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城传统村落:石角镇回岐行政村——下回岐村
2024-04-29

明代,属清远县善化乡。清初,属回属善化乡。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属清远县回属德和安良分局。1930,属清远县回岐区德和乡。1941年,属清远县第二区德和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清远县第十区回岐乡。1958年,属清远县清西人民公社回岐大队。1959年,属清远县山塘人民公社回岐大队。1966年7月属石角人民公社回岐大队。1983年,属清远县石角区回岐乡。1986年,属清远县石角镇回岐行政村。1988年,属清城区石角镇回岐行政村。1992年,属石角镇回岐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石角镇回岐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何、叶、李、成、吴、朱、冯、郭、梁、胡等姓。据由原清远市文化局局长、清远文史专家罗耀辉编纂的《清远姓氏》记载,石角镇有3200多何姓人,主要族支来自南雄珠玑巷,开基祖名祖达,于明代迁入,已传20余世,回岐是其集居之地。叶姓祖先从福建迁入广东南海,并于明代再分迁至此。这一支叶氏也已发展到20余代,人口1800多人。李氏早年从南雄珠玑巷迁来。成氏从清远善化乡留禾仓(今清远市清新区三坑镇陂头北向村)迁来。朱氏从今三坑镇白米埔迁来。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1713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同胞有25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何姓,是清城区人口排名第七、清远市排名第九的大姓,历代名人辈出。清末民初,清城境内何姓人物中以下回岐村的何泰阶为代表。
何泰阶(1850一1921年),字履中,乳名科仔,出身贫寒,勤奋好学,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中岁贡生。清宣统元年(1909年)他当选为广东省咨议局议员,兼清远县安良总局学务公所自治所理事,为人正直,不徇私情,其妹夫为贼,何建议县长严办。同年,县境暴雨成灾,他亲往请赈,得省港九善堂、华东医院拨款支持。1918年8月县境发生灾荒,他与麦楚珍积极募捐平粜,次年开办平粜公所,任副总理。1920年他任县维持名胜协会总协理,主持维修飞来寺。他积累资金,置有田产数百亩作为创办的岐新中学(太平中学前身)的校产。他的品德深受各界人士尊重。



几十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大力兴修水利,对防治水患、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其中,1956年,在回岐大岗头至塔冲村之间建立电排站;2005年,兴建德和水闸,将两段堤连接而成,后改称回岐水闸;2008年10月,建立德和围电排站,增强当地防洪能力。目前,沿江大堤已按抗御百年洪水标准进行全面加固,抗洪能力大大加强,加上上游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清远过去“逢雨必浸,大雨必灾”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