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攻潖江重镇--汤塘圩
1949年9月3日,共产党领导的潖江游击队,采用擒贼先擒王的战略战术,歼灭国民党驻守汤塘的一个保安连和一个联防自卫中队共300余人,一举解放了潖江地区重镇一-一汤塘圩。
汤塘圩是潖江的重镇,是潖江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水陆交通枢纽,所以国民党在汤塘圩常驻有重兵。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此设立“清(远)佛(冈)剿共指挥所”,专门搜捕潖江、佛冈的共产党员和围剿潖江游击队,制造白色恐怖,大肆屠杀革命志士和进步群众,妄图扑灭在潖江早已燃烧起来的革命烈火。反动武装以“剿共”为名到处烧杀抢掠,打家劫舍,无恶不作,弄得潖江地区鸡犬不宁,民不聊生。潖江人民对汤塘圩这个反动指挥所早已深恶痛绝,恨不得一把火烧毁这个危害民生的“马蜂窝”!
“攻打汤塘圩,捣毁反动指挥所,为革命难友报仇,为人民除害”,这是人民群众和游击队员的正义呼声,也是历史赋予共产党和游击队的使命!国民党反动派在这里驻有保安连120多人,联防自卫队170多人,基本上配备美式装备,实力较强。
正当游击队想攻打汤塘圩的时候,东三支四团(当时潖江地区游击队的建制)的主力部队,因解放战争的需要,已被抽调到东三支司令部,编入主力团,留下来的干部和战士不足100人。加上近期刚起义投诚的潖二谭通部队和官庄的陈泽和部队,共计也只有160多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所以要攻打汤塘圩,不能强攻,只能巧攻。
团部首长们经过几天的研究酝酿,决定采用调虎离山、擒贼先擒王之计,并分两方面部署:一方面布阵活捉汤塘联防中队长冯烈和逃到汤塘的原四九联防中队长陈海、联防队中队副郭才、县保安连连长卢志旺;另一方面采取奇袭敌营房据点,打它个措手不及,置敌群蛇无首,乱中取胜的战术。
1949年9月1日下午,有4个“商人”带着一个上身穿着白色唐装衫、下身着黑绸纱长裤的人,一起来到游击队驻地。原来这4个“商人”是游击队员,乔装打扮来到国民党汤塘乡乡长家,把乡长周开禹“请”了出来。
平日作威作福的乡长,今天站在游击队团首长面前,双腿颤抖,头也抬不起,频频地向团首长作揖道:“长官饶命,长官饶命!”团首长抓住机会,向他展开政治攻势,阐明我党政策,说明要攻打汤塘圩,捣毁“剿共”指挥所的意图。要他认清形势,弃暗投明,站到人民一边,将功赎罪,把死心塌地与人民为敌的“四虎将”交出来。乡长连连点头作揖,表示愿意效劳。
团首长命令他第二天晚上把冯、陈、郭、卢这四条“恶狗”请到他家(在圩外的松仔坝村)来,设宴热情款待,酒醉饭饱后,以打麻将为由将他们缠住,游击队到时将他们一网打尽!听了团首长的命令,周开禹点头称是,表示会照做。
第二天晚上,游击队部署好解放汤塘的战斗。一方面派出一个特别行动小组潜伏在乡长家,准备活捉那4个反动的家伙;另一方面分兵三路:一路由松仔坝过桥挺进圩市,一路由圩头向圩中心开进,一路由圩的侧面田中间直插圩市中心。三路部队像三支利剑,直插敌人据点。
入秋的夜晚,月黑风高,伸手不见五指。游击战士趁着黑夜,摸到汤塘圩附近的村庄、地头、田坎做好隐蔽,等待着进攻时间的到来。22点过去了,还未见特别行动小组的消息。23点又过去了,仍未见动静,团首长也按捺不住地来回踱步。他不时从窄小的窗口遥望远方,盼望着特别行动小组的喜讯早点传来。正在这时,特别行动小组的人回来报告:“四条恶棍今晚没有到乡长家,而是聚集在泰聚(店名)楼上打麻将。”这一突然变化的情况,使在场的人都十分惊讶。团首长的心里也七上八下,一时拿不定主意。大家的眼睛都集中到团首长的身上,团首长虽然心里着急,但仍保持冷静地思考,大口大口地吸着卷烟,不断来回踱步。
忽然,首长停下步子,丢掉烟卷,高兴地向大家分析情况说:“反动头子虽未进入我们的圈套,但仍集中在一起打牌,对我们仍然有利!我们只要攻入汤塘圩市后,将敌人分割包围,把反动头子围困在泰聚楼上,就可将他们歼灭。因此,战斗仍可按原计划进行!”
午夜12时,进攻汤塘圩的命令发出后,各路队伍按计划分别向汤塘圩指定的地点挺进。由松仔坝过桥挺进圩市的一路,以“小鬼班”为突击队,以狗吠的口技作掩护,摸着过桥。几个小鬼过桥后,摸进桥头堡哨所,出其不意地把敌人哨兵捆绑起来。大队伍接到桥头堡的钉子被拔掉的信号后,立即过桥向圩内挺进。其余两路也顺利地扫除障碍,迅速进入圩内。队伍进入圩市时,被敌人换岗的哨兵发现,当即交火。在陶园居、泰聚楼等据点的敌人亦向圩市街道开枪扫射。游击队立即将敌据点分割包围。战斗持续一个晚上。
第二天,游击队一面开展政治攻势,宣传:“我们的主力部队已经赶到,你们已经处于兵临城下的境地,你们的头头已被捉住了,你们要认清形势,赶快投降吧!”另一方面预先发动和组织群众,拿着担竿、锄头登上汤塘圩附近的山头,摇旗呐喊,制造大军压境的态势,威慑敌人。
到了晚上,据点的敌人仍在负隅顽抗,陶园居据点的机枪不断向游击队扫射。游击队发动群众,弄来一门旧式土炮,由松仔坝桥头向着陶园居楼上开了一炮,把敌人的机枪打哑了。同时,对泰聚楼里仍然顽抗的敌人则用火攻,游击队找来了两桶煤油,泼洒在泰聚楼、和昌铺的周围,熊熊的烈火烧了起来,置敌于火海之中。敌人顿时慌乱了,陶园居和乡公所的敌人从后门出来,泅水渡过潖江向西面逃跑。被困在泰聚楼、和昌铺的敌人立即派出周泰文等代表,到游击队阵地谈判,表示为维护地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愿意投诚。
汤塘圩被攻克了,敌人除突围逃跑的以外,被俘80多人,缴获武器物资一大批。攻克汤塘圩一战,我军以160多人的兵力,打垮了国民党一个保安连和一个自卫中队300多人。我方无一损失,这是游击队在武装斗争中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漂亮一仗。
解放了汤塘,游击队团部召开“军民祝捷大会”,表彰在战斗中立功的战士,还演出文艺节目。汤塘地区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大会,会场锣鼓喧天,鞭炮轰鸣,人们对拔掉“清佛剿共指挥所”这颗钉子,无不拍手称快。
(本文口述者在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潖江民众抗日义勇大队政训室主任、中共潖江县工委委员、中共清从花佛边县委书记、清从花佛人民义勇大队特派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粤赣湘边纵队东三支四团团长和北一支六团团长、中共潖江县委书记、潖江县人民政府县长等职,整理者曾任中共佛冈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共党史助理研究员)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