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迳村,位于飞来峡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22.8千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由苏氏先祖从英德黎溪迁至此地而成。因从前村子被一条沙迳(穿越山坳的沙路)贯穿,后此路成为村中的主要道路,故称沙迳村。村庄坐落于潖江中下游南岸边缘的山谷中,距潖江1.4千米。民居依山而建,坐南向北,村前两侧各有一口池塘。

  清乾隆四十九年,该村属清远县潖属潖一乡。1930年,属清远县潖江区义永乡。1941年,属清远县兴靖区江口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清远县第五区黄口乡。1957年,属清远县江口乡。1958年8月,属清远县江口人民公社黄口大队,1981年,属清远县江口人民公社独树大队。1988年,属清郊区江口镇独树行政村。1999年,属清新县江口镇独树行政村。2004年,属清新县飞来峡镇独树行政村。2009年至今,属清远市清城区飞来峡镇独树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苏、张姓。苏氏于清乾隆四十九年从英德黎溪迁移至此地,为该村的大姓。张氏人口较少,源流不详。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210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特色传统食品碌鹅是本村大小宴席中必不可少的菜式,做法简单,味道可口。首先准备好蒜头和姜,切碎成末,加入豆瓣酱搅拌均匀,调成酱料。将酱料塞进鹅的肚子里,然后用老抽将整只鹅的表面涂抹均匀,腌制十五分钟。热锅烧起,用油将腌过的鹅煎一下,把鹅煎到看上去表面有点金黄后加入适量的水,再添加适量的生抽、盐、糖、料酒等,约焖40~60分钟,待鹅熟了就可以出锅。焖的具体时间视鹅的大小而定,如果想知道鹅熟了没,可以用筷子扎一下鹅身,扎穿孔的地方如果有血水就是没熟,反之就是熟了。清远碌鹅烹饪技术已被列入清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现存传统民居15座,苏氏旧宅为代表性民居。该宅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10平方米,三间两廊布局,青砖墙,人字木梁,灰瓦屋面,硬山顶。

  苏氏宗祠,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一1908年),坐南向北,三间三进布局,通面阔12.07米,通进深33.45米,建筑占地面积约404平方米。砖木结构,硬山顶,龙船脊,青砖墙,素胎瓦当。头门面阔三间,凹门斗式门面,门厅进深略窄。中堂光裕堂进深十七架,前设双步廊,内置屏门。上堂进深十一架,抬梁式构架,明间内设神龛,供奉先祖牌位。封檐板木雕花卉图案。2003年重修,前厅正面挂横匾“光裕堂”,仍然保留清代风貌。村口附近立有清代功名旗杆夹石(村民称之为“桅杆夹”)一对,文字已经无法辨认。

  苏氏族人保存有《苏氏族谱》一部。族谱前半段已遗失,只余迁移至沙迳村后开始记载的部分。目前族谱正在重新纂修。

  苏氏族人每年春分祭祖,也叫春祭,此习俗源于古时,族人共同前往英德黎溪拜祭先祖。每一个支系的族人自备一套祭品,以示本支族人对祖先的敬重。此外,惊蛰日为春耕的第一天,辛勤劳作之后,村民都会在自家设宴庆祝新一年农活的开始,也借此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