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0 位的姓氏:祝姓
2024-04-14
祝姓
祝姓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一支源于古祝国,出自祝融裔孙之后。周武王灭商后,从祝融裔孙中选出一人分封于祝(今山东长清东),建立祝国。至春秋时,祝国被齐国吞并,原祝国公族遂以国为氏,称为祝姓。另一支祝氏源于先秦官职中的祝史,是以官职名称命氏的姓氏。还有一支祝氏来自南北朝的鲜卑族,鲜卑族中有人以吡卢为姓,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改姓祝。
祝姓得姓后,在发展中形成“太原”、“河南”等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祝姓名列第141位,分布以安徽、四川为多。在清远,祝姓排居第75位,8417人,分布以清新、阳山为多。
阳山太平镇是清远祝氏的主要发祥地。开基祖祝镇南原居湖南,约于明后期徙居阳山太平杏棠村。他生育5子,各自开枝散叶,后裔流布附近县地。长子智一携发妻李氏与偏房郑氏移居清远县,子孙散布今清新浸潭、石坎、江口、升平和清城横荷、洲心等地,现发展到4000多丁口。智三移迁怀集,智五去向不明,现居阳山境内的祝姓多为智二、智四的后裔,主要衍居太平、七拱、杜步、白莲、阳城等地,逾2000丁口。另外,连州有逾千祝姓人,主要聚居于九陂和连州市区,据悉,其先祖于清末自广西迁来。还有,连南寨岗也居住着100多祝姓人,其先祖是清道光年间从湖南郴州迁徙来的。这支祝姓现为瑶族。
祝姓的来源比较复杂。其中一支源于古祝国,出自祝融裔孙之后。周武王灭商后,从祝融裔孙中选出一人分封于祝(今山东长清东),建立祝国。至春秋时,祝国被齐国吞并,原祝国公族遂以国为氏,称为祝姓。另一支祝氏源于先秦官职中的祝史,是以官职名称命氏的姓氏。还有一支祝氏来自南北朝的鲜卑族,鲜卑族中有人以吡卢为姓,在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改姓祝。
祝姓得姓后,在发展中形成“太原”、“河南”等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祝姓名列第141位,分布以安徽、四川为多。在清远,祝姓排居第75位,8417人,分布以清新、阳山为多。
阳山太平镇是清远祝氏的主要发祥地。开基祖祝镇南原居湖南,约于明后期徙居阳山太平杏棠村。他生育5子,各自开枝散叶,后裔流布附近县地。长子智一携发妻李氏与偏房郑氏移居清远县,子孙散布今清新浸潭、石坎、江口、升平和清城横荷、洲心等地,现发展到4000多丁口。智三移迁怀集,智五去向不明,现居阳山境内的祝姓多为智二、智四的后裔,主要衍居太平、七拱、杜步、白莲、阳城等地,逾2000丁口。另外,连州有逾千祝姓人,主要聚居于九陂和连州市区,据悉,其先祖于清末自广西迁来。还有,连南寨岗也居住着100多祝姓人,其先祖是清道光年间从湖南郴州迁徙来的。这支祝姓现为瑶族。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