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姓,出自祝融之后,其远祖为古帝颛顼。据传,商朝末年,祝融后裔中有个名郐字匡正的人,因从周伐纣有功,被周武王封于宜城(今湖北宜城县),为异姓诸侯国。因其地有罗水,故称罗国。春秋时期,楚国举兵伐罗,罗人乘其不备,败楚师于鄢水,楚人怨恨之。其后楚复伐罗并吞并其国。亡国后罗国公族子孙以国名命氏,从而产生罗姓。灭国后的罗人后聚集到今湖北枝江,又因再次遭到楚国攻击,自湖北枝江南迁到今湖南长沙一带。西汉惠帝时,41世祖罗珠任大农令,迁居豫章(今江西南昌)西山,为豫章罗氏开基始祖。尔后,豫章成为中国罗氏新的繁衍发展中心和最著名的郡望。隋唐以后,罗姓扩展到中国南北地区的大多数省份,逐步演绎成为中华姓氏中的大姓。发展至今,罗姓成为中国的第20位人口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86%,分布很广,尤以四川、广东、湖南、江西、贵州、湖北为多,这6省罗姓约占全国汉族罗姓人口的70%。

  广东很早就有罗姓人的活动足迹。据阮元《广东通志》记载:东汉末番禺人罗威,奉父至孝,朝暮供侍,未尝有迅声厉色。口不挂俚亵之言,足不及富贵之门,待妻孥以礼。力耕自给。每见老稚负于途,必代其任。县令闻其行,欲征以为吏,不就,遂与母遁于增城。罗姓人亦很早涉足清远的经济社会。《清远市地名志》(市国土局编,1993年出版)关于清新县升平镇横石圩的由来有这样的记述:“北宋元符三年(1100),商人罗氏于此经商后渐成圩,因河中有一条石横跨两岸,故名。”不过,这拨罗氏后裔的去向,今已无法查考。市域现居罗氏各族支,多入迁于明清时期,主要由三大源头构成:客家罗氏、吉水罗氏和广府罗氏。大小族支繁衍至今,已逾10万人口,在全市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8位,分布以英德、清新、清城为多。

  客家罗氏的诞育地在福建,大多经梅、惠、韶等地转迁入境。这个源头支派众多,分布最广,兹择要简陈于后。

  英德下砍高砂岗罗氏,先祖自粤东丰顺始迁南雄,继迁乳源,三迁翁源,最后定居今新丰沙田镇福高村。明景泰末,族人万二郎(有的族谱称其为万一郎,通称他为万公)自新丰沙田迁到英德下酞高砂岗开创基业,从而成为佛冈和英德部分地区的罗氏始祖。

  万二郎生6子:福海、福广、福明、福万、福旺、福信。其中,福海的后裔主要分居佛冈高岗、三八、汤塘、四九、迳头,英德的鱼湾、大站、青塘,清城区的凤城、源潭、石角、龙塘等地;福广的后裔主要分迁佛冈高岗、三八,英德九龙、西牛、石灰铺等地;福明的后裔主要分迁英德九龙、英城、浛洸、横石塘、连江口、黎溪、西牛、沙口、石灰铺、水边,佛冈高岗,清新桃源、浸潭、新洲等地;福万的后裔分迁新丰沙田、阳山新圩等地;福明的后裔,谱载远迁去了广西梧州;福信后裔分迁英德大站、英城、望埠、黎溪及清城凤城,清新高田、浸潭等地。这个家族在英、佛、清(清城、清新)4地约有2万后裔,其中佛冈占8000余众。民国时期,佛冈高岗罗氏出了个全县有史以来第1个获得博士学位的留法人才一-罗奇才。他回国后,曾在国民党部队做过短期的中校政治教官,后谢绝军界、政界聘用,专心从教,服务桑梓。他为人正直,同情革命,曾利用师生关系,保释被国民党地方反动武装捕捉的中共游击队员罗家爵等10余人。

  英德黎溪恒昌罗氏来自粤东蕉岭,开基祖为4兄弟,分别叫一明、一孟、一贯、一有,除一明落籍大洞蕉花甲外,其余3兄弟均落居黎溪恒昌村(一孟居伯公陂,一贯居石坑背,一有居长岭咀),因称黎溪恒昌罗氏。他们的后裔衍居黎溪、沙口、石灰铺、石牯塘、浛洸和清新太平、升平、高田等地,人口近万。据黎溪罗定棠先生提供的资料说,他们由福建连城入粤的始祖叫罗德达,定居于嘉应州蕉岭铁坑村,6代以后因人多地少才分迁各地。从德达算起,今已传到第22代,第7代始派衍黎溪,在黎溪已传16代。据此推算,其迁居黎溪的时间当在明代后期。

  清城龙塘罗氏,其先世数祖经过多次迁徙,始由福建宁化迁广东龙川,再迁花县狮岭,至清乾隆五年(1740),罗如凤等又携眷离狮岭来清远龙塘黄龙岭开创基业,成为龙塘罗氏开基始祖。这个家族的后裔散居今龙塘伯公岭、松树岭、云路围、黄龙岭、上记寮、禾塘岗、侯屋等自然村,逾4000 丁口。

  连南寨岗现有4500多罗姓人,主体族支为达先公家族。达先公的祖先由闽入粤,定居兴宁大坪洋田社下。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达先公由兴宁迁居惠阳赤泥坡,乾隆二年(1737),其子贻光、贻旺、贻华兄弟3人再迁台山珍珠坪创居。乾隆五十三年后,他们的后裔陆续从台山分支来连南寨岗,至今已逾10代,发展成为寨岗镇的第2大姓氏。寨岗罗氏文化素质较高,清代出过18名贡生、15名监生和2名国学生,并有廪贡生罗家德官至广西桂林知府。现有连南籍罗卫国任广西国土厅副厅长。

  在全市客家罗氏中,还有一批人口不多但分布甚广的小族支。它们中,有明初从福建迁居连州朝天罗村洞的罗十九郎家族;明中期从兴宁迁居阳山黄坌昆岗的罗念一家族;明弘治年间从福建连城迁居连州东陂前江村的罗廷珠家族;清乾隆末从长宁(今新丰)沙田迁居阳山七拱桂花村松山脚的罗世伦家族;清嘉庆年间从丰顺迁居连州城石灰巷的罗光裕家族;清道光年间从梅县畲江迁居阳山黎埠保平村的罗天权家族;清同治年间从兴宁迁居英德浛洸沙梨园的罗朝宽家族;清光绪年间从梅县迁居连州菜园坝的罗立家族等。

  这批小族支中,有不乏在当地享有名气的家族。如阳山七拱桂花罗世伦家族,前后8代,历代总人口不到1000人,在清代却出过贡生3人,监生2人,翰林院待诏1人,还有文武秀才各1人;民国至今,从事教师职业的有22人,在国民党、共产党的县级机关部门工作的有20多人,还有民国期间出南洋经商的有10余人,其中罗盛隆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英属北婆罗洲华侨抗日救国会秘书长,为筹资抗日救国做了大量工作,后因叛徒出卖而被当地日本驻军捕杀。这个家族的开基祖罗世伦是一个了不起的能人,他以耕种起家,稍有积蓄后便加工制造香粉胶,经销广州,赚回来的白银、铜钱堆满了屋子,成为富甲一方的富裕大户。财大气粗的罗世伦于清咸丰五年(1855)开始筹建罗家大院,前后耗时3年,花费钱财无数。庭院按三厅两井布局,用材讲究,做工精细,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现已成为阳山客家建筑的精品之一。

  吉水罗氏,特指从江西吉水县迁居我市的罗氏族支。全市仅一支,即连州西岸奎池罗氏。其开基祖罗禘职,系豫章罗株派下49世孙,明永乐十六年(1418)由江西吉水徙居连州奎地,成为连阳罗氏最大支派的开基始祖。禘职公生有7子,后裔分迁连州、连南、连山、阳山4县的35条自然村,大多已传承到第24世,总人口近万。

  广府罗氏,指的是南宋初由南雄珠玑巷迁居珠江三角洲地区的33姓97人团队的带队人罗贵的后裔。罗贵是豫章罗氏罗彦环派下的7世孙。罗彦环是襄助建立北宋王朝的关键人物之一,历领武信军、彰德军、安国节度使等职。彦环在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中,见微知著,乃迁居南雄珠玑巷,以避是非。他是北宋豫章罗氏入居南雄的始迁祖。至裔孙罗贵,这个家族已在南雄延居了7代。当年作为南迁团队的带头人罗贵,在安顿好所领姓氏的落籍事宜后,他自己选择今新会冈州作为栖身之地。后生育9子,后裔散布广府各地,成为广府地区罗姓人的主体族支。这个家族后来又有部分族裔迁居到今清远市域。

  落籍清远市域最大的罗贵后裔分支是英德九龙金造罗氏。该支罗氏系罗贵第二子慎之的裔孙。慎之的孙子怀德因官迁居龙川,其裔孙业胜、业松于明成化二年(1466)北迁英邑九龙金造开创基业。后裔繁衍迅速,瓜瓞绵绵,散布英德九龙、黄花、西牛、浛洸、水边、英城,清新龙颈、石马、珠坑、沙河、新洲、鱼坝等地,多达3万余众,尤以九龙为盛,丁口近万。因此,发祥于九龙金造的这支罗氏是今清远市域罗氏族群中的龙头大族。

  九龙金造罗氏不仅族众多,对中国革命的贡献亦大。抗日战争时期,时任九龙黄寨乡乡长的罗佛金在乡民们的抗战情绪激励下成立抗日自卫队,亲任大队长。其子罗发在地下党领导的抗日宣传队任副队长。后地下党在九龙地区组建了“挺进”九中队第二小队,罗发任小队长。罗佛金将1挺机枪、28支步枪和3支短枪捐献给第二小队,以示支持。第二小队随第九中队转战英西和清远,成为中共领导的抗日骨干力量。解放战争时期,罗发于民国37年(1948)8月奉命回英西九龙策划举行九龙武装起义,得到其父罗佛金的全力支持。在粤桂湘边纵队政委梁嘉亲自指挥和边纵主力的紧密配合下,九龙武装起义取得成功,一举捣毁了九龙警察所和九龙、黄寨两个乡公所,逮捕镇压了几个反动头目,缴获了一大批枪支弹药。随后,由起义部队组建起英清阳边解放大队(简称太阳队),罗发任大队长,谢鸿照任政委。

  金造起义震动英德,国民党英德县县长周文浩慌忙组织反动武装进行镇压。从1949年2月至3月底,起义部队以金造村为大本营,先后3次英勇抗击敌人的疯狂“进剿”,在英西解放斗争史上写下了光照史册的一页。在这场反“进剿”战斗中,金造等村共有罗亚佩等11位罗氏族人英勇捐躯。

  迁入清远市域的罗贵的后裔,除九龙金造这个大家族外,还有连山小三江罗氏。其开基祖罗素贞是贵公第8子绍之的后裔,明末因游学连山而落籍当地。后裔衍居小三江、吉田等地,1000余众。

  连山是清远市域罗姓人口最少的县域,包括连州奎地来的禘职公后裔和顺德来的素贞公后裔,合共仅2400人。但耐人寻味的是,在历史上却是清远罗姓人才迭出之地。据《广州府志》载,终清一代,连山籍罗氏做过参将、守备、知县、知府、通判、训导等官职达15人。推想100多年前,连山罗氏不过数百人,其人才比例如此高,堪称是人文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