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廷良(1874-1930年),别号教打良,佛冈县烟岭高坝村人。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范廷良青年时期靠外出补鞋维持家计。他在深圳宝安县摆摊补鞋时,遇上一位漂泊江湖的卖药老人,携带一妻一女。范廷良免费为老人修补急需赶路穿的鞋子,使老者深为感动,经过攀谈后两人结为知己。这老者原来是河南少林高手,绰号“铁沙头”,他说这次云游江湖,意在结交天下义士。范廷良听罢万分欣喜,立即上前拜他为师。从此,范廷良便成了“铁沙头”的徒弟,跟着师傅闯荡江湖。“铁沙头”不但身怀绝技,通晓南拳北腿,而且跌打、正骨医术十分高明。范廷良从师学艺,虚心求教。“铁沙头”对范廷良耳提面命,直至满师。范廷良学成后,决心把武术和医药(跌打、刀伤等)知识传授给亲人。于是他在家开设武馆,把大儿子少威、二儿子少雄、弟弟飞龙、侄儿华胜等作为培养对象,根据各人特点,因材施教,教他们练进攻、防守,力求达到炉火纯青。据说,他家门前有棵水桶般大小的枇杷树,常作为拳练目标,几年后,枇杷树因长期被击打,导致树皮剥落而枯死。在他的教导下,各人都学有所成。

  范飞龙(原名范深精)善打飞铊和飞耙。每次摆街演武开场,他都用飞铊指挥围观群众,扩大表演场地。飞铊如长蛇腾空,几乎触及群众面部、腹部、上肢、下肢,但又从不伤人。他的飞耙如旋风急转,锐不可挡。有一次他和潘万程比武,潘万程用飞铊,他用飞耙,一交锋他的飞耙就将潘万程的飞铊绳卷住,连人带铊拉了过来。

  范少威(1895一1967年)又名阿奎,为人好打抱不平。他不仅掌握了父亲传授的武艺,而且还超越了父亲。他善舞双刀和大刀。他舞双刀时,只见寒光闪闪,刀声呼呼,触目惊心,观众无不屏气凝神。双指插墙取砖是他的绝技,他运气功于指,插入墙中,把墙砖取出,令观看者瞠目结舌。

  1931年4月,范少威收到一封从暹罗(今泰国)广东会馆寄给他父亲范廷良的信,信中说英国的著名武林高手皇里依玛在暹罗打擂台,许多东南亚和中国的武林好汉惨死在他的拳脚之下,皇里依玛还口出狂言:“东亚病夫不堪一击。”因此,广东会馆特邀范廷良赴暹罗打擂台,为国争气。范少威看了信以后,誓要替同胞报仇雪耻。此时其父范廷良已经去世,范少威毅然代父领衔出马。当他到达曼谷广东会馆时,华侨听说来的不是范廷良而是他的儿子,都心有疑虑,担心范少威不能克敌制胜。范少威在会馆表演了精彩的“跃地弹飞”及“扑食”等招式,华侨们见他武功精湛,才投以信任目光,并与范少威研究与皇里依玛比武的对策,做好打擂台的准备。英国武林高手皇里依玛,绰号“皇老虎”,传说曾赤手空拳打死过一只老虎。此人有两手绝招:一是“将军飞腿”,一是“双牛斗角”,比武的对手多死于他这两招。5月13日是范少威与英国皇里依玛擂台决斗的日子,曼谷市民闻讯蜂拥到场观看,非常热闹。比武开始后,范少威采取防守策略,充分发挥动作敏捷、灵活多变的特长,巧妙破了对方的绝招,并从中探寻克敌制胜的招数。“皇老虎”一出场则猛打猛踢,企图一两个回合就收拾掉范少威。岂料最拿手的“将军飞腿”和“双牛斗角”都被范少威一一化解。此时“皇老虎”招数已尽,且体力不支,而范少威却从较量中增强了必胜信心。他看出“皇老虎”有点体力不支,立即将守势转为攻势,一阵短拳出击,接着一个“崖鹰落爪”,直取对方右肋,谁知对方身穿薄钢护甲,又硬又滑,无法折其右肋。接着他再来一个“仙人摘茄”,直取对方阴部,没想到对方又有护阴套。此时范少威有点着急和不知所措。这时,台下一位老华侨突然用客家话大喊:“阿奎,喉咙!喉咙!!”这话霎时使范少威醒悟,只见他空晃两拳,迅速运气到两指,接着一个箭步上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取对方咽喉,接着猛击一掌,把“皇老虎”打下擂台。不久,这个嚣张一时的“皇老虎”便气绝身亡。

  范少威击败“皇老虎”后,为防不测,在侨胞的掩护下,连夜乘船回国。范少威打败英国“皇老虎”的喜讯,很快传遍东南亚各国,大长东方民族的志气。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62军军长黄涛将军十分赏识范少威的武艺和人品,曾聘他到军部做武术教练,共襄抗日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