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族众逾三万的曾姓
曾姓是一个源于姒姓鄫国的姓。夏朝“中兴”国君少康分封其少子曲烈于鄫(在今山东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鄫国历夏、商、周3代,至春秋时的鲁襄公六年(前567年)为曹国所灭。亡国后的鄫国太子巫逃到鲁国,并在鲁国做官,为了纪念故国,他以国名部去“邑”旁为姓。从此,在我国姓氏大家庭中,便有了曾姓这个成员。
成为曾姓始祖的曾巫定居在鲁国的南武城(今山东费城),至第5代,出了一个被后世称为“宗圣”的曾子(名参)而使该姓氏大放光彩,故后世曾姓人多奉山东武城为郡望。西汉末王莽之乱时,曾参的裔孙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以后发展成为江右望族,因使庐陵成为与鲁国、武城齐名的曾姓3大郡望。发展至今,按人口多少排序,曾姓是中国的第3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5%。其分布广远,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为多,占到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66%。
曾姓是清远市的第11大姓,拥有8.86万人,分布上以英德最为集中,3.08万人,占全市曾姓人口的34%以上,次为清新,有1.9万人。
全市最大的曾氏家族发祥于英德石灰铺油兰洞。据其族谱记载,油兰洞的开基祖是由山东南迁江西庐陵的始祖曾据的后代。曾据派下裔系在发展中徙居福建、广西、云南、广东多个省份。其39世孙世佑,迁居福建长乐(在今福州市东南),生6子3女。曾佑第4子广新移居广东兴宁,生9子2女51孙,分立9大房支,在此后数百年间,子孙后代分别迁居粤、赣、闽、湘、桂、蜀数省。其中广新公第9子良甫后又从广东兴宁回迁福建长乐,生14子2女。其第13子文广(法号仲十三郎)再由福建迁居兴宁,后于明成化年间移居英德石灰铺油兰洞开基立业,成为英西曾氏始祖。
文广公生二子,长名亚泰,次名亚统。亚泰生念二、念三、念四、念五4子,亚统生念一、念六、念七、念八4子。他们的后裔散布英德石灰铺、西牛、九龙、大洞,水边、石牯塘、浛洸、连江口,清新石潭、浸潭、新洲,阳山江英,乳源大布等地,衍居118个自然村,逾2万人口。其中,聚居3000人以上的有浛洸、西牛、江英3镇,2000多人口的有九龙、石灰铺、沙河等。据新近修谱时统计,这个家族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族裔193人。高学历者所占比例较低,与其族大多衍居边远山区有关。但该族也有拔尖人才,如一生从事教书育人的曾三芳老先生,是英德市唯一一个被教育部、人事部、全国教育工会评为全国教育系的“劳动模范”(其他受到国家教育部、人事部表彰的英德市教师均只享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英东大镇茶山,是英德第二大曾氏家族的繁衍发展中心。这个家族的开基祖曾文沂,原籍福建上杭,明成化年间因任英德象属安道黄塘(今大镇)巡检司而安家于英石图(今英德望埠)鹿薮村。其孙福孙于弘治十六年(1503)举家从鹿薮迁至大镇茶山开创基业。茶山位于大镇西北部,是一条山清水秀的长达5华里的山谷,现有8条自然村,全是曾姓人家,共557户2825人。数百年来,居住在这条山谷的曾氏家族凭借着2800多亩旱涝保收的田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温饱无虞的生活。至今已繁衍23代。除这个大本营族居外,这个家族还不断向外扩展,今大镇重新、同乐、古滩等村,英东鱼湾、青塘及韶关翁源翁城,清新升平等地,均有其族人移居,整个家族约有6000丁口。
茶山曾氏是一个崇文重教的家族。74世祖(以曾氏始祖曾巫为一世祖)道南曾捐资倡修英德学宫,获得县令题赠的“积善余庆”匾额的褒奖。据《茶山村史》记载,明清时期,茶山曾氏有3人中进士,出过23名庠生,9名贡生,4名廪生和49名监生。民国初期,茶山已独立开办书院(今茶山小学前身)。20世纪40年代,茶山小学曾组队参加英德县第五届学生运动会,获得40多项奖励,并有6名参赛者成为县代表队,参加了当时在韶关举行的粤北学生运动会体育竞技活动。在智育和体育各项活动中,民国时期的茶山小学因表现不俗而被评为英德县模范小学。
茶山曾氏还是一个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家族。由于茶山地理条件优越,民风淳朴,故从抗日战争开始不久至解放战争的近10年间,一直是中共和革命武装活动的根据地。尤其是解放战争时期,茶山曾氏父老乡亲先后为游击队筹集粮食20多万斤,衣服200多套以及胶鞋、药品、手电筒一批;计有28位热血青年参加了中共领导的游击队,其中为革命捐躯的烈士有13人,还有为掩护游击队而惨遭杀害的革命群众7人,连同游击队员中牺牲的家属,共有23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茶山曾氏的革命功绩,可圈可点,可歌可泣!
佛冈吉河(今石角镇)曾氏来自广府增城,开基祖名理祯。这支曾氏的先祖世居江西吉阳,至元大德年间(1297~1307),有叫曾锡的族人由赣入粤,择居南雄珠玑巷。至明洪武年间,因遭兵燹,55世祖曾瑜由南雄逃居广府南海九江。56世祖曾孟哀又由南海迁居增城。孟哀之子理祯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再由增城迁至今佛冈石角镇,落居于放牛洞。嗣后,其子伟保、孙干清又由放牛洞迁居新开山。后裔主要聚居于石角镇,少量移居水头等地,发展至今,逾7000人口。佛冈北部高岗、迳头两地计有1500曾姓人,其开基祖曾培鲁,明末由从化迁来,与石角曾氏不同支派。
清新是清远第2大曾姓人口聚居县域,有近2万余人。其中滨江地区数镇曾氏,多从英西迁来,属英德石灰铺曾氏分支;太平、山塘、三坑计有5200曾姓人,先祖来自英德、四会、三水等多个地方,而以来自英德黄花的曾庭忠裔系人口为多,构成这一带曾氏的主体族支;太和镇是清新曾姓人口最多之镇,数量超过5000,据悉他们的先祖分别来自惠州和潮州,详细情况有待查考。
清城区有6000多曾姓人,分布以龙塘、石角为多。他们的先祖分别来自南雄、惠州、新会等地。
阳山有8800曾姓人,分布以江英、黎埠为多。其中,江英的曾氏来自英德石灰铺;黎埠的曾氏来自粤东兴宁。
连州有6500曾姓人,分布以连州镇、九陂镇和保安镇为多,先祖分别来自粤东河源、梅县、兴宁、龙川和湖南临武等地。其中,入迁最早的是保安藕塘曾氏,开基祖名衍睿,原籍粤东兴宁,明崇祯年间(1628~1644)迁徙到连州,已传15代,丁口900余。
在连南寨岗镇,曾氏是当地的第1大姓,逾5000人口。先祖大多于清乾隆、嘉庆年间从粤东河源、龙川等地迁来,有衍述、衍仁、贞继、贞瑞、贞达、贞哥、兴许、贞声、贞球、贞君、贞柏、茂隆、允王等家族,分居境内安田、山心、金鸡、社墩、石坑崀、新埠、官坑、万角、秤架、吊尾等村。
寨岗曾氏在当地甚有影响,历史上出过举人1人、监生1人、国学生3人、贡生(含岁贡、增贡、例贡、拔贡等)12人,从政者多人,其中1人官至知州。在这批族属精英中,名气最大的数清末的曾庆襄。他的出名在于成功地抵御了红巾军对家乡的军事占领。红巾军是农民起义军,他的打击行动显然错误,但他的目的不是要消灭红巾军,仅局限于保境安民上,故与那些以扑灭农民起义烈火为目标的进剿性打击行动,是有很大区别的。史载咸丰四年(1854),红巾军攻陷三江城,翌年又围攻阳山城,时寨岗属阳山县管辖,曾庆襄与同乡姚拱辉等督乡勇3000驰援,击退了红巾军。同治二年(1863),集结于怀集县甘洒乡的万余名红巾军欲进袭寨岗乡,曾庆襄与乡绅罗传心等密谋破敌,在连州知州严先祐的策划下,以谈判为名,诱捕了红巾军首领李福祐,并押至黎埠杀害,使寨岗免受战祸之劫,受到家乡民众拥戴。此举更得官方赞赏,清皇朝为此赏赐曾庆襄等五品蓝领顶戴。曾庆襄于同治六年考中举人后,先后担任过阳山县教谕与和平县训导。后因政事日非,遂辞职归里,专心著书立说,著有《养志山房诗文集》、《江河图考》、《春秋评说》等书。他还与乡友李钟瀛等倡建寨岗凤鸣社学,致力于桑梓人才的教育培养,直到光绪年间病逝乃止。
曾庆襄家族还以祖孙三代皆有功名知闻乡里,被当地传为士林佳话。他本人是位举人,其子曾绍班为拔贡生,初官广西来宾、兴业知县,后任广西左州、永康州知州,所至能勤政爱民,甚有惠政。其孙曾启宇为增贡生,为人乐善好施,热心桑梓建设。
当代,连南寨岗山心村人曾庆榴担任过省委党校副校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省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