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石位于上岳古村西面约2千米的岳山山腰上,由两块大岩石组成。一石形似大铜锣,高约1米,石顶扁平,称为“锣石”;一石形似大鼓,可环坐七八人,称为“鼓石”。据当地人传说,锣鼓石有预兆之功,先由鼓石鸣响,后由锣石和鸣,听起来像敲锣打鼓警示世人。相传清末年间,清远乱匪多次纠合数百余众企图洗劫上岳朱姓人,终因锣鼓石鸣响警示,得以及早准备屡破乱匪,确保上岳朱姓太平。

  后来,乱匪派出探子打听后得知原因,大为恼火。于是重金聘请法师,雇上一群石匠,带上铁锤石凿,偷偷在鼓石上凿出6个眼(洞),从此鼓石不再鸣,锣石不再响。有士子作诗曰:“天生锣鼓岳山巅,两石看来像俨然。世乱相传鸣预兆,谁家曾听响何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