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寮村,位于石角镇东南部,距镇人民政府约10千米,村域面积0.82平方千米:该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因村庄四周都是田野,林氏先祖最初在此搭寮居住,故名田寮村。1970年以村中间为界,分为田南、田北2个村民小组。村庄坐落于丘陵缓坡地带,村屋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周边有鱼塘,东边有横坑水库和清远著名的美林湖社区。

  清康熙四十八年,该村属清远县回属清平乡。清末,属回属卫宁(保石卫)安良分局。1930年,属回岐区和平福乡。1941年,属第二区(回岐区)兴仁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第九区东村乡。1958年,属八一人民公社石岐大队。1959年,属石角人民公社。1983年,属石角区石岐乡。1986年,属石角镇石岐行政村。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石岐行政村。1990年,属石角镇石岐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石角镇石岐行政村。

  世居村民为林姓。据《林氏族谱》记载,林氏祖先源自福建莆田,早年林昌运迁移到今清远石角界牌青林,清康熙四十八年,族人林如悦分迁至东村居住,不久后再移居田寮村。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659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清远蛇话。


  村内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乡道Y202线从村边经过,贯通省道S114线与S253线。建有篮球场、文化室等文体设施。巷道全部实现水泥硬底化,民居整齐划一,整洁美观。田北村民小组于2012年被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评为“生态文明村”:2015年,田南和田北2个村民小组被清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清远市卫生村:田南村民小组于2017年被中共清远市委、清远市人民政府评为美丽乡村“整洁村”,2018年被广东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卫生村。


  村落东面的美林湖社区是美林基业集团在清远全力打造的高端房地产项目,其设计理念、配套标准、产品质量和倡导的生活模式等都达到国际水平,率先在国内将“生态”理念引入休闲体育运动行业,提出了“生态体育,健康运动”的全新理念,是全国首个休闲体育基地。

  村中代表人物为林炳炎(1891一1947年),原名林福新,童年时就读私塾、小学,因家境困难中途辍学,到广州一家小钱庄做“后生”(学徒)。为老板的挚友赏识,推荐到汕头的钱庄做店员,负责外出收送汇单和钱币,工作量很大。几年后,他基本学会经营钱庄的本领,便携眷往上海,自办大昌行钱庄。他坚持“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经营宗旨,经过多年努力,仅在常德路街内,便拥有多间店铺,又与孔祥熙、宋子文等上层社会人士有交往,成为上海有名气的富商之一。抗日战争初期,他曾向前线捐献飞机,并购买粮食救济广东旅沪灾民。

  1933年3月,他与挚友何善衡、盛春林、梁植伟、何添等集资10万港元,在香港中环路开办恒生银号,自任董事长。他在上海有产业,在广州十三行亦开有银号昆昌(抗战胜利后改为汇隆),经常来往于香港、广州、上海等地,努力开拓银号业务。恒生银号以华资面目出现,从事金银、外币买卖和汇兑、押汇业务,专注于为中小客户服务,生意越做越大,入股越来越多。到1937年,恒生银号已成为香港银行、银号大户之一,当时《粤华报》曾有文章称他为“金融巨子”。

  1941年12月,日军占领香港,他把资金转移到澳门开办永华银号。抗战胜利后,他将资金从澳门转回香港复办恒生银号,并率先拓展南北物资交流及汇兑业务,致力于香港经济复兴。1946年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国统区货币贬值,香港黄金、外币炒卖业高潮迭起,恒生银号与其同行一样从中获利,资金倍增。

  他知人善任,主张“凡能者举之”,对于无能者拒之于门外。多年来,在恒生任高级职务的不下数十人,却没有一个是靠他徇私情提拔上去的。他为善不求名,有一友人因缺捐资办学的资金而愁眉苦脸,他知道后说:“再穷也要办学校,你做一个计划,看要多少钱,我来帮你。”事后他还叮嘱那位朋友不要告诉别人。

  他关心社会福利事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清远县多次遭受水灾时,他向灾民施粥分米、赠医施药。抗日战争时,他资助在港的清远同乡疏散回内地。清远师范、清远中学、清远方便医院、香港东华医院、澳门镜湖医院等的兴建或扩建,都曾得到他的捐赠。在家乡田寮村,他出资兴建东兴小学,完善教学设备,当地孩子入校读书免收学费,免费发给学生文具用品,教师在校用膳亦免费。建兴仁小学时,他捐资1000元白银。在兴仁墟、石龙头村、东村,他捐资建了3座钢筋水泥桥。修建石泉坑水库,他捐助白银3000元。

  1945年,林炳炎曾先后担任香港清远同乡会、清远公会名誉顾问。1947年2月,他因心脏病突发辞世,时年56岁。送葬之日,香港的花圈被抢购一空,护棺送葬的人群长达1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