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
2024-03-20
南朝宋泰始三年(467年)改浈阳县为贞阳县。
四年 在今连州城东建慧光塔,造型优美,斗拱平面六角九层,空心可登,高45.5米。
六年 在贞阳县西60里置冈溪县,割始兴郡之桂阳、阳山、冈溪、含洭4县立宋安郡(治在桂阳);始兴郡仍领贞阳、中宿、曲江、始兴4县,二郡同属湘州。
南朝齐期间(479~502年) 广兴郡复名始兴郡,贞阳县复名浈阳县。
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在今连山县境置广德县。
六年 分湘、广二州置衡州(治在含洭);析始兴郡置清远郡(治在今清远市区),辖中宿和新置的威正、恩洽、廉平、浮护(今佛冈县中南部)5县;阳山郡领含洭、桂阳、阳山、广德4县;梁乐郡辖梁乐、洧安2县。清远、阳山、梁乐3郡及其领县统属衡州。浈阳县仍属始兴郡,亦统于衡州。
梁普通元年(520年)僧人贞俊、瑞霭在禺峡(又名中宿峡、清远峡、飞来峡)建飞来寺,后为岭南三大古刹之一。
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浈阳县东部立翁源县,属清远郡。以始兴郡增置东衡州(治在曲江),领始兴、安远2郡。浈阳县属东衡州始兴郡,含洭县仍属衡州阳山郡。
南朝陈天嘉年间(560~565年)改衡州为西衡州,治仍在含洭县,含洭县属西衡州阳山郡。清远郡及其属县入广州。
四年 在今连州城东建慧光塔,造型优美,斗拱平面六角九层,空心可登,高45.5米。
六年 在贞阳县西60里置冈溪县,割始兴郡之桂阳、阳山、冈溪、含洭4县立宋安郡(治在桂阳);始兴郡仍领贞阳、中宿、曲江、始兴4县,二郡同属湘州。
南朝齐期间(479~502年) 广兴郡复名始兴郡,贞阳县复名浈阳县。
南朝梁天监五年(506年)在今连山县境置广德县。
六年 分湘、广二州置衡州(治在含洭);析始兴郡置清远郡(治在今清远市区),辖中宿和新置的威正、恩洽、廉平、浮护(今佛冈县中南部)5县;阳山郡领含洭、桂阳、阳山、广德4县;梁乐郡辖梁乐、洧安2县。清远、阳山、梁乐3郡及其领县统属衡州。浈阳县仍属始兴郡,亦统于衡州。
梁普通元年(520年)僧人贞俊、瑞霭在禺峡(又名中宿峡、清远峡、飞来峡)建飞来寺,后为岭南三大古刹之一。
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浈阳县东部立翁源县,属清远郡。以始兴郡增置东衡州(治在曲江),领始兴、安远2郡。浈阳县属东衡州始兴郡,含洭县仍属衡州阳山郡。
南朝陈天嘉年间(560~565年)改衡州为西衡州,治仍在含洭县,含洭县属西衡州阳山郡。清远郡及其属县入广州。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