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村,位于横荷街道东北部,距街道办事处4千米。村庄始建于清代后期,由赖氏族人来此聚居而成。因村附近一水坑名叫牛头坑,又叫牛额坑,故取村名为额坑,20世纪60年代改名为红星村。村庄坐落于北江冲积平原地带,地势平坦,村中房屋依小圆山丘而建,坐向不一。省道S354线(清三公路)从村西穿过,东距广清高速公路西出口约1.5千米。

  清代至1930年,属清远县靖定乡。1931年,属清远县平安南乡。1942年,属清远县镇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属清远县第一区镇南乡。1953年属清远县第二区横荷乡。1958年属洲心人民公社横荷大队。1983年属洲心区横荷乡。1986年属洲心镇横荷行政村。1988年清远建市,撤县建区,属清远市清城区洲心镇横荷行政村。1990年属横荷镇横荷管理区。2003年横荷撤镇设街,红星村属横荷街道横荷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为赖姓,其祖先早年从河南荥阳南迁广东河源,清代后期从河源迁移至此地聚居建村。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288人。祖籍该村的香港同胞约有40人,澳门同胞约有60人。世居村民均为汉族,属客家民系,过去村民使用客家方言,近年来受广府文化的影响,通用方言为粤语。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红薯、木薯等。现多种植水稻、花生。改革开放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和经商。村民利用地理优势,在公路两旁集资建商铺,通过自己经营或出租以增加经济收入。另西北面建有汽车城、汽车检测中心,增加了村民的就业机会。


  村中有一座赖氏宗祠--赖同英会堂,始建于清末,占地面积432平方米,宗祠于20世纪80年代重建。三间三进布局,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碌灰筒瓦,绿琉璃瓦滴水剪边。门前有一对石狮子,上堂明间设神龛,供奉祖先牌位,神龛前设拜桌。

  村民赖新(1931-2001年),早年移居澳门,历任香港清远商会副主席、澳门清远同乡会永远会长、清远市政协常委,曾先后为家乡建设捐助500多万元,是清远市荣誉市民。赖泉(1932-1989年),赖新之弟,荣任香港清远商会永远会长、香港清远公会荣誉会长、香港赖氏宗亲会永远会长、澳门清远同乡会名誉会长,大力支持家乡建设,曾在家乡捐建赖泉纪念中学。赖润,曾任四届清远政协委员、香港清远商会主席、香港清远商会永远荣誉主席,2011年被清远市人民政府评为清远十大侨领。赖锦成(1958一1978年),1978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被认定为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