有联系。在解放战争期间,经中共地下组织和游击队的教育帮助,他们实际上成为地下党控制下的“两面政权”。他们在公众场合遇到地下党人装作不认识,暗中却大力支持游击队、武工队开展斗争。
在1947年冬至1949年解放,通过保长筹粮5000多公斤支持部队。如1949年8月,陈家利筹粮食1500公斤、猪1头,叫陈有丁送给游击队,庆祝攻打鹅厂战斗的胜利。
该村保长还利用其特殊身份了解敌情,传递情报给游击队。如1947年9月攻打凤山国民党粮仓时,游击队事前通过楼仔村(在凤山村旁)的副保长陈有深了解敌情,摸清敌人的守备情况,使这次战斗一举获胜,并发动群众破仓分粮1万多公斤。
1948年9月,清远、从化、佛冈等县的反动武装联合对水头地区进行“扫荡”期间,水头国民党联防大队长黄如九等带联防队20多人到该村找副保长陈有深督促组织村联防。陈有深表面热情接待黄如九,并大声叫儿子陈祥卜去买酒招呼客人,实际是暗示儿子去秘密通知武工队同志迅速转移,避免了与敌人相遇时可能造成的损失。
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武装部队
发动群众参军参战。1945-1949年,该村先后参加游击队的有:陈镜文、陈祥庚、李树仁、李月新、黄亚凤、陈有尚等。其中:陈祥庚是1948年冬和廖诗均、廖榕春、黄立渠4人由敌联防队起义后参加游击队的,并带来1挺机枪、3支步枪和一批弹药,他们的行动对当地的反动势力打击很大。该村人民还参加游击队领导的两次破仓分粮的战斗。1948年年初,反动派迫陈镜文家属交“红谷”2400公斤,陈家被迫卖田卖屋筹款缴交。后来陈镜文、陈有尚家属各3人被敌人捉去囚禁,饱受折磨。
筹集枪支弹药、筹粮筹款及捐献物资支援部队。陈镜文、李树仁、陈有尚等参加游击队,献出及带出枪支9支,弹药一批。农会、民兵和保长以及群众筹粮食1万公斤,并通过该村群众在水头开的生太铺、二德铺、天宝堂等店铺捐出药品及其他用品一批,价值近千元(旧币),有时还直接捐款支援部队。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注公众号,随时找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