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潭洞村位于佛冈县东部,处于佛冈、从化、新丰三县边沿处,东与新丰接壤,南和从化相连,西是下潭洞,北与革命老区青竹为邻。全村215户,总人口1000多人。上潭洞村四面高山耸立,山林茂密(多为原始森林),是开展游击活动的好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党在这里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发展党的组织,组建抗日武装,建立起革命根据地。
  上潭洞村人民在党的领导和教育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为抗日斗争和支援游击队武装斗争做出过贡献。1990年4月,经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上潭洞为抗日老区。

一、宣传抗日发展组织

  抗日战争爆发后,水头地区的党组织为了广泛发动群众、动员群众起来抗日,成立了文艺团体一闹钟剧社,以文艺形式宣传抗日,从而建立佛冈青年抗日先锋队。经过闹钟剧社的宣传发动和佛冈青年抗日先锋队的倡导,各地都建立起抗先分队和民众抗日自卫团。
  抗先队和闹钟剧社在上潭洞村开展宣传活动后,首先吸收该村小学教师朱生财加入抗日青年先锋队。1939年春,发动民众开展募捐并成立上潭洞抗日自卫中队。1939年夏,到佛冈县指导抗先工作的省抗先队员吴清(女)就在这里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后来积劳成疾,病逝后埋葬在下潭洞。
  通过抗先队的培养教育,1944年秋,该村的朱生财和易超群加入中国共产党。到1945年春,又发展叶龙章入党,并建立中共上潭洞小组,由陈镜文(水头人,在该村任教)任小组长。解放战争时期,陈金元、朱锦手、陈东林、陈永柱(后成为烈士)等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上潭洞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革命斗争直至全县解放。

二、建立武装开展斗争

  1939年,上潭洞人民在共产党、抗日青年先锋队的指导下,建立起上潭洞抗日自卫武装中队,有队员30多人,有各种枪支(包括火药枪)30多支,由朱生财任中队长。抗日自卫中队为抗击日寇的入侵,做好了御敌于家门的战斗准备。
  1945年春,东纵北江支队北上英佛边开辟抗日根据地,公开号召武装抗日。
  上潭洞抗日自卫中队在党的领导下,和北江支队取得联系。为了整顿队伍、提高士气、充实武器装备,有的队员自动卖猪、卖牛购买枪支。如陈文培卖猪买了一支左轮手枪,黄成章、叶扬秀等也卖掉耕牛买枪参加武装斗争。
1945年春夏间,北江支队独立大队到上潭洞活动时,抗日自卫中队配合独立大队,夜袭抗日期间国民党军设在上潭洞的战备留守仓库,将全部军用物资(弹药、衣物等)转运到山上藏匿,以后逐步转送给北江支队。袭击后,张贴宣传标语,声称是游击队为解决抗日所需物资的行动。
  1947年秋,为了贯彻执行上级“大搞武装斗争”的指示精神,经区委研究决定:组织力量突袭国民党水头乡公所,夺取武器弹药!上潭洞的党员干部积极响应,由朱生财、叶龙章等率领10多名原抗日自卫中队骨干参与突袭战斗。10月26日,一枪不发攻占国民党水头乡公所,缴获武器弹药一批。第二天武装队伍又攻打国民党水头风山粮仓,上潭洞村群众100余人参与破仓担粮。然后,部队开往迳头,编入朱继良、李适存领导的佛冈人民抗征救命大队。上潭洞村的10多名队员编成一个小队(朱锦财任小队长)。原上潭洞抗日自卫中队除一部分人参加北江支队和佛冈游击队外,其余留在家乡的,亦成为一支配合游击队开展武装斗争的地方民兵骨干队伍。

三、建立两面政权,为革命斗争服务

  水头党组织的领导人陈镜文和上潭洞村的朱生财、朱锦财兄弟建立起很友好的关系。1943年,党组织动员朱锦财出任国民党上潭洞保长。朱锦财出任保长后,他的家实际上成了我党的地下交通联络站,他将掌握的敌情动态及时向党组织反映。朱锦财不但支持胞弟朱生财的革命行动,而且对党组织的活动也暗中支持,积极发动群众捐款支援抗日部队。解放战争时期,朱锦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个中队级干部。
  1944年,出任保长的陈德林也经常给党组织通风报信。是年秋,朱锦财秘密成立农会,还推选陈德林任会长。农会成立后,积极发动群众捐款捐粮支持游击队活动。1946年,东纵北江支队开赴东江参与东纵北撤,途经上潭洞时,部队缺粮、缺经费和缺向导,陈德林、朱锦财和农会成员发动群众捐钱捐粮,解决部队给养,并派出向导,使部队顺利撤出佛冈地域。
  1947年,上级号召“大搞武装斗争”,游击队武装斗争开始活跃,农会工作亦恢复。同年11月,佛冈党组织的领导人朱继良到上潭洞,召开群众大会,公开宣布成立青(竹)潭(洞)地区农会,宣布实行减租减息。
  1948年3月,中共佛冈县委批准建立第一个基层乡级政权一青潭乡人民政府。乡长朱德思(青竹人),副乡长钟国院(青竹人)、叶宗石(上潭洞村人)。

四、上潭洞人民对革命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党领导的闹钟剧社和抗先队深入上潭洞宣传抗日救亡,上潭洞人民积极参与支援抗日募捐活动,组织抗日自卫中队,随时准备抗击入侵之敌。1945年春,东纵北江支队北上英佛边建立抗日根据地时,上潭洞人民热情接待东纵过境部队,从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的支持,动员10多名青年参加北江支队,并配合部队袭击国民党军后方兵站仓库,将缴获物品分期分批送往北江支队。1946年,北江支队奉命北撤途经上潭洞时,群众送粮献物为部队送行,自卫中队做向导护送北江支队撤离佛冈地域。
  解放战争时期,上潭洞人民密切配合游击部队,袭击国民党水头乡公所,抢运缴获武器弹药回上潭洞。第二天,又配合部队袭击国民党风山粮仓,破仓担粮,把粮食担运回村,再转送给游击部队。人民群众省吃俭用,捐钱、捐粮、献柴、献菜给游击队,如朱永成一次就捐谷4箩,还将一头耕牛卖掉,将全部款项献给游击队。朱生财打开家里的粮仓任游击队吃用。1948年,东三支四团政委罗光连在上潭洞杨梅冚山寮养病一个多月,村民陈心海细心地为罗政委做饭煎药;叶尚青冒着危险到外地请医生、买药,使罗政委病愈后返回部队。
  斗争是残酷的,上潭洞人民为革命做出重大牺牲。1948年1月,国民党反动军警武装对上潭洞村进行残酷的扫荡,把全村200多名成年男人抓起来,押解到从化的塘肚村集中营监禁,用过电、火烧、上吊、烤打等残酷手段对其进行迫害。叶龙章、朱生财、叶世祥、叶世九、陈永柱、陈必生、黄成福等8位战士,被敌人残害致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上潭洞人民没有被敌人的残酷镇压所吓倒,他们前赴后继,继续革命。村里的青年叶宗吉、陈仕华、叶春、叶宗阳等又参加佛冈人民义勇大队,直至迎来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

  (本文由中共佛冈县委党史研究室根据历史资料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