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高围村是解放战争游击区,村内有高围、龙里、丰岗、山仔、后岗5个老区村。该村位于四九的南部,东、南、西三面环山,山高林密,地势险要,只有2条直通从化的羊肠小道,是过去开展武装斗争的好地方。自1939 年起,中共地下组织就以联升中心小学党支部的所在地一黄氏宗祠为据点,发展党员,领导群众,与反动势力的代表一大地主、反动乡长黄仲华开展斗争,为革命作出过贡献。1994年3月19日,清远市人民政府批准该村为解放战争游击区。

  一、建立联升中心小学党支部进行革命斗争

  1938 年冬,该村青年黄瀚明跟随以黄劲秋为支队长的四九战时服务团参加一五四师的随军工作队,1939年黄瀚明在随军工作队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徐青、余萍领导下回潖江开展革命活动。

  1939年4月,中共从潖区委在四九活动,暑假期间,区委领导谢永宽在该村黄氏宗祠举办二期干训班,该村进步青年黄凤连、黄凤仪等参加学习并在194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成立中心小学党支部,支部书记为唐凌鹰。

  1944年,中共潖江县工委黄信明、黄敏以教师身份在四九中心小学开展地下活动,出版进步刊物,收集情报,利用抗日合法手段与反动势力作针锋相对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该村人民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游击根据地,恢复武装斗争,成立农会等组织,与该地区反动乡长黄仲华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迫使黄仲华在1949年4月逃离四九,四九全境迎来了解放。在解放战争中,该村黄良、卢锦棠、黄艳星、卢朵琴等先后参加中共组织,使党的队伍不断壮大。

  二、建立农会、民兵、妇女组织开展革命活动

  成立农会,组织农民开展革命活动。1947年8月,黄渠成奉命回潖江恢复武装斗争,成立清从佛人民义勇大队,控制了四九地区。1948年春,该村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成立了农会组织,黄云章任农会会长,黄光辉任副会长,会员有黄洛温、黄捷女等20多人。农会成立后,长期受地主压迫剥削的农民积极响应号召,投入对地主的斗争。是年3月下旬,农会带领群众清算反动地主、伪乡长黄仲华,抄了他的家,开仓清粮2万多公斤,分给800多名贫苦农民,并抬走大猪4头、鸡20只,第二天在松下智育学校召开群众大会,宰猪杀鸡庆祝斗争的胜利。接着,又对地主龚桥进行开仓清算,担了稻谷2500多公斤支援游击队。通过这次斗争,从政冶上打垮地主的威信,经济上没收地主的财物,长了贫苦农民的志气。慑于农会的威力,其他地主也同意农会的要求,减少租息。农会还征缴地主的枪支6支、子弹300余发、粮食1000多公斤供给游击队,解决部队的给养。此外,农会还动员青年参军,在后岗田厂设立联络站,方便游击队活动。1949年4月,四九建立新政权,农会公开行使职权,领导农民清匪反霸,进行土地改革运动。

  成立民兵中队开展武装斗争。随着农会组织的成立,群众敢于起来斗争。1948年3月清算反动乡长黄仲华,该村青年积极分子组建民兵中队,黄炳南任中队长,黄光辉任中队副,参加民兵的有卢榕潮等24人。由于黄仲华家在该村,所以民兵轮流值班,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监视黄仲华行动,为游击队提供情报。1949年4月,该村民兵10多人配合游击队飞龙中队,在一天晚上袭击敌自卫队炮楼,活捉自卫队人员5人,放火烧了炮楼,迫使黄仲华连夜逃离四九。民兵还参加救护游击队伤员工作,农会也以民兵为骨干向地主征收粮食,打击地主势力,为配合游击队较早地解放四九作出贡献。

  成立妇女会开展反封建斗争。为组织妇女参加革命斗争,1948年4月,地下党员黄凤连、黄凤仪发动黄捷女、龚志英等30名妇女,成立了妇女会,推选黄捷女为妇女会主任,龚志英为副主任,会员有莫湖兰等。妇女会员深入各村进行反封建制度的宣传,提倡男女平等,黄凤仪还公开宣布解除自己的童养媳婚姻。1949年9月,妇女会动员全村妇女做好割送马草2000多斤、设立茶水站等支前工作。

  三、建立支持革命的“两面政权”进行革命活动

  1947年8月,黄渠成率领6位同志回四九恢复武装斗争,发动在家的党员和进步群众突袭国民党联升乡公所,一枪未发缴获长短枪200多支,子弹2万多发,活捉敌乡长黄仲华的亲信一黄文光(傻榕保),成立清从佛人民义勇大队。同时成立中共清从佛边区工委,书记黄渠成,领导四九地区的革命斗争。工委派人打入敌自卫队,做好自卫队的统战工作,如该村黄杏标在乡公所工作实为游击队所掌握利用,使自卫队不干扰游击队活动。1948年3月,游击队与该村农会清算敌乡长黄仲华后,黄仲华等龟缩在圩镇乡公所及炮楼,不敢轻举妄动。四九农村为地下党所控制,保甲长也为地下党所利用。1948年秋,该村保长根据游击队的需要,征集太公祖偿的粮食3500多公斤给游击队,利用保长的身份购买手枪2支、子弹100余发交给游击队,并代游击队购买布料、药品等军需品。1949年3月,在乡公所任职的黄杏桥得知敌人要进犯四九的消息后,将情报送给游击队,游击队集中兵力阻击,取得战斗的胜利。游击队还带领贫苦农民开展对地主实行减租,群众斗争热潮高涨。同年4月,该村大地主、敌乡长黄仲华慑于人民的威力,连夜逃离四九,四九成立新政权开展支前、清匪等革命活动。

  四、发动群众参军参战,支援部队

  发动群众参军参战。1947年秋,四九成立人民义勇大队后,清算敌乡长黄仲华的罪行,贫苦农民踊跃参加革命队伍。1948年2月,该村先后有黄良、黄艳星、卢朵琴等27位青年参加人民义勇大队,编入属下的飞龙中队,活动在清从佛边区一带,并与敌英勇作战。同年3月,敌人千余人向清从佛边区“扫荡”,飞龙中队与其他中队在大白洞与敌遭遇,激战1日,取得战斗胜利。同年5月,江北纵队四团(原义勇大队)在从化坪地休整,遭敌包围,飞龙中队在突围战斗中英勇阻击敌人,该村战士黄石权、黄德元、黄杏川为掩护部队突围而英勇牺牲。后该队又参加水头耀洞战斗、江坳伏击战和古楼山阻击战。1949年4月,飞龙中队与该村民兵深夜智烧四九炮楼。在解放战争中,该村群众还参加抢救伤员工作,如得知坪地遇敌包围后,该村农会在副会长带领下组织10名民兵赶到坪地,抢救伤员,掩埋牺牲同志的尸体,送粮送水,支援部队。

  筹集粮食,支援部队。1947年8月成立义勇大队时,该村发动群众筹集粮食1000多公斤送给游击队。1948年,该村农会向地主及太公祖偿征集粮食5000多公斤,1949年年初游击队在该村后岗活动时,发动群众捐粮500多公斤支援游击队。在解放战争时期,该村为游击队提供粮食7000公斤,解决游击队的给养。

  为武装斗争提供武器。1948年,农会向游击队提供长枪6支、捐款购买手枪2支、子弹100发。该村开明人士黄英才主动献出手枪1支、子弹50发交给游击队,解决部队缺乏武器的困难。

  在解放战争时期,该村共动员27位青年参军,在武装斗争年代里黄石权、黄德元、黄杏川等6位同志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该村先后为革命献出粮食7000多公斤、枪支9支、子弹近500发,解决部队的给养和武器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