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莫为婴儿之态,而在大人之气。莫为一生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生之计,而有后世之虑。不求人知但求天知,不求同俗而求同理。

清城区凤城街田龙社区《谢氏族谱》


家规十议
一议祭祀宜齐心也。报本追远,同表其诚。凡五十岁以上者,各要肃整衣冠,抵祠与祭。在绅衿之列者,尤当亲身至祭。如违者,不许赴席。
一议蒸尝宜永守也。递年租石↵供祀典之需,倘有不孝子孙或逼拆尝业,或夺耕尝田,或盗典尝产,或少欠尝租,除罚停无胙外,再行论罪。
一议祖坟宜平安也。倘有不肖子孙盗卖祖地及恃强侵葬等弊,一经查出,除革尝外,再行禀官究治。每逢挂扫之期,无论老少,宜同往坟山,方不愧为后裔者。
一议父母宜孝敬也。倘有忤逆之子自行分爨,不侍奉父母,及毁谤辱骂等罪,由其父母抵祠告。知除重责外,定行停胙。如自新开复。在庠犯此,除论罪外,尤不准收养贤租及功名胙。如自新开复。
一议翁姑宜孝顺也。倘有忤逆媳妇殴打翁姑,除论罪外,定行革丁出族。即使有毁谤翁姑、辱骂翁姑,及不服事翁姑等罪,由其翁姑抵祠告知,亦必罚停颁胙。如自新开复。倘有夫在,另加其不教妻之罪。
一议尊长宜敬重也。倘有以卑欺尊,举少凌长者,除停胙外,再行论罪。如妇女行坐讲话,不畏避尊长,仍归族中领寿胙。妇人齐至其家,严加女师之训,不得辞其责。
一议男女宜有别也。远嫌避疑,不亲授受。倘有乱伦之子,伤风败俗,一经事机败露,永远革丁出族。
一议正业宜亟务也。士农工商,各有一艺。倘游手好闲,流为盗贼,无论偷窃何物,一经犯案,除究治外,罚停颁胙三年。倘屡次犯案者,革丁出族。
一议膳学宜订明也。膳学兴教养贤,无论仕与不仕,必由秀才以及科甲,方得平收租谷。倘遇身故,无论元月腊月,皆只收当年之租。如立秋有进者,只许平收晚造,如立冬有新进者,俟明年始收租谷。
一议家庭宜和睦也。倘有持恶横行,不遵衿耆处断,擅行告状者,罚停颁胙三年。有事不先经投衿耆理处,擅行操戈打架者,罚停颁胙三年。如有搬弄是非,从中唆摆与引风入肺[1]自相残害者,一经查出,罚停颁胙三年。
以上规条,系族中衿耆齐集祖堂公议妥当。一定举行,各宜凛遵,毋违可也。遂刻石碑,以垂久远。
释义
[1]引风入肺:引狼入室之意。
连州市东陂镇谢氏宗祠


谢氏八房家规六则
一孝弟宜先敦也。爱亲敬长,人有同情。倘族内有忤逆之徒犯上作乱,祠堂重责。若仍不悛,送官惩究处死。
一正业宜亟务也。士农工商,各有一事。倘族有游手好闲之人,惯为窃盗,曾经犯案者,永远革丁出族。
一男女宜有别也。远嫌避疑,不亲授受。倘族有乱伦之子,伤风败俗,事机败露者,永远革丁出族。
一长幼宜有序也。左昭右穆,不失其伦。倘族有凌僭之人,越礼犯分,祠堂宽恕,自心亦觉不安。
一祭祀宜与份也。报本追远,惟在于祭。绅衿耆老,尤不容辞,春祀秋尝,均当亲至。倘若不至,似有愧为衿耆。如疾病勿论。
一出外宜思家也。故春露秋霜,不时感念;仰事俯畜,无日忘怀。倘族有好游之人,上不忆祖宗,下不顾妻子,三年不回者停胙。归来悔过,仍复颁胙。出仕留京,勿论。

连州市东陂镇


谢友俊公家训百字铭
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重亲;礼义勿疏狂,逊让敦睦邻。敬长与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报五谷恩;作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理,修身奉祖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菩提。

佛冈县龙山镇


家训十三条
孝父母,友兄弟,敬长上,和邻里,安本业,明学术,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明趋向,慎婚嫁,勤祭扫,慎交游,重忍耐,戒溺爱。

家风三条
雅道德正:正道忠厚之道,道德、品行纯正。
书香继世:读书学习的风气代代相传。忠贞昌后:只有忠诚坚贞,后代才能昌兴。

家约五条
父子孝:在于仁,骨肉之亲,尊卑之序。
兄弟悌:在于礼,兄爱弟,弟敬兄。家国忠:在于义,爱家(家庭、家族)护国。
夫妇忍:在于智,宽容、谦让、和睦。朋友善:在于信,讲诚信,友谊之道。

连南瑶族自治县香坪镇山口村《谢氏文潮公族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