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后裔为主体的李姓
李姓姓源复杂,来源繁多,但其主源是出自古帝颛顼后裔利贞的一支。据传,颛顼高阳氏的裔孙理征为商纣王的理官(主管刑狱之官),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到伊侯之墟。在逃难途中靠采树上的果实充饥,后为感谢“木子”的救命之恩而以之命氏,从而产生李姓。这一传说,为历代大多数姓氏学者所认同。
李姓得姓后,不断繁衍发展,唐代成为其迅速发展期。经过唐代近300年的发展,李氏从原来一个影响较小的姓氏一跃成为中华大姓。唐以后,李姓迅速播迁到全国各地,先后形成30多处郡望,其中以“陇西”、“赵郡”最为有名。发展至今,李姓成为中国头号大姓,拥有近亿人口,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4%,不仅遍布中国,而且散布国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李姓是较早徙居清远的姓氏之一,发展至今,拥有族众25.8万多人,成为市内的第3号大姓,分布上以英德、阳山、清新较多。
李姓入居清远,最早可追溯到盛唐时期。时有阳山人李玉珪,与同乡何昌期应募入伍,加入平息安禄山叛乱的战争。在平安史、复两京的征战中,李玉珪屡立战功,人服其勇,被授予左卫将军。可惜我们今天已无法查找到这位名将的后裔。
市域现居李氏族群中,连州李廷珙家族的历史最为悠久。李廷珙是五代入宋的连州人。其先人于唐末由京都长安南迁至湖南郴州,徙居今宜章县东风镇元壁村。廷珙幼年丧父,由家在连州星子的舅父抚养教育,遂落籍连州。及长,初事南汉,任番禺主簿,后擢士军知兵马使,带兵驻守九嶷要塞。北宋乾德四年(966),廷珙审时度势,举兵起事,毅然归顺北宋。北宋大将潘美率师征讨南汉时,多赖廷珙引领之功。又奉诏出任广西总管招讨使,诸州残余势力望风归附。广西平服后,廷珙上京述职,甚得宋太祖赏识,擢为刑部尚书。李廷珙的后裔广布连(州)宜(章)各地,连州龙坪、西岸、星子等镇,尤多其裔,是连州李姓族群中最具影响力的望族。
入境较早的还有连山李氏。开基祖李长青,元元统年间(1333~1334),由南京迁来连山。后裔散布连山太保、吉田、福堂等地,逾8000丁口,为连山第2大姓氏。清远市首届政协副主席李积荣,第五届至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李雨松即其后裔。
除李廷珙、李长青等少数族支外,今市域的多数李姓人,均为李火德的后裔。李火德是两宋之际抗金名将李纲的后裔,李纲生李孟,李孟生李珠。李珠于南宋后期由福建邵武移居宁化石壁村,生下5子、以金、木、水、火、土为序取名。及长,令各迁一方开枝散叶。李火德由宁化石壁迁居闽西南上杭开创基业。这以后,金、木、水、土四房不显,独火德公后裔昌盛,遍布闽、粤、赣、浙、台诸省及东南亚和欧美各地。据传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是其第28代孙。由是,李火德遂成为海内外数以10万计的李姓人同尊共奉的大显祖。今清远市域亦遍布其裔。
英德黄花溪村李氏是火德公长子三一郎的后裔分支。该支李氏的开基始祖名臣,号初一,是火德公的七世孙。其父福四郎原居祖居地上杭,明初入粤发展,携带李君、李臣、李义三子同行。始居南雄珠玑巷,继迁乳源古母水。嗣后,长子李君侍奉老父,留居乳源古母水,季子李义迁广州城内九眼井定居,次子李臣携妻粟氏、黄氏于明永乐四年(1406)徙居英德黄花溪村开创基业。
当年李臣踏入黄花溪村地段时,见其地山环水绕,土地肥美,且居民稀少,遂择居于此。臣生2子,长名清,次名斌,至第三代发展成7个房支。尔后,这个家族瓜瓞绵绵,繁枝竞发,子孙后代衍居黄花、大湾和清新、阳山等地,数以万计。其中清新浸潭(不含桃源)、禾云等地的上万名李姓人中,绝大多数都是李臣的后裔。
迁居广州的李义,其曾孙辈中有个叫李应春的人,复从广州北迁到阳山太平大城岗肇基创业。李应春生有9子1女,后又收养一义子,形成“九子十房”。子孙繁衍昌盛,散布阳山、清新、英德、连州、怀集及湘桂边境县地,人口数以万计。今阳山4万多李姓人中,其裔占大多数。其分迁到县外的裔孙中,人数较多的有连州东陂白家城李氏(3000多人)、清新桃源沧边李氏(1500多人)等。
佛冈烟岭李氏为市域东部地区的著姓望族,开基祖李福智是火德公的7世孙。李福智于明初由闽入粤,生茂珊、茂瑛二子。两个儿子由母曾氏带着,徙居英德沙帽岭。茂珊生育四子,在其死后,四个儿子移至英德白石乡(今属佛冈)课田村开创基业,后裔再迁柯木岗、前所、高桥等地。茂瑛生有二子,他们的后裔分迁新丰遥田和佛冈高岗。
这个家族此后逐步向周边地区拓展,散布佛冈各地,今佛冈2万多李姓人中,多数属于这个家族的成员。同时还有分支移居英德桥头、望埠、黎溪等地,清城源潭高桥、清新高田李氏亦属其裔。
英德大站璟头李氏,开基祖李公政亦属火德公后裔,明洪武年间由福建上杭迁来。后裔散布大站、九龙等地,计有3000余人。英德横石塘、云岭、石牯塘一带有上万李姓人,据当地李氏族人提供的资料称,他们都是火德公的后裔。其中云岭锦田李氏,开基祖李景荣是火德公的9世孙。李景荣的父亲李受宗于明永乐十三年(1415)从福建上杭迁居广东长宁(今新丰县),李景荣于明景泰三年(1452)游历英德觅居,几经选择,最后相中今云岭锦田这片土地,认为是宜居宜业的风水宝地,遂于此开村置业,发族延脉。现锦田村有其裔4000余众,另有分支迁往周边乡镇。
清城源潭(含高桥)有近8000李姓人,其先祖多由佛冈烟岭和新丰岐岭迁来,均属火德公的后裔。龙塘、石角等地李氏,亦为火德公的后裔。
连南寨岗有2300多李姓人,先祖来自梅县,分别于清道光、咸丰年间迁入金光、官坑、老虎冲等村,现发展成为寨岗的第3大姓。据《梅县志》记载,梅县李氏基本上都是火德公的后裔。故溯其上源,连南寨岗李氏均是火德公的裔系。
除汉族李姓外,清远还有瑶族李姓,主要集中在连南,共有5000多人。其祖先来自湖南道州。曾经担任过韶关市政协副主席、清远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李志初就出自连南瑶族李姓族支。
李氏是中华姓氏中头等大姓,人才辈出,灿若星辰。清远李氏也代著风流。自宋至清,产生过6名进士,为古代清远科举文化增添过风采。本市籍李姓名人,除上面说到的李玉珪、李廷珙外,还有若干人物值得一提。
李修,字季成,北宋英州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志行高洁,工书法,为广帅蒋之奇门人。绍兴初,方希觉知英州,对修尤为器重。崇宁年间(1102~1106),诏籍元祐党人,立碑于端礼门,修与本州进士郑准、刘纬俱预党籍。
李南仲,北宋英州人。少聪悟,日记数千言,数日后师友诘之,掩书朗诵,一字不差。十岁举神童,授著作郎。归里省亲,自觉学术未精,乃隐迹罗浮,励学砥行,刻苦研读文史要籍。时人名其读书处曰“李秀岩”。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举授奉议郎,知康州,以治行闻。
李伯芳,字廷实,号有松,明英德人。嘉靖四十三年(1563)进士。历官两京刑部郎中、兴化知府。性慈和,政绩颇著。致仕后,闭门著书。万历十七年(1589)应聘出任《英德县志》编修,对地方史志事业有所建树。
李邦义,字宜生,明连州人,嘉靖丙辰科(1556)进士。任职虞县,有惠政,擢为兵部给事中、户部给事中。性耿直,故人多忌之。后升为太常寺少卿。他自知其正直言行得罪不少人,但毫不在意,依然坚持正直的行为规范,曾作诗自勉曰:“风尘已了燕京债,世事宁嗟蜀道难。此去沧州堪寄傲,不妨人作傲人看。”
李连城,号谨庵,清连州人,乾隆丁酉年(1777)拔贡,充任武英殿四库校录,后升怀集知县。办事廉明,邑人折服。父亡,辞官守孝。服阙,调任云南兴州(今玉溪)知州,兼理澄江府事。时澄江决堤,民苦于水患。连城率众筑堤,疏凿河道,民咸颂其德。后又历普安、贞丰知州,均有政绩。最后调奉天府(今沈阳)治中,越年殁于官府。李连城历官30余载,始终廉明勤政,口碑甚佳。他奉为座右铭的“为人不可有恕已心,居官不可有利己心”的名言,至今为家乡人所传诵。
李文楷(1886~1911),字国芳,清城高桥人。初执印刷业于汕头,继供职于新加坡《中兴报》、《南侨时报》。辛亥年归国参加革命,当年加入同盟会领导的广州起义,为敢死队队员。在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血战中英勇杀敌,击毙清军多人,身中数弹,仍奋力向前。终因伤势过重而牺牲,年仅24岁,为黄花岗72烈士之一。
李及兰(1902~1957),阳山大崀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历任国民党军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等职,后升任淞沪警备司令。此人一生追随蒋介石反共,但在抗日民族战争中是有功之臣,曾率部参加过武汉会战和鄂西会战、宜昌会战等大型抗日战役。其中宜昌会战,李部损失重大,贡献也最大,因为由于他率部始终坚守住了宜昌的石牌要塞,从而阻止了日军的长驱直入,保护了四川的安全。他的抗战事迹已载入当地史志。
原清远县李月云,是上海医学界有名的精英人物。她早年留学美国,获医学科硕士学位。民国30年(1941)在纽约纪念医院任肿瘤外科主治医师。民国25年回国,任上海妇产科医院肿瘤科主任。1952年后,任上海第一医院中山医院肿瘤外科主任,为中华医学会会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