迳头湖洋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上岭排、罗屋、石埂、庆斗坑4个老区村庄,分布在一条山溪的两岸,四面高山环抱,是开展游击战争的好地方,是解放战争时期游击队、武工队的重要据点,4村同样为解放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993年3月,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上岭排、罗屋、石埂、庆斗坑4村为解放战争游击区。

  一、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

  4村在解放战争时期虽未建立党的组织,但整个解放战争时期都在中共地下组织和游击队、武工队领导下开展革命斗争。

  1945-1946年,中共佛冈二区领导人朱继良、胡占丰等多次来到4村活动,开展抗日宣传,宣传马列主义和发动群众起来闹革命的道理,为建立革命根据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7年以后,游击队、武工队领导朱继良、李奀、朱德抱、朱德思、李汉槎、周辉等,经常分别带部队进驻4村,发动群众开展各种革命活动。例如:发动群众组织起农会、民兵、交通联络站等组织。这些组织遵照党的指示和各项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反三征和为支援游击队开展筹粮献物、送情报等各种革命活动。又如,1948年6月周辉带领部队攻打湖洋村反动联防队据点的前夜,就进驻4村,为出击做好准备,在取得反“扫荡”胜利时,又回到4村总结休整。

  二、建立农会、民兵、交通联络站等革命群众组织

  建立农会组织。1948年2月,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朱继良、朱德思、朱兆熊、李奀等带领部队来到4村,开展宣传、酝酿建立农会的活动,得到4村群众的热烈拥护。同年3月,发动4村群众建立起农会组织,农会主任朱圣针。农会组织起来后,立即带领群众开展“二五”减租减息活动,废除田主要佃户送田酒、田鸡、田肉等不合理的惯例。农会还发动群众开展修筑陂头、水圳水利工作,发动群众筹粮筹款支援游击队。农会自成立后,一直坚持到佛冈解放。

  建立民兵组织。1948年3月,4村在建立起农会组织的基础上,同时建立民兵组织,民兵队长朱亚朗。民兵组织建立起来后,协助农会开展减租减息、反三征等工作。为巩固这块游击根据地,防范敌特前来破坏,4村民兵在迳口地方设立瞭望哨所,并加强巡逻放哨。为粉碎敌人对青竹老区的封锁,4村民兵和群众为游击队购买食盐、电池、油印纸张以及医药、生活用品,并配合游击队、武工队做好搜集情报、送信、护送领导转点等工作。例如:朱继良夫妇经常到4村开展活动,这里的民兵都护送他安全地转移到别的根据地去。又如:1948年8月,地方联防队长朱光瑾带10多人到4村勒索人头税,民兵掌握情报后,在易屋做好战斗准备,敌人见人头涌动,严阵以待,只好调头逃走,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气焰。从此,敌人再不敢前来收税了。4村民兵组织自1948年3月建立起来,一直坚持到佛冈解放。

  建立地下交通联络站。1947年春,中共佛冈二区领导人朱继良、朱德抱、李奀等到上岭排活动,建立起地下交通联络站,负责人是朱圣针。以后发展罗屋的罗发远、石埂的郑国异、庆斗坑的郑国辅为地下交通站的情报联络员。这个地下交通联络站处在青竹抗日老区的前沿据点,为保证游击队、青竹老区、北一支司令部长驻青竹的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1947年11月朱圣针到迳头圩趁圩,发现国民党张贴悬赏缉拿朱继良、范嵩龄的布告,朱圣针秘密将布告撕了下来,及时送交朱、范,使朱、范及时隐蔽,幸免于难。又如:1948年10月2日国民党自卫总队联合县交警队共1000 多人,向青竹和4村扑来。交通站及时向青竹老区送递情报,做好坚壁清野准备,使敌人以为游击队布下空城计,进入青竹地区后惊慌失措地狼狈撤退,使老区避免一场灾难性的损失。

  三、建立革命的“两面政权”和乡人民政府

  1948年,中共佛冈县委在迳头青竹、荆竹园、中洞、水尾、芹菜塘、上岭排(现该经济社包括大冚)、石埂、罗屋、庆斗坑和这些地区隔邻的水头上、下潭洞等游击据点,发动群众建立游击据点辖区的乡级政权-青潭乡人民政府,朱德思任乡长,钟国院、叶宗石任副乡长。从此,这些村庄的人民在乡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各项革命活动工作。青潭乡这个革命的红色政权自1948年3月建立以后,一直坚持到佛冈解放。

  1948年3月前,中共地下组织在4村建立革命的“两面政权”。4村原是国民党迳头乡湖洋保辖内的一个甲,为了做好党和游击队在4村的隐蔽工作,中共地下组织动员朱圣针出任甲长职务。朱圣针出任甲长后,及时地掌握敌人的动态,不断地为党为游击队提供准确可靠的情报。革命的“两面政权”为巩固4村的据点和青竹老区,为掩护游击队、武工队及时转移和隐蔽,更好地打击和防范敌人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筹粮献物支援游击队

  发动群众参军参战。1945年春,东江纵队邬强部队北上粤北开辟革命根据地,中共佛冈二区领导朱继良就在4村发动青年易永理、易嵩统、易昌报、易永计等参加邬强部队。此后,又有郑国相、郑国治、郑国钮、罗发远、罗发近等10多位青年参加游击队和武工队,郑国相在部队英勇杀敌,光荣地献出了生命。同时,4村民兵武装多次配合游击队开展反“扫荡”。1948年7月,游击队为了惩治反动派的嚣张气焰,武工队长朱德抱率武工队来到这里,发动民兵一起突袭杨岭联防队。因被敌察觉,双方枪战20 多分钟,游击队转到桃岭下袭击反动分子易永丁家,抄了易的家,没收稻谷2000多公斤以及物资一批,运回石埂村分给贫苦大众。

  筹粮献物支援游击队。在解放战争期间,游击队、武工队每次进驻4村,群众都全力给予支持。为了解决部队的给养,群众宁愿自己不吃,也给部队战士吃饱。如郑大育家中只有数升隔夜粮,自己一家饿着肚子也把粮食拿出来给部队,在他的带动下,一下子筹了150多公斤粮食给游击队。多年来,4村支援游击队粮食5000多公斤,其他衣物、生盐、烟叶、药物一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