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村,位于源潭镇西部,距镇人民政府约5千米,村域面积约0.62平方千米,始建于清初,由南迁移民聚居而成。因村庄位于峡山凤髻顶的南面山麓的山脚下,地形像凤凰尾一样,故得名凤尾村。

  清初,村落属清远县捕属靖定乡。清末,属捕属源潭安良分局。1930年,属兴靖区镇平乡。1942年,属兴靖区源潭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3年,属第四区新马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新马大队。1959年,属源潭人民公社新马大队。1983年,属源潭区新马乡。1988年,属清远市清城区源潭镇新马行政村。1990年,属源潭镇新马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源潭镇新马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蔡、李、罗、胡、陈、王六姓。罗姓于清初从今新丰县迁入。蔡姓祖先从河北迁移至广东梅州丰顺县,清咸丰初年从丰顺县田心围迁移至此。李姓从佛冈迁来。陈姓和王姓都是从源潭当地的连安村迁入。2015年末,村中有户籍人口500人。村民均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语。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番薯、木薯、花生等。改革开放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传统食品有白切鸡、焖鹅、粽子、刀切糍、糯米糍等。

  位于村东的三山国王古庙始建于清代,供奉三山国王等神位。古庙在“文革”时曾被毁,1995年由一些热心的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同胞、当地村民和寺庙信徒等捐资重建。逢年过节,村民都会到此祭拜。

  凤翔里门楼,始建于1933年,重修于2013年。门楼向东南,硬山顶,青砖墙,灰塑博古脊,板瓦屋面,花岗岩门额上刻“凤翔里”三个大字,墙楣彩绘壁画。旧时是村民出入必经之门,现在只是村民聚集聊天的一个场所。

  村中水、电、通信设施齐全,2012年初,凤尾村通过村民代表会议表决,大力治理村中“脏、乱、差”等现象,全面绿化、美化村居环境。全村村道实现水泥硬底化,并建有垃圾收集点,村民还主动空出村前闲置地,建设休闲娱乐场所,修缮村前池塘,在主巷道铺设彩色水泥砖,同时按标准安装大小太阳能灯共13支。2013年11月,凤尾村被评为清城区生态文明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