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上岳村大事记略
宋代朱文焕率兵抗元
两岳始祖朱文焕官至宋大理寺评事。宋祥兴元年(1278),朱文焕奉命招募义兵抗击元军,在广东的韶关筑城抵抗,韶关被元军攻破,他率军退至英德。宋祥兴二年(1279),在英德与清远交界的北江沿岸一带,朱文焕率领义军与元军在江面和陆地上展开激烈战斗,激战数日,宋军伤亡惨重,朱文焕也身负重伤,但仍在船上击鼓指挥抗击敌军,最后因寡不敌众,以身殉职。时朱文焕子朱继贤也随军参战,后将遗体背负至清远旧横石安葬。
明代敕封祖孙乡贤
明嘉靖七年(1528),上岳始祖朱璧及其孙朱琳由朝廷敕封为“祖孙乡贤”。朱璧曾任兵部主事,永乐二年(1404)补工部主政。他勤率营善,孝友彰闻,志行端洁。其孙朱琳于明景泰四年(1453)任福建龙溪县知县,廉以持己,严以率属,尤加意恤民。两广总督林富于明嘉靖七年(1528)上奏朝廷,朝廷为旌表祖孙二人政绩与德行,特下诏准许入祀乡贤祠,并设立牌坊。其中乡贤朝瑞朱公祠(朱璧字朝瑞)和乡贤象山朱公祠(朱琳字象山)建在上岳村,并在清远县城南门大街建造旌表其祖孙两人的科第名贤坊。明弘治年间(1488-1505),科第名贤坊建成,位于清远县城南门大街中道。此坊门额上横书“科第名贤”4个大字,原定由宗师徐花农书,他因试务繁忙而移文谕邑侯(清远县令)刘汝霖手书。背面“诒谟绳武”4个大字,由孝廉宋诠生手书。
抗清护邑
清顺治三年(1646)冬,清兵攻陷广州,准备继续进军清远县,清远县告急。官府上奏朝廷,南明朝廷封下岳人朱学熙为明翰林院待诏(秘书郎),特下诏命朱学熙死守清远县城。
成忠义军,会同潖江合族共3000多人急赴清远守城。清兵攻城时,朱学熙、朱应遴和清远守城将士昼夜坚守。清兵围城多日,城内将士缺衣少食,朱学熙与朱应遴倾尽家财,支持守城将士费用开支,以等待援兵的到来。后清兵势大,攻破城池,两岳忠义军与清兵展开巷战,最后终因粮械已尽,外援又绝,两岳忠义军大部分战死,只有少数生还者跟随朱学熙退入其家中青林草堂。退入草堂后,朱学熙取先人兵法书画焚毁后自缢。其时,朱应遴父子仍与清兵抗衡,后终因寡不敌众而力竭,夫妇两人在清远县城家中闭门殉节,其子朱裘伯则力战而死。这一役战况惨烈,清远县城守军4万余人,包括潖江合族3000余人及两岳忠义军300余人,绝大多数战死或自尽,几乎无人生还。南明永历二年(清顺治五年,1648)由明御史饶元横奏请明廷,下诏封赠朱学熙为翰林院学士,并谥封为忠愍公,准付国史馆立传并在死事地建专祠,由守士官岁时致祭。
清代平息土地归属争端
清乾隆末年,两岳曾因关前圩一带土地归属问题与人发生争执。潖江关前外铺屋以及石桥仔一带一直以来都是上岳、下岳的祖业,被秧坎埔一名土恶霸伪造地契,用簕竹(带刺的竹子)将该地团团围住而强行霸占,两岳多次制止不听。清光绪初年,两岳先派乡绅朱叔芳(名本毅)告到县衙。当时清远县县衙传双方当事人进行审理,由双方出具证据。经县衙审理查明:关前圩一带确属两岳祖业。清光绪九年(1883)二月二十四日,秧坎埔恶霸纠集3000多人,连续两天扬旗击鼓到高路向两岳挑战。两岳父老先行劝阻本村青年切莫冲动,后终因劝阻无效,两岳青年愤而前去迎战,结果秧坎埔的人因惧怕而四散逃走。三月初,秧坎埔到外地纠集1000多人,趁两岳村无防备之机分两路袭向两岳。两岳父老们决定以逸待劳,闭门护卫。后两岳子弟忍无可忍,集数百人两路迎击,结果打败对方,把对方迫回秧坎埔。为平息事态,朱氏监生朱兆鹏、父老朱日联到县衙请求处理。县衙升堂召双方到来宣布:“水流以东为朱姓地,以西为秧坎埔诸姓地。”秧坎埔人不肯签字。第二天再审时县衙宣布:“如不肯签字,此地一律充公。”然后令书吏写一纸结文,强迫大家签字,最后这场争端暂时平息。
两岳与关前圩土地归属争端虽经清远县衙强判暂时平息,但秧坎埔恶霸仍然不服。在强判的光绪九年(1883)五月二十二日汤塘周姓与高滩谭姓械斗,清远县令罗炜亲到弹压。五月二十五日回关前社学堂时,因误信秧坎埔恶霸的一面之词,罗炜偕同潖江司将石界碑竖起,将判给两岳的土地又圈给秧坎铺。两岳乡绅闻讯后到现场求情,要求勘查核实。当日正逢圩日,两岳有很多趁圩族人涌到现场观看。罗炜见有众多两岳人,误认为两岳人要闹事谋害县官,急携护卫回县城。回县城后,罗炜将情况禀报督司,要求派兵剿办。六月初八,罗炜率官兵1800多人到上岳、下岳弹压,并张贴告示,诬说上岳、下岳人想造反。当时两岳人人深感冤枉,有不少人想集中对抗官兵,后由两岳乡绅族老强行制止。数千村民只好忍气吞声,走散他乡避难,只留下几名乡绅在村应付。村民走后,罗炜纵容兵差对全村进行抢掠,无论是谷米、衣服、书籍、书画、古玩等物均被洗劫一空,连田里成熟的稻谷也被割掉。由于两岳村民四散出走,罗炜抓不到人,不好销案,于是强迫乡绅缴枪。乡绅无枪可缴,只好找到五支破旧枪械,连同一面团练旗缴交。这时罗炜仍不解恨,命兵差放火烧屋,连烧数十间民房后才肯离开。此段史实,后被村民称为“昏官横行两岳遭劫”。
清代两岳乡勇退敌护村
清道光三十年(1850)七月,长宁(今新丰县)黄毛五率流寇数百人与英德邓十富、周亚华会合,数千人占据关前圩(在今龙山镇),遣骑拥众围攻上岳。围墙垂陷,下岳绅耆率乡勇数百及时往救,上岳得以解围。过两日,上岳乡勇与流寇大战,黄毛五等部败退至九子岭(今汤塘九岭村),向吉河北撤。
清代重修科第名贤坊
科第名贤坊建成后,经年累月风吹雨打,至清康熙中期(1662-1722),该坊梁柱倾斜。康熙四十六年(1707),清远县令汪苕文谕两岳重修,两岳父老发出倡议准备施工时,因村中有事而未实行。清咸丰年间(1851-1861),清远县令程兆桂专函促两岳重修。于是两岳绅耆朱德赞等集合族众商议,筹得维修银3000多两,到清远上廓连昌石店联系开凿石柱事宜,并交订银10两。后因上岳白牛迳佃户抗租事急需处理,修坊工程再次中止。至光绪初年(1875),科第名贤坊因年代久远没有维修,终于倒塌,该地仅存遗柱。
清光绪十八年(1892),两岳童儒数十人赴清远应试,见有人在此摆卖杂物,恐日久遗忘,归告两岳族老绅耆,一并商议重修牌坊。计划拟定并择吉日兴工时,却被白米埔生员朱耀垣争占,诬称为其先祖朱稚进士坊。两岳禀之于官,并推朱濯亨等人与之理论,县衙不敢断。之后曾两讼于广东巡抚,最后判两岳胜诉。其批文有“朱耀垣身列胶庠,自应读书明理,胆敢争占名贤坊,诬为伊祖之坊,是可忍,孰不可忍”之句。旋移批文到清远,判还给两岳朱氏重修。清远县衙于光绪十八年(1892)七月二十日在县城四个城门张贴告示,责令科第名贤坊原址前后左右各铺宅(分别为康宅、李宅、三隆广昌、联合)不得阻挠。科第名贤坊自清光绪二十年(1894)三月兴修,至八月告竣。其时两岳族老绅耆择吉日,于当年九月二十八日开光祭祖。是日,朱氏族人衣冠整洁,用仪仗、八音(乐器)恭抵科第名贤坊行礼。时有贺客数百,遂设宴十桌款待嘉宾,声势浩大,清远县城为之轰动。其后,在清远县城居住的清末榜眼朱汝珍曾多次到科第名贤坊拜谒。此后在民国期间,因时局混乱、战乱频发,该坊遭到毁坏,遗址不存。
抗日自卫
1938年冬,上岳、下岳一带遭日军飞机轰炸,其中上岳的敦厚里、朝瑞朱公祠、黄泥塘(地名)以及下岳的南兴里、堂心里等均受创严重,上岳村民死伤十多人。1939年年初,上岳青年踊跃参加中共潖江地方组织领导的抗日先锋队,并组织成立仁安乡(包括上岳、下岳、粮头埔等村)抗日自卫队,由族人捐款配备机枪3挺、步枪 20多支。1940年12月,日军300多人侵犯从化鳌头,自卫队配合国民革命军152师911团,在蔗园击退日军。1942年5月和11月,先后4次迎击日军。其中一次是日军70多人窜到下岳村,由自卫队单独击退,并在战斗中活捉1名日本军官,押解到当时驻龙南石脚下村的国民革命军62军军部。
1936年创建普美学校
上岳村曾在 1932年办有象贤初小和普美初小,但规模很小,不能满足子弟就读需要。一个大村庄没有一间像样的学校,令两岳族人十分不安。在族人朱佑汉的倡议下,于1936年开始筹建普美学校,地址选在黄姜岩与秧坎咀之间地带。筹建新校倡议一出,族人热情高涨。其中,该村的开明绅士朱庆忠将准备为自家建房子的所有青砖及大部分杉木捐献出来;朱桂源宁愿住茅寮,也将自己筹备建住宅的青砖无偿献出;茂生堂朱润庭、朱佐坤、朱桂源等兄弟叔伯一致同意将几亩旱田无偿献出作建校用。建校不足的资金则由族内公尝与殷实户捐谷、捐银筹集。在全族老少同心协力之下,1948年一所占地面积 25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的全新学校建成了。这是当时潖江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乡间小学。
1949年以后,将普美学校更名为上岳小学。由于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村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人数不断增多,为解决学校校舍明显不足的问题,采取国家资助、生产队派人力的办法扩建校舍。但由于当时的条件所限,扩建的校舍都是泥砖或火砖瓦木结构平房。1990-1993年,通过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和学校向学生收取教育费附加、建校费等途径筹集资金,先后建成两幢砖混结构、楼高三层的教学楼。2006年,开展校舍危房改造,通过上级专项资金和承建商垫资的办法筹集建设经费,拆除原四合院式的校舍,并在原地西北面建成一幢混凝土框架结构、楼高四层、建筑面积达150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较好地解决功能场室及教师办公用房。同年,又建成一幢较为规范的教师办公楼。2007年经佛冈县人民政府批准,上岳小学恢复原“普美学校”校名。2007-2008年,在整合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时,从化围小学及下迳小学并入普美学校。
在普美学校的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得到朱氏族人、校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许多热心人士先后为学校捐资捐物,体现尊师重教的精神。2012年10月27日,上岳普美学校举办建校 80周年庆典活动。至2015年,普美学校总面积13434平方米,教学楼、教工宿舍楼建筑面积3300平方米,有1~6年级共21个教学班,有教职工40人,学生902人。
分田到户
1981年7月,中共佛冈县委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在全县推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后来统一称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责任制以分田到户为主,故上岳村民把责任制称为“分田到户”。
分田到户工作启动时,上岳全体村民以各自然村为单位开展田地丈量、造册上报工作,只用十多天时间,就把耕地(包括水田、旱地)落实到各家各户。这次分田到户,结束自50年代后期以来以集体耕作为主的形式,被上岳村民称为“第二次土改分田”。当年分田到户宣布承包期为15年,1999年1月,上岳村按照全县的部署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延长承包期30年,另对山林承包期延长50年。
族人齐心护古墓
1986年,京广铁路双线改造,清远地段的工程承包方要将朱文焕墓铲去以建工人的住宿、办公厂棚。两岳族人发现后,亲临现场坚决制止,墓地因此安然无恙。2001年,朱文焕墓附近的村民要将墓地夷平种植砂糖橘。两岳朱氏族人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制止,墓地最终得以保存。
以上两次护墓事件,使朱文焕后裔激发起保护古墓的决心。2002年5月12日,来自清远、佛冈、花都、广州、台山、恩平等地的朱文焕后裔,在广州仁和镇兔冈村召开重修朱文焕古墓会议,并成立重修古墓理事会,并向市、县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文物古迹的申请。2004年获得清新县的批复。
2003年4月2日,维修古墓理事会在清新县升平镇古墓现场召开。会议由常务副会长朱树棠主持,会长朱培坤作讲话和布置,集体作出维修古墓两项决议,并发出捐款倡议书。会后,族人踊跃捐款,共筹得重修墓园资金40多万元。
2006年,首期维修工程基本完成。朱文焕古墓前的护坡种上柏树,墓前建有停车场,墓侧竖有碑记,一幢两层的抗元英雄朱文焕纪念馆竣工。从竣工的第一天起,族人朱伟流就住在这里,悉心管理墓园。2010年由清新县人民政府申报朱文焕古墓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砂糖橘产业的兴衰
90年代后期引进并迅速铺开的特色产品砂糖橘曾是上岳村乃至佛冈县的经济支柱,为上岳村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上岳村容村貌人居环境、交通状况的改善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一些种植大户,单项年收入可达50万元以上,最大的种植户种植面积超百亩,年收入最高超过70万元,上岳村民过上红火的日子。
2011年起,生机勃勃、茂盛婆娑的砂糖橘果树,原本常年墨绿油亮的叶子开始出现锈迹斑点,继而发黄,树上挂着的果实有些即便过成熟期也还是青的,而且果实比往年小得多。这种情况人们起初还不重视,只是例行喷些杀菌的农药。到2012年,情况严重多了,发黄的树叶到处可见,成熟期到了,可不少果树仍有近半的果实是又小又青,就像永远长不大似的。人们好奇地扒开树下的泥土,结果发现,凡是树叶发黄的果树,树根都是枯死腐烂的。村民们开始喷洒各种各样的药物,有的农户干脆把发黄的果树砍掉,补种上小果苗。但任何药物对这种病都无济于事,情况不仅丝毫没有好转,而且病情不可遏止地迅速蔓延开来。到2013年,上岳村昔日一派墨绿、人见人爱的砂糖橘,竟然或满树枯黄,或枝叶凋零,一片病态。到年底成熟期,虽然树上仍有不少的果实,但没几个是成熟的。
砂糖橘患上“黄龙病”,其病情蔓延速度之快、传播范围之广,是人们始料不及的,而且,还没听说有能防治“黄龙病”的有效药物。短短几年时间,不仅上岳村的砂糖橘全部毁灭枯死,遍种整个佛冈县各乡各村的砂糖橘也寥寥无几了。
重修朴山朱公祠
2014年5月,鉴于龙卷风毁损朴山朱公祠部分设施的情况,朱朴山族裔组织重修宗祠事宜,主要修复被毁的设施,并对宗祠神台进行重修。为做好重修工作,由朱朴山族裔成立朴山朱公祠重修活动组委会,由朱日林担任主任,组委会内设秘书、筹资、组织、接待、生活、安全、检查7个小组,并发出《修缮朴山朱公祠募捐倡议书》。经组织发动,这次重修朴山朱公祠,捐款人士有朱朴山后裔(四美族系)、出嫁女、同宗兄弟及花都朱村等族人,包括个人409人,族村及族系祖14个,募集捐款共21万多元。
2014年11月7一8日,在上岳横围朴山朱公祠举办重修竣工庆典活动。在活动现场,除组委会主办人及各方族系代表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外,还组织醒狮表演、燃放鞭炮、文娱歌舞等,然后由族系依次拜祭上香,场面热烈,激动人心。
重阳敬老茶话会
据《两岳朱家族谱》记载,上岳朱氏族人十分重视遵守族规、乡规,讲究礼、德、孝、信。族谱中《柏庐公劝言四则》有:“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可知孝亲悌长,是天性中事。所谓“百善孝为先”,尊老敬老是上岳朱氏族人的优良传统。
2015年,上岳横围片举办重阳敬老茶话会。9月20日成立横围片敬老活动理事会,研究举办重阳敬老茶话会事宜。理事会设顾问、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财务等机构,分工开展经费募捐及组织工作。
10 月17日,重阳敬老茶话会在朴山朱公祠举行,朱朴山裔系60岁以上的在家老人共50多人参加茶话会。在活动中,敬老活动理事会理事长、副理事长分别讲话,然后组织上香祭祖仪式和合影留念。老人们和参加活动的人员共进晚餐。晚餐后,敬老活动文艺表演晚会为佛冈县2015年送戏下乡演出戏曲专场,由县委、县政府主办,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表演结束,敬老活动茶话会落下帷幕。
重修朴山朱公墓
2015年12月,由朱朴山族裔代表召开会议,研究朴山朱公墓重修工作,并成立朴山朱公墓重修工作理事会。设顾问、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委员,并设筹资、开支及审核、施工技术、财务监督等职能组。同时,以理事会名义发出《朴山朱公墓重修倡议书》,规定募集捐款办法。此次重修朴山朱公墓,参加集资捐款人数共338人,总捐款12万多元。
2016年3月12日,举行朴山朱公墓(与黄、谢儒人同葬墓)重修竣工祭拜仪式。仪式由朱松龄唱读祭拜口令,全体人员三鞠躬后,由各房系自行组织烧香祭拜。在重修朴山朱公墓并举办重修竣工祭拜仪式中,做到严格分工负责,广泛发动,组织严密,秩序井然,体现出上岳村族人敬祖遵训的精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