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年一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后,有太平军数万屯兵英德县白沙太平圩,攻打潭头,欲取翁源县城。
  二年正月 清远县龙塘禾谷岭村民等200人,以“顺天”为口号,响应太平天国起义反清,被清兵围剿而失败。
  三年 连州农民1000多人起义,响应太平天国革命。
  四年六月 清远县太平大南乡村民响应天地会“洪兵”反清起义(起义者头裹红巾又称红巾军)。
  七月十一日,起义军攻陷县城,改清远县为中宿县。翌年三月,清军复占清城。
  八月 太平军温祐等余部攻陷连州城和三江城后,改连州为熙平州,设连阳团练总局,奉行太平天国年号约有半年。
  清远县建太和洞桃源仙观。
  五年三月二十一日太平军从三水县芦苞分乘500余艘船只沿北江直上清远。清远县知县命各乡勇往山塘金亭基河旁截击,因洪水骤涨,截击失败。
  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红巾军乘船经过清城北江河面,被两岸清兵发炮轰击,故放弃登岸溯河而上。
  六年正月太平军石达开、陈金部从湖南入境攻占英德县域后,将英德改名为英州,后太平军撤走又重称英德县。
  七年二月 陈金缸率部万余人在清远县滨江河洞、沙河等地驻扎。英德、阳山、广宁、四会、怀集等路太平军亦汇集滨江,议决统一各路军号令,拥陈金缸为南天大王。
  八月 陈金缸率部数万人,从清远出击,尽取怀集全县。旋即建立“大洪国”,称南兴王,封侯纯戴为左都元帅。
  是年 清远县因战祸频繁,各乡失耕,饥荒加瘟疫,死人甚多,仅滨江各地死于战乱、饥荒和瘟疫约7万余人。
  八年 太平军进入英德县境,踞黄花、黄寨等处,连营40里,筑寨、储粮防守,于翌年移师粤西。
  九年 清远县在清城上廓头塘汛开办猪行,设置公秤。
  十年 石达开部部分太平军自广西入连山,在上草绕江被乡勇打败。
  咸丰年间(1851~1861年)阳山县寨岗、黎埠等处共开办铸锅厂15间,以白莲锅为优铁锅销往省内和湖南各地。
  二年 太平军李复猷部自湖南抵连州入连山,被粤湘两地团勇夹击。
  冬 连州城壕两侧起火,烧毁圩场街铺千余间。
  是年 清远县在飞来峡北禺伯公坑内,建藏霞洞仙观三仙殿,后经多次扩建,至光绪年间形成风格别致的古建筑。
  三年 连州知州招抚“流民”到阳山耕种,给贫者贷款,秋后还本不取息。
  五年 广东巡抚蒋益澧整顿税关关务,裁撤书吏家丁,设太平、遇仙、浛洸及韶州北门旱关4个分厂。其分厂委员由广东巡抚遴选委任。
  六年 连州朱岗、洛阳老虎为患,咬人数十。次年西岸、东陂等处,被虎咬者百余人。
  是年 清远县奉命减收农民田赋加派费,每石色米减收派银2两2钱,自后每石色米纳银5两。
  八年 英德县始办社学,共办8所。
  十一年,创办义学。
  九年 清远县始设安良局。
  十一年 美国人那夏礼到连州宣传基督教,此为基督教在连州传教的开端。
  十三年秋 佛冈直隶厅同知严禁溺女婴,令建育英堂,雇乳妇收养弃婴,溺女之风遂止。
  是年 天主教徒在连州开设商店,邀请广州石室马神父(法国人)到连州传教。基督教浸信会牧师到清远县石角圩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