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角镇位于佛冈县中部,是佛冈县城镇。2002年,黄花镇并入石角镇,2004年,三八镇、龙南镇并入石角镇。2016年,石角镇总面积347.68平方公里,下设17个行政村、6个居民委员会。

  原三八镇是县城的近郊镇,东面以大禽脑山为界,连接水头镇的莲瑶、王田两个行政村;南面是羊角山林场山脉;西与石角镇的凤星、塘二两个行政村为邻;北面是观音山脉群山。原三八镇总面积为73.53平方公里,总人口1.4万人,分设诚迳、二七、莲塘、三联、双里、下三八6个行政村。

  (一)原三八镇(今石角镇三八片)
  三八镇在革命战争年代是中共组织领导武装斗争、以农村包围城市的前沿阵地,在该镇的农村建立过许多据点和根据地。该镇的革命历史可从20世纪20年代初写起。当年该镇诚迳的宋华、高大彪等数名青年在广州做榨油工人,他们受到进步思想影响,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参加油业工人工会,并参加党领导的省港大罢工和著名的广州起义。宋华还被选送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结业后被派往清远石板乡领导开展农运工作。此后,他的足迹踏遍粤北的仁化、南雄、乐昌、曲江、英德等地区,成为省农运特派员、党的中层干部。广州起义失败后,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牺牲。

  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冬,在该镇诚迳建立中共清(远)佛(冈)特别支部,宋业安任特支书记。同年冬,该地区的人民积极配合党领导的青年抗日先锋队和抗日自卫团武装,袭击入侵途经这里的日军,毙敌、伤敌10 余人,鼓舞潖江人民的抗日斗志。诚迳地区的中共地下组织自抗日战争时期创建后,一直坚持到佛冈全境解放。

  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3月,中共石角支部(包括三八地区)在中共佛冈县委书记刘少中的直接指导下,发动支部党员和东壁(属石角镇辖)、诚迳村的进步青年在诚迳水口村举行武装起义。起义队伍编为清从花佛人民义勇大队第九中队,钟文光任中队长,宋振任指导员。同年8月党又在诚迳村发动群众组建武装队伍一南山武工队。在解放战争时期,这支武工队一直活动、扎根于该镇的广大农村地区。武工队在上里、下里、三联等地活动时获得过国民党方面的不少重要情报。1945年5月30日,北一支主力团和佛冈游击队获得地下党组织提供的情报后,在该镇挂牌径地段伏击国民党军,取得歼敌一个整营的大捷。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北一支属下的游击部队和东三支四团的部队常到该镇的农村活动、扎营,创建了诚迳、双里(上里、下里)、三联、大白洞等革命游击根据地。三八镇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1994年7月1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三八镇为革命老区镇。

  (二)原黄花镇(今石角镇黄花片)
  黄花镇位于县城南面,东与从化市良口镇接壤,南连佛冈县四九镇,西接汤塘镇,北与石角镇为邻。2016年,全镇人口6000多人,分设车头、黄华、滴水岩、存星4个行政村。

  黄花是个林业镇,以林、粮为主,山林面积7.2万多亩。境内群山环抱,层峦叠嶂。林木资源主要有杉树、松树、樟树、柯树等。水果类主要有水柿、白榄、青梅等。其中水柿为拳头产品,有水柿之乡美称。矿产资源主要有石英石、矿泉水等。

  黄花镇是佛冈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1945年8月,中共潖江县委发动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宣告成立潖江人民抗日义勇大队,起义后把队伍拉到黄花地区安营扎寨,把黄花建成潖江第一块红色游击根据地。在整个解放战争时期,广东人民解放军江北支队第四团、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北江第一支队第六团长期在此驻扎。革命武装部队在这里上课练兵,从这里出发袭击敌人;打了胜仗回黄花表彰庆功;受到挫折,返黄花总结整训。1948年11月,江北支队四团在这里召开军民联欢会,宣告四团成立。同月,从化、清远、佛冈3县的敌人联合向黄花大举“围剿”“扫荡”,四团的战士和黄花的革命群众团结一致,并肩战斗,运用游击战术,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取得了空前的伟大胜利。1948年冬,在这里建立起潖江地区第一个乡级的红色政权一黄花乡人民政府。黄花人民在革命的战争年代,对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表彰黄花人民的革命精神,1994年月7月1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黄花镇为革命老区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